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安居社 人氣:1.94W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青山周平作品:阿那亞唐舍酒店

“城市空間逼仄嘈雜,充斥着不確定性”,假若這是城市的A面,當只看到城市A面的我們,將抱怨化為“繳械投降式自嘲”,放棄去探索城市的B面或其他可能性。但或許這種視角,也奪去了我們體驗城市多面活力與生機的權利。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2張

青山周平,出生於日本廣島縣,東京大學建築環境設計碩士,現任B.L.U.E.建築設計事務所主持建築師、北方工業大學建築系講師。2015年因在《夢想改造家》創意改造衚衕平房,而爆紅網絡。

在青山周平看來,城市的樂趣,正在於喧鬧中的不確定性與新奇體驗,“城市充滿各種不可思議、無法控制的事情,不同的人生活在同一空間,大家擁有不同想法、審美與生活。雜亂,反而是城市的魅力、人生的魅力。

城市生活,不同於互聯網世界。互聯網基於大數據的智能推薦,不斷給你看你想看的東西,對於不想溝通的人,似乎直接拉黑就可以。”

在數字化時代,為了讓不同羣體(尤其弱勢羣體)都能擁有接近,並體驗城市多面活力與生機的權利,青山周平以人文視角研讀城市,致力於為建築注入不可替代性與情感記憶。

01.

共享生活

衚衕生活似乎鋪展開另一種可能性:在緊湊的衚衕裏生活,人與人之間打破界限、彼此捲入、相互摺疊,人們把椅子沙發置於衚衕,整個衚衕成為他們互動、交流的客廳。而作為一貫公私分明的日本人,青山周平非但沒有拒斥大雜院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雜亂,反而很享受“共享房間和院子”的生活。

回想起來,青山周平念念不忘那裏樹與人的關係,以及鄰居小孩時不時來他家串門,這種“打擾”,令他感受到煙火氣及生活的智慧(比如在樹與樹之間拉晾衣繩),這種陌異體驗,給予他許多設計靈感。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3張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4張

青山周平作品:阿那亞唐舍酒店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5張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6張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7張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8張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9張

青山周平作品:阿那亞唐舍酒店

2020年,青山周平在泉州設計的盒子社區,便是共享理念的一次實踐。在那裏,居者關門可享受靜謐的獨處,開門又能被共處分享的濃郁氛圍所包圍。每個盒子只有6平米,但生活卻很大、很寬闊。

帶滾輪的盒子,形成可移動的房子,人們可以根據季節變化、空間需求,甚至當天的狀態,隨意挪動房子的位置、方位,就像一隻貓那樣不拘泥於一處,自由尋找空間裏最舒適的角落。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10張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11張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12張

青山周平作品:CHINAHOUSEVISION——“400盒子的共享社區城市”

既然有共享辦公、共享單車,那為什麼生活不能共享呢?隨着越來越多人選擇獨居,共享模式既是社會的趨勢,也是對人性的關照。

青山周平甚至將這種共享模式搬到了一座蘇州老宅(即有熊酒店),其兼具園林般生活體驗和現代化舒適體驗,展現了更為開放的生活方式。

更值一提的,那裏公共空間的面積加起來比私密空間還要大,讓人重新找回個體與“附近”的連結感、歸屬感。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13張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14張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15張

青山周平作品:蘇州有熊公寓

02.

城市需要有家的感覺

城市裏如果只靠共享,就能讓抱怨城市嘈雜的人羣,重新在城市尋回幸福感嗎?現代人生活的流動性越來越高,原有生活空間仍舊促狹的情況下,就需要將家的感覺延伸到城市各個角落。

“城市要有家的感覺。家和房子是不一樣的,房子是三維的物理的存在,是看得見的。家是看不見的,關乎感受、情感、記憶。”

讓家的感覺從房子裏出來,像咖啡館、酒店、書店這樣的公共空間需兼具家的感覺或功能。

家的感覺,最核心在於記憶。青山周平説,建築師要提供的是這種“摩擦”——讓人的記憶更多地留下來的建築表面。“記憶不只在腦子裏,記憶也需要靠外在的‘摩擦’(或介質)來承載。”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16張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17張

青山周平作品:失物招領杭州天目裏生活提案店

這種“摩擦”,可以是老房子拆下來的舊木頭,可以是灰撲撲的舊磚瓦,可以是裸露的磚牆,當它們被嵌入新建築,個人記憶和公共記憶也就活了起來。

“摩擦”也可以指向看不見的部分,“像熟悉的氣味,媽媽做的飯菜的味道……記憶不在腦子裏,而是因材料的質感、光線的狀態、風的狀態,才被牽引出來。”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18張

