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冬:設計 摹仿而後悟

安居社 人氣:1W

韓冬

韓冬,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高級建築師。

1990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建築系工學學士學位,

1990年進入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工作。

曾任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設計室副室主任

深圳市同濟人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都市設計分院院長。

2010年6月至今任上海同濟室內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都城分院院長。

主要代表作品有:

文化花園

華東師範大學綜合體育館

蘇州大學炳麟圖書館

獨山子區公共圖書館及文化中心

天津新海商業中心

寶鋼(常熟)領導力發展中心

珠海國家高新區總部基地

曾獲多項省部級獎項。

摹仿不是一件壞事情,我們摹仿國外的大師和國內的前輩,我們摹仿他們的作品,也摹仿他們的構思方式和工作方法,但在摹仿中我們依然努力融入自己的理解,所以,可以很自豪地説:我們的“摹仿”實際上也是一種獨創。

關於摹仿

我們這一代建築師,可以説是在摹仿中長大的一代人,這是由於時代和教育體制的原因,我們沒有意識形態的壓力,但有比上一代更優越的投資、施工技術和社會的支持,這種“摹仿”很大程度反映了人們對另一種生活的價值觀的“模仿”心態。

摹仿不等同於抄襲,摹仿是學習和創作的手段之一,人或高級智慧生物最重要的特徵就是摹仿能力強,摹仿之後可以根據自身的特質和自己面臨的狀況,經過邏輯思維的思考後進行一定的改良,就會形成自身特有的東西,摹仿到一定程度就會不由自主加入自己的想法,最後形成自己的東西,所以摹仿和抄襲是兩個概念,最初的學習都是一個摹仿的過程。

至於抄襲,對大部分設計師而言,應該不是他的本意,是很多情況造成的,比如在他的設計作品得不到認可和肯定,或是他的價值得不到承認的時候,他的價值取向就會從創意轉向經濟效益,這個時候抄襲就是可以帶來效益最大化的最捷徑的方式。所以這樣的情況也是現實,我們要正視這些東西,在經濟條件沒有達到一定水平的時候,要求設計師所出的作品必須具備“精、氣、神”而不計較經濟價值,這種要求對設計師來説可能過高。對一部人可以,而對於大多數把設計作為一種職業的個人來説,我認為是過高的。那麼如何在這樣一個整體背景下,給設計設帶來更寬鬆的環境、更信任的基礎、更好的收益狀態,我覺得這是避免抄襲的一個條件。

人們對設計創作價值的認可,設計師社會地位、認可度的逐步在提高,包括設計師的生活水平也會有所改善。當你在得不到社會認可的時候,你的價值觀可能就會轉向經濟方面。英國有位作家阿蘭。德波頓,他寫過一本書叫《身份的焦慮》,書中提到:人的很大一部分行為都是為了得到愛,這種愛,包括家庭中父母、夫妻、子女之間的關愛,包括朋友間的愛,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社會的認可,這種社會的認可幾乎無一例外是通過工作來體現的,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被人的贊同,從中得到快樂。

這些年中國社會對設計師的關注越來越多,設計師的生活也有所轉變,當從生存轉向生活,並且滿足了生活條件,設計師就開始追求更高的品味、思想和精神層面的東西,這是這些年我親身感受到的,都是在不斷地改善的。這方面我們可以拿日本來做參照,日本經歷民主維新之後吸收了大量的西方思想,包括戰後受到歐美文化的影響也很強,但是這些年日本出現的很多品牌,雖然做法和形態是西方形式的,但是它的精神還是日本人的,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日本的,這就是他們説的“和魂洋材”。其實也就體現了當經濟條件達到一定的基礎,自然的就會走向思精神層面的要求,國力的強盛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支撐,當對這個國家有自豪感,那麼對這個國家的文化也有自豪感,比如我們現在的孔子學院逐步辦到國外去,也是在宣揚我們國家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