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聰:“虛構”世界的設計漫談

安居社 人氣:2.31W

名校畢業、名企工作、建築設計師、小說作家,外人看來,早就達到了大衆標準裏的成功巔峯,而有的人他並不願止步於此,山外山的風景,因爲茫知,所以好奇,往前多邁一步,是另一番景色。

施聰:“虛構”世界的設計漫談

施聰

畢業於廈門大學建築系

曾擔任上海日清建築事務所主創設計師

您是怎樣從小說創作走向設計之路?

其實,我本身就是建築設計師出身,兩類事業是兼顧的,嚴格說來,小說更算是個人興趣。文學是感性而虛幻的,但設計又比較現實、理性,我就是走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人。建築設計本身就是藝術與工程的結合,說起工程師常給大家一種堅硬的、冷冰冰的感覺,但建築不會,除了本身機械功能以及用材以外,建築更關注的是一種人文情緒,設計是基於人的一種感受設計,往更大方面延伸去看,但凡摻入思考的東西,都可以被看作是設計的一部分,小說剛好也是一種設計的思考,雖然層面不同,但二者本質是相同的、本源共通。設計建築也是一個引導人們在內部空間思考的過程,與小說、電影一致,引導人們進入這方空間,產生起伏各異的情緒,或悲傷、或遺憾、或圓滿……通過節奏的預設,達到想要的目的。

施聰:“虛構”世界的設計漫談 第2張

施聰:“虛構”世界的設計漫談 第3張

設計裏使用的技術是一種媒介,與小說裏運用的文字趨同,就像導演進行電影畫面的剪輯,本身最重要的不是畫面呈現,而是追求因此引起的觀衆的情感共鳴,好的電影一定是觸人心絃的,好的小說也在促成讀者的某種想象,設計亦是如此,所有設計都在竭力調動業主的心情和感受,以達到具體的某一目的,享受居住生活、宗教或政治目的等。設計是富有儀式感的,有時候很多看似可有可無的細節,都是爲了達到滿足情感的目的,引導情緒輸出。

您認爲室內設計哪些因素會影響到人的情緒?

我有剝離開來思考這個問題,人們接收信息之後,會通過他的大腦來進行判斷,所有的信息基本基於五感,即是五官,看、聽、聞、觸、嗅,在空間設計裏,設計師會竭盡全力調動其中的第六感,例如通過光的設計,引導業主的情緒調節,通過合理的空間佈局實現人們現實需求外的精神主張。人們可以通過光感判斷房屋的物理空間,但稍加設計,眼睛也是會騙人的,很多時候一面鏡子的加入,就能使你的潛意識推斷遠大於實際面積,利用的就是光反射的原理,更寬敞、心情也會更加開闊。現在越來越多產品設計都是基於這種潛意識中的設計做改進。

施聰:“虛構”世界的設計漫談 第4張

施聰:“虛構”世界的設計漫談 第5張

您覺得好的設計應該是什麼樣的?

設計它是一個集資源、資金、現實、技術條件於一體的,業主資金有限制、空間大小也是有限制的,設計師更像是一個規劃師,在現有條件基礎上去“解題”,得出最優解,因此,設計不是通用的,變量一換,最優解隨之也發生改變,當下的最佳解決方案是具體的歷史的。好的設計要學會在無法增加資金、無法改變地形基礎上,幫助業主實現效益最大化,達到“以少勝多”,滿足業主的需求。有的業主喜歡奢華高檔的傢俱,並不只是爲了實際使用,更多是精神享受,那設計師要通過設計構思把它置於一個最佳位置,還有的業主是希望自己家成爲一種尊貴的象徵,那軟裝、硬裝如何匹配結合,也是頗費心思的,這是一種最底層的邏輯思考。有了大方向上的掌舵,還要能馭“術”有道,即是:技術,如何更好植入新技術,比如智能設備的裝配,它的功能性、設計理念、使用要點等,要熟記於心,才能更好結合客戶的需求進行設計。好的設計是業主需要的、想要的,設計不在於“多”,而在於“精”。

施聰:“虛構”世界的設計漫談 第6張

簡要介紹下您的“光之住宅”項目

首先這個項目名字是爲了致敬建築界大師——安藤忠雄,很多人看安藤忠雄老師的項目,表皮就是清水混凝土,而那隻不過是他的一個道具,通過道具來展現內在的理念,引導觀者的節奏。他將所有外表剝離掉,強調在空間中去感受,通過設計決定所有人的行走路線和視覺感受,人們像被操控一般,不自覺地走入了他的空間深處,這個空間裏所有接收的信息都是他傳輸給你的。就像光之住宅項目中,爲何對光進行設計?我採用了一種感官剝離,在你需要的時候給你光,讓自然光令整個房子都亮起來,整個空間內部是無主燈設計,其中的一些造型獨特的弧線幾何塊,是爲了滿足光反射到弧線上時形成的均勻變化,我希望它是明暗交際的,像藝術石膏像那般有明顯的明暗面。

我也想給大家傳遞一種理念,其實品位無關乎成本,所使用的都是市面常見的普通材料,通過組合設計,達到了另一層次的效果,提升設計的品味。價值的提升,重點在於組合和打造。

施聰:“虛構”世界的設計漫談 第7張

施聰:“虛構”世界的設計漫談 第8張

施聰:“虛構”世界的設計漫談 第9張

您覺得對於一棟建築一個家來,空調處於一個什麼樣的位置?

溫度調節是空調的首要功能,儘管空調已經從最初的櫃掛機升級爲中央空調,外部呈現只剩下出風口、迴風口,未來可能連這個也會消失,但無論形式如何,業主真正想要的只是內部適宜的溫度。我認爲最極端的技術發展,反而是讓人感覺於無形中的,就像空氣一般,極度重要但平時是難以感知的。簡要說來,就是一種“去機械化”,自然而然地存在,進屋後就是最適合的溫度,不需要過多的人工干預,日常通過大數據積累了解用戶需求、習慣,觸發物聯網設備。現在公認室內最適宜的溫度是26度,但未來它可能會根據你的體質、喜好私人訂製,可能偏高或偏低。

施聰:“虛構”世界的設計漫談 第10張

您理想中未來真正的智能家居應該是什麼樣的?

首先它是一個工具,既然是工具,擬人化來說,就像一個僕人,智能是是用來服務使用者的,而不是我們去妥協它,但凡還需要妥協工具的時候,就說明這類事物仍然具備很大的研發潛力,產品界往往將未達到標準的需求定義爲——痛點。未來的智能家居,萬物互聯,他們就像默默無聞的僕人一般在背後支撐你整個家的運行,它是無形的。“Lessismore“,“多”是產品設計者、生產者、提供者需要考慮解決的,呈現給消費者的就是“少”,越少越好,少到接近消失,基於情感、人倫、人性的需求去觸發,我需要時候纔出現。智能家居,它是一個過程、是一個階段,當技術上升到過程的時候,一定會伴隨很多現實,就像汽車剛發明的時候甚至沒有馬車跑得快,這是一個技術的節點而已,最終仍然爲滿足人的需要而存在。

施聰:“虛構”世界的設計漫談 第11張

施聰:“虛構”世界的設計漫談 第12張

在象牙塔裏我們天馬行空地指點江山,追求最高的境界,出了社會難免有很多現實落差,無論是反抗還是妥協,都會心生不滿,不如落到實際、空懷若谷回到最初,設計是爲人而現的,滿足業主需求,把現實與理想更好結合,這並不是妥協,而是另一種進步,也會在這一過程中獲益匪淺,給業主想要的,而不是你想施加於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