青山周平作品:蘇州有熊公寓

引用青山周平的話來説,建築就像電腦硬盤,替我們保存個人和共同的記憶。這便需要建築超越單一的功能空間,更多地變成記憶的載體、情感的容器。

“現在我們可以通過手機瞭解一座建築,這種環境下,建築更重要的,是具有隻能在實體空間、在現場才能體驗到的情緒氛圍。它有可能是觸摸材料的質感、光線的變化,有可能是聲音或味道。”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19張

青山周平作品:蘇州有熊公寓

當你走進成都寬窄巷子的%Arabica咖啡館,定能獲得上述獨特體驗。中庭為白色水池,吧枱座位便繞池而建,並設有半開放式座位,即便一個人來喝咖啡,一邊欣賞水景,一邊感覺跟大家在一起,“會完全不同於一個人喝咖啡,這種空間會變成一個記憶的載體。”原木質樸的顏色、質感,柔和的光線,仿似在公園的青磚座椅,內外相通的設計,相信也將爭相鑄就你的“記憶錨點”,讓內心湧流出紮紮實實的幸福感。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20張

青山周平作品:成都寬窄巷子%Arabica咖啡店

03.

在自然面前

人的尺度沒那麼重要

從衚衕小空間的改造,到CBD、酒館、咖啡館的設計,其間他從沒停止摸索一個命題:如何讓建築恰如其分、不至喧賓奪主地融入自然環境。而一個城市山林般、被綠意縈繞的生活環境,也會鼓勵人們更多地參與到城市生活中。

再往前追溯,他對這一問題的思索,從大學時的環遊世界就開始了。途中他看到當地植物、昆蟲與人極其和諧地生活在一起,這種觀察在他心裏埋下一顆種子。

住在衚衕時,他也在思考樹與建築、陽光之間的互利、協作關係,樹並非被客觀化、單一化地當作景觀存在,而是與人平等地生活在一起。

而所有關於自然的思考,都被他化用在了設計作品裏。“我覺得需要重新反思‘以人為本’的模式,它更多的是人在世界的中心,有點上帝的感覺,把周圍事物,改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21張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22張

青山周平作品:成都寬窄巷子%Arabica咖啡店

隨着對建築與自然關係越來越深入的反思,作為設計師的青山周平不再墨守“根據施工圖,將材料處理成我們想要的尺寸、顏色、質地”這樣的制式。轉而更多將“人和其他東西放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人跟自然,跟材料、石頭、木頭是平等的關係”。

根據材料本身的個性,把它放在空間裏最合適的位置上。“人,只是很多同時存在的其中一個要素而已,人是跟其他要素一起協作設計一個空間或環境。”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23張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24張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25張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26張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27張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28張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29張

青山周平作品:阿那亞味從山海甜品店

在為阿那亞設計1402咖啡館時,青山周平除了為其注入他一貫注重的社區感生活氛圍,他也將人與自然、周圍環境置於一種更為開放的關係。他放棄了所謂刻意的邏輯性的設計思維,而是用身體去感知與思考空間,甚至以手作的方式,“讓整個造型放在一個比較偶然即興、自然生長的狀態。為什麼這樣做呢?其實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探索超越現代建築主義,並結合自然概念,將其呈現在建築空間”。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30張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31張

青山周平作品:阿那亞1402咖啡店

被請入室內的自然景觀,並不是服務於人的,也不單一為了美觀,它們被置於空間,與人的記憶、情感產生呼應。

走進其中,人也不再是主角,就像電影裏的長鏡頭,畫框裏的主配角、周圍靜物、室外風景都有自己的位置與戲份,沒有誰是喧賓奪主的。從遠處眺望,咖啡館生長於自然中,也是風景的一部分。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32張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33張

青山周平作品:阿那亞唐舍酒店

令青山周平火爆全網的節目《夢想改造家》,讓人看到這位設計師人性化温暖的一面,卻也容易侷限於他“探索小空間的可能性”這一單一方面。

其實,作為設計師,青山周平遠遠不止這一面,而且他一直在變,這種變化基於他對現代城市問題、生活的流動性、家庭結構變遷,以及建築與自然的關係的觀察反思。

不變的是,他敏感於不被看到的少數的存在,並努力讓建築不斷“發表”另外一種聲音。他以建築為媒介,為社會、為羣體,展現並放大另外一種可能性,“這個社會的價值觀越來越單一,當設計師提供另外一種可能,人也能活得更舒服、自由、放鬆。”

專訪青山周平 | 家在此處,也在別處 第34張

“400盒子的共享社區城市”概念模型

拋開“網紅設計師”的身份,若問青山周平的獨步之處,大概在於他的設計從不迴避真實的現代化問題與都市矛盾,也從未在設計中置入對城市過度浪漫化的想象,而是在看見都市裏正在發生的瓦解與新生的基礎上,用美而原真的設計風格去敲響人的心門,引人生髮對美與人文的想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