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DW丨馮婷:利用設計手段詮釋新的生活方式

安居社 人氣:2.33W

今年9月27日至10月7日,作為北京重要的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創意設計公共服務平臺,“北京國際設計周”在首都北京及周邊城市拉開了盛大的帷幕!本屆將繼續秉持“設計之都·智慧城市”的理念,以“設計+”為主題,主動出擊,深入一線看各名家如何亮劍,觀各展覽爭奇鬥豔。

其中,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天橋藝術區在今年首次與設計周聯手,以全新的策展思維和住地理念,帶來了豐富多彩的“天橋藝生活”主題活動。特地採訪了該專案總監馮婷女士,聽一線人物解析天橋背後的生活哲學。

BJDW丨馮婷:利用設計手段詮釋新的生活方式

天橋藝生活專案總監馮婷

採訪物件:馮婷

北京科意文創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高階顧問

2017北京國際設計周——天橋藝生活專案總監 執行策展

採訪記者:吳佳佳

採訪地址:天橋藝術中心

圖片來源:天橋藝生活組委會

BJDW丨馮婷:利用設計手段詮釋新的生活方式 第2張

藝術中心大廳
BJDW丨馮婷:利用設計手段詮釋新的生活方式 第3張

主展現場
BJDW丨馮婷:利用設計手段詮釋新的生活方式 第4張

主展現場
BJDW丨馮婷:利用設計手段詮釋新的生活方式 第5張

主展現場

  以下是採訪實錄>>>>>>

這是你第幾次負責北京設計周的策展?幾屆下來,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馮婷】我從2012年加入科意公司,科意是北京國際設計周公司的創始成員及投資方,我自加入開始,主要擔任設計之旅的專案總監,今年又再度迴歸,擔任天橋分會場專案總監。

感觸最深的,也是設計周與別的展覽最不一樣的地方,是它是一個全城的聯動,活動遍佈北京各個區縣,合作領域眾多,無論是空間、內容、氛圍等都很開放,這點深深吸引了我,因此每一年都參與其中。

BJDW丨馮婷:利用設計手段詮釋新的生活方式 第6張

劇立方兒童體驗場
BJDW丨馮婷:利用設計手段詮釋新的生活方式 第7張

劇立方兒童體驗場
BJDW丨馮婷:利用設計手段詮釋新的生活方式 第8張

劇立方兒童體驗場

今年天橋作為新專案,請你介紹一下主題策劃理念和亮點。

【馮婷】首先要感謝天橋盛世投資集團,今年天橋藝生活的主辦方。我們在策劃過程中一直緊密配合,他們給予了很多支援。今年北京設計周首次與天橋演藝區牽手,將天橋區域自身所附帶的演藝基因及衚衕生活文化特色與“設計之都,智慧城市”的理念相結合,推出了演藝生活設計、非遺生活設計和社群生活設計三大主題活動。

BJDW丨馮婷:利用設計手段詮釋新的生活方式 第9張

color seat創作現場
BJDW丨馮婷:利用設計手段詮釋新的生活方式 第10張

color seat創作現場

自古以來,天橋在演藝方面有顯著的特質和豐富的資源,我們希望通過設計周將它從古至今地挖掘出來,並通過設計師的手段呈現給大家,“演藝生活設計”便是承載了這部分內容。

天橋地處西城區,這裡有很多非遺的大IP,匯聚非遺傳承人和傳承物,所以我們特地設定了“非遺生活設計”這個專案,除了展覽還會邀請非遺的傳承人在現場做手工展示。

BJDW丨馮婷:利用設計手段詮釋新的生活方式 第11張

設計北京 文創新天橋-非遺展覽現場
BJDW丨馮婷:利用設計手段詮釋新的生活方式 第12張

有戲——戲曲繪本與戲曲動畫設計展

“社群生活設計”可謂是最大的亮點,它屬於都市計畫的範圍,主要是針對衚衕的改造,在環境上做配套服務,解決他們的不便之處。雖然是物理空間的改造,但我們更多的是希望能夠為居住在這的人帶來精神層面的提升,呈現更多有意思的生活方式,因此也加入很多文化活動,全部都是設計師和藝術家與當地居民一起創作的。

北京這幾年也實踐了不少衚衕改造專案,天橋的衚衕改造有什麼獨特之處?

