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伯治作品:北園酒家

安居社 人氣:3.11W

上個世紀50年代初,現在北園酒家所在的地方叫雲泉山館,老房子經歷多年風雨侵襲,破敗不堪。1957年,當時的廣州市政府決定重修設計,用地範圍擴展,除服務一般市民外,還要求可以用於招待華僑和海外貴賓,此外,造價必須低於國家指標。在當時廣州市有關領導的支持下,莫伯治主持北園酒家的設計工作。他認真考慮了各種方案,最後決定在保持原有風格的基礎上,採用深遠曲折的綜合式內院佈局。至於工藝建築材料,他作出一個決定:到民間去“採集”。

莫伯治當時先後十多次到珠三角的農村收集流落在舊建築材料店的廢料,並將其運回廣州加工整理。爲了使這些舊料能改造爲最佳的建築造型和結構,莫伯治經常到現場與老技工一起商量研究。因此,當我們現在驚歎北園酒家舊“滿洲窗”上套色玻璃蝕刻的精美、 紅木鏤花屏風的典雅、樓梯扶手鑲邊的雅緻時,也許想不到它們全部由民間的舊料、廢料改造或加工而成。並且,向民間收購,價格較低,當時紅木舊料價格每斤不過幾元,與木柴差不多;套色玻璃蝕刻也只是2元~5元,比一般杉木門窗還要便宜,因此,北園酒家建築總造價每平方米只用60元,比當時中央規定的指標低。

當時,有人對這種設計作出批評,認爲它太古老、太浪費;有人頂不住這種輿論壓力,要將它拆掉重蓋。當時主持城建工作的廣州市副市長林西則堅決主張繼續施工。沒有當時廣州市領導的開明和支持,北園酒家及莫伯治後來的一些作品就無法面世。

莫伯治作品:北園酒家

北園酒家

入園第一個主要視角。

莫伯治作品:北園酒家 第2張

北園酒家

好一篷竹子。曰: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放在此處酒家中倒是恰到好處。位置是精心經營過的,跟建築尺度也有呼應。上面一層是加建的,可無視之。

莫伯治作品:北園酒家 第3張

北園酒家

假山分多股水流塑作瀑布,必然是有名堂的。

莫伯治作品:北園酒家 第4張

北園酒家

不知道是不是黃楊,依山勢修剪過,相得益彰。在古典園林中多有損壞,已不多見,蘇州環秀山莊上原是有一株紫薇。

莫伯治作品:北園酒家 第5張

北園酒家

一樓廳,一水閣,都是用餐處。羅漢松爲新植,放在庭園中心,很悶。看老照片是一株大樹,樹幹挺拔,必然樹蔭滿地,該是基地原有的。假山餘脈依樹根建造,水又依山形而轉,極巧妙。

莫伯治作品:北園酒家 第6張

北園酒家

最新的這次改造有損有益,但韻味當有折扣。植物太擁塞,疏朗清幽的氣象無存,加上樹蔭沒有,眩光也太強,已經現在的庭園總覺得不靜氣,就是因此。不知什麼原因,這棵樹前不多久還在,不會就是敗家的給挪走了。

莫伯治作品:北園酒家 第7張

北園酒家

S形水池,有此一彎,加以駁岸,整個狹長型的水池就變的深遠,又有陰陽變化。

莫伯治作品:北園酒家 第8張

北園酒家

俯瞰,景觀及空間設計缺此視角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