陳曉宇作品——廣州流花湖公園展館

安居社 人氣:2.2W

  

陳曉宇作品——廣州流花湖公園展館

  自然通風的百葉和隨着光影變幻的噴泉景觀

歷史沿革及改建前狀

坐落在廣州流花湖公園東區的流花花園展館,始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從最初的音樂茶座,到九十年代的健身俱樂部,在經歷了幾十年的高強度使用後,已經有了明顯的歲月痕跡,剝落的砼保護層,外露的生鏽鋼筋,使她從一個能反映廣州公園發展和變化的歷史展館跌至公園內不起眼的一角。

該項目的意義

進入21世紀,廣州公園建設已擺脱“以園養園”的發展思想,單純的經營性項目逐步結束,將公園空間迴歸給市民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價值觀。隨着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經營項目逐步還原為公園休息建築物,迴歸性的改建成為公園建設的課題。同時,在低碳、節能、環保的大力倡導下,該建築以“不採用任何高科技的產品,卻能最大程度實現低碳、節能、環保”而獲得業主方、大眾、同行等多方好評如潮,成為一個示範性精品建築的典範。

流花公園展館的功能

自2010年11月改建完畢重新開放以來,這裏已經成為了為流花湖公園提供各種展示的平台,各種與藝術有關的展覽都可以在此舉辦,盆景、插花、陶藝、園林書畫、攝影,應有盡有。近日,館內展出了約200件公園歷年來的珍藏藝術品,社會反響特別好。

設計遵循的原則:節能、低碳、環保、尊重歷史

樸素、開放、包容、現代是流花展館獨有的特質。它最大程度保留原建築物的樑、板、柱、尊重建築的歷史與沉澱,且加建部分與原有建築通過設計師的精心設計巧妙糅合在一起;改建前陰暗、潮濕的痕跡消失殆盡,呈現給大眾的,是一座與公園融為一體的,敞亮、通透、藝術、品味的精緻建築。同時,在大部分展館不分白晝都依靠室內燈光采光時,經過精心設計的流花展館,卻能有很好的自然採光和自然通風。設計師在保障展品安全及展覽合理性的前提下,通過在加建建築採用百葉、玻璃光棚、玻璃雨棚等設計,最大程度上實現了建築的低碳、節能、環保,同時也使建築在形態上煥然一新。中西文化,抑或放大,抑或濃縮,都在這裏有了很多的展現:入口處,刻着蒼勁漢字的花崗巖景牆,低調地展示着嶺南文化的底藴和魅力;改建時,在聲聲爭議中得以保留的樹木、景觀和亭台,依然散發着極強的生命力;別具匠心設計的不鏽鋼花槽,現代感十足,簡約而又時尚,體現出嶺南園林的創新精神,噴泉與周邊景觀隨着光影變化而映射在花槽上呈現出動態的景觀;院落和走廊處,簡潔明朗的嶺南窗格里,映出景中景的愜意。

陳曉宇作品——廣州流花湖公園展館 第2張

  鋼結構的採光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