【馮婷】實際上我們的改造側重於“社群共享”,比如共享浴室、和共享廚房,,社群內外的人都可以使用,我們認為這個區域應該可以成為演藝區的配套服務社群,能夠吸引更多年輕、新銳的設計師、藝術家長期駐紮。我們與天橋盛世投資集團經過長期調研及與街道辦、居委會達成共識後,將會引進了配套的物業公司,利用智慧手段科學管理共享專案,對於長者也會有相應的服務和幫助,讓他們便捷地享受到改造帶來的成果。

BJDW丨馮婷:利用設計手段詮釋新的生活方式 第13張

衚衕裡的大志願者自發幫助貼環宣海報
BJDW丨馮婷:利用設計手段詮釋新的生活方式 第14張

衚衕裡的小小志願者自發幫助貼環宣海報

今年這個專案才剛起步,第一期改造十個左右的空間,這其實也是我們的一個嘗試,如果成功的話,天橋乃至北京其他衚衕片區也可以參考這種模式。設計週期間,會使用到部分改造完成的空間,用於“衚衕序列”活動,將物理空間與豐富的社群生活設計主題活動相結合,為衚衕裡的“理想家文創社群研究院”的落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與實踐。

天橋專案在內容上是如何與“設計+”大主題結合的?

【馮婷】天橋主打的是“設計+生活”的概念,我們的三大主題中都包含“生活”二字。天橋這個區域其實就是生活家與設計家的概念,我們的展覽和改造促進了社群的共享生活,使之成為適合居住的開放式社群,擁有良好的人文氛圍,甚至能留住更多的人才,帶來更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我們衷心希望能夠利用設計手段詮釋新的生活,也就是lifestyle。

BJDW丨馮婷:利用設計手段詮釋新的生活方式 第15張

橋中橋主展
BJDW丨馮婷:利用設計手段詮釋新的生活方式 第16張

衍藝2.0多媒體影像展

一些媒體認為北京設計周的系列活動過於高高在上,不接地氣,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馮婷】我的看法正好相反。這些年來,設計周為這座城市帶來了一些積極的變化,首先就是讓老百姓能夠近距離地接觸到設計與藝術。包括今年天橋的主展,我們強調Everyday life,從策展到設計來說都相對學術,但是最終呈現出來的東西與生活息息相關,觀展人可以近距離體驗,當然這也和策展人是否用心策劃互動版塊有關。

BJDW丨馮婷:利用設計手段詮釋新的生活方式 第17張

斜街 黑板報移動美術館

前幾年我一直在負責設計之旅版塊,它也是設計周最大體量的活動版塊,所做的展覽往往是深入到社群裡面,開放給當地居民和外來參觀者。比如昨天傍晚我們剛剛在廣場上搭建好的戶外裝置,一搭好,馬上吸引了許多小朋友在那裡玩耍、互動,這讓我特別感動——我們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卻讓這個地方有了新的魅力和趣味性。我們不需要去講述它的寓意、想要宣傳的內容,因為它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自然能給人帶來別樣的感受。

BJDW丨馮婷:利用設計手段詮釋新的生活方式 第18張

廣場環宣景觀
BJDW丨馮婷:利用設計手段詮釋新的生活方式 第19張

廣場環宣景觀
BJDW丨馮婷:利用設計手段詮釋新的生活方式 第20張

廣場環宣景觀

其實設計周這個平臺要肩負的使命很大、責任很多,因此必然會有完全學術的討論,也會有實驗性的或生活化的展覽,它們並非高高在上,只是結合了許多不一樣的形式去探討設計和生活。

如果要推薦一些值得關注的設計周亮點,你會推薦哪些專案?

【馮婷】當然是首推天橋藝生活分會場,作為今年設計周的新區域,天橋有其自身的獨特性和亮點。從古至今,天橋一直都是文化藝術薈萃之地,而如今它更是融合了時尚與傳統、東方與西方,並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成為北京文化新地標,立志成為“北京的天橋,世界的舞臺”。

雖然我們與天橋地區的合作探索才剛剛開始,但是我們與大部分展覽不同的是,秉持的是“來了就不走”的理念,希望經過不斷的努力,讓這個文創社群逐漸壯大,為大家呈現一個新型的生活模式,也希望大家一起見證它的成長過程,甚至參與進來。

BJDW丨馮婷:利用設計手段詮釋新的生活方式 第21張

藝匯天橋論壇現場
BJDW丨馮婷:利用設計手段詮釋新的生活方式 第22張

藝匯天橋論壇現場
BJDW丨馮婷:利用設計手段詮釋新的生活方式 第23張

藝匯天橋論壇現場

  更多2017北京國際設計周最新展會資訊,請點選進入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