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凱:自“沙漏”中觀無限空間

安居社 人氣:1.05W

向凱的辦公室裡收藏著各式各樣精緻的沙漏,他對這小小的沙漏有著特別的歡喜,在靜靜凝視之中,感受時間和空間的本質。“沙漏始終在動,但仔細看它,又處於一種寧靜的狀態。”隨著時間的流動,空間就有無限的可能性。向凱認為,設計是為生活中的每一個當下而存在,更為無限可能性的未來在做預見性思考。

向凱:自“沙漏”中觀無限空間

從事設計行業17年,創立自己的設計品牌11年,向凱初心不改,也從未停止對設計本質的思考,並形成了自己清晰且獨特的設計主張,2016年,他創立的菓爾空間設計品牌再升級,“沙漏”成為其品牌形象中一個特別的、靈動的符號,講述著向凱“觀·無限空間”的設計哲學。

向凱:自“沙漏”中觀無限空間 第2張

“觀是一種態度,‘抽離’是我們用以‘觀’的工具。用菓爾獨特的觀點和視角,讓時光留在空間裡,用不同的觀,來留住永恆、留住萬變、留住無限想象,呈現出充滿時光感的無限空間。”日前,菓爾空間設計創始人向凱分享他對於設計、對於品牌、對於生活的經驗和思考。感性且客觀,擅思考但幽默,懂理論而不流於形式,我想,用哲學型設計師來形容他,似乎,也挺貼切的。

“抽離”是我生活的工具

抽離,指的是當我們正在經歷某件事情的時候,會將思緒抽出身體,不帶主觀情緒地、用旁觀者的眼光看待自己。《傑克·韋爾奇自傳》中有一個被稱之為“一億美元”的問題可以很好地詮釋抽離的狀態,這個問題是“如果你從未進入過這個行業,那麼今天你會進入這個行業嗎?”

向凱:自“沙漏”中觀無限空間 第3張

向凱:自“沙漏”中觀無限空間 第4張

專案:海口芒果社售樓處

用“抽離”的方式去觀察、分析,是向凱在做設計時的祕密武器。從早期的“聆聽客戶的需求”,到如今“感受使用者的體驗”,“抽離能夠讓我們快速地切換角色,從小區域性到大格局的距離,就是抽離的過程,而你的格局又決定抽離的高度。”向凱談到,當我們能夠用智慧抽離得更高的時候,看問題會更加全面,更能幫助客戶發現他未來的可能性。

“因為我們解決的不是客戶當下的問題,而是客戶未來的問題,所以我們一定要儘可能全面地觀察客戶的需求。這樣設計出來的空間會成為一個能量場,自發地產生一種連線。空間所散發的能量,會從心靈層面去帶動、引導空間使用者產生一些發散性的思考,這樣會把有形的空間,變成無形的空間。”

向凱:自“沙漏”中觀無限空間 第5張

向凱:自“沙漏”中觀無限空間 第6張

向凱:自“沙漏”中觀無限空間 第7張

向凱:自“沙漏”中觀無限空間 第8張

不僅是做設計,向凱說,“抽離”也是他生活中常用的工具。當家人或是同事之間為了一件小事而產生矛盾或分歧時,用抽離的方式來看待就會豁然開朗——從兩個人的關係甚至整個人生的維度來看,當下的小矛盾如一粒沙般微不足道。而如果執念於當下的衝突,情緒中帶入更多主觀因素,就會讓矛盾越來越被放大。向凱很幽默,聊天時哲學家的風範總會不自覺地上線,但輕鬆詼諧的表達又總讓談話顯得十分有趣,被多次提及的“抽離”話題,是他做設計的工具,也是他的生活哲學。

設計至高的使用者體驗:給你存在感

當你坐在一間餐廳裡吃飯時,你真正存在於那裡嗎?這似乎是一個哲學式的問題。而從設計的角度,向凱會思考從中可引申的更多問題:餐廳的燈光、溫度、桌椅的舒適度、空間的隔音狀況等等共同構成的使用者體驗,能否把你的身心完整地留在這裡?“這就是設計可以給予客戶最高的使用者體驗——給你存在感,我們也可以稱之為氣氛學。”

“當你的心百分之百存在於空間當中,去感受空間時,才是真正的存在。人生需要更多心身同在的當下,否則你就是處於遊離的狀態。我們力爭設計讓人的身心百分之百存在的空間,這是我們設計的發心。”

向凱:自“沙漏”中觀無限空間 第9張

向凱:自“沙漏”中觀無限空間 第10張

作為室內設計師,向凱談到對美好設計的理解,總會提到與人性相關的層面,他認為一個設計完成之後交於客戶手上,才是一個重生,一個真正的開始,好的設計會喚起客戶內心的柔軟,空間所烘托的氣氛可以讓客戶以最快的時間融入環境,一旦身心敞開,也就自然而然地享受於其中。這種對設計精神世界的追求,就是從“將就”到“講究”的跨步。

向凱:自“沙漏”中觀無限空間 第11張

對待空間設計如何“留住”使用者,設計師常常都在做“猜你喜歡”的遊戲,而這遊戲是否能玩得得心應手,來自於你對生活細節的認知,並燃起使用者內心的共鳴。一個好的作品並不取決於視覺上的美感,而在其靈魂。向凱和團隊正在踐行的設計方法,即“用抽離的方式去觀察,用熱情的態度去呈現”,這樣的作品一定是靈動且充滿能量場的。

向凱:自“沙漏”中觀無限空間 第12張

最想感謝鏡子裡的自己

17年的從業生涯中,專業與心靈兩個方面的持續學習是滋養向凱不斷蛻變的重要養分。到國外進修學習,不斷旅行體驗生活,還有很重要的就是心靈成長方面的學習。“每個人都有糾結的時候,心靈層面的提升很重要,否則學再多知識也是累贅。找到一種跟自己、跟設計對話的工具,讀懂一個空間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這是心靈成長給予我的最大幫助。”

當記者問到向凱“你最想感謝誰”時,向凱的答案既意外又合乎情理。“我們常常感謝很多人,卻忘了感謝自己,常常包容了全世界,卻唯獨沒有放過自己。所以我最想感謝的是,是鏡子裡的自己。”

向凱:自“沙漏”中觀無限空間 第13張

向凱的回答著實讓我為之一震,他的話其實觸及到了我們多數人的內心深處,“很多人總是不敢感謝自己,怕自負,不敢挑戰自己,怕無助,我們有無邊無際的問題可以跟自己對話,讓自己成長。我是否喜歡這個行業?會一直喜歡嗎?假如現在不喜歡,那以後如果喜歡了呢?這些都是每個人的恐懼和挑戰,讓自己保持慣性的思考,自然會更瞭解自己。”

除了與自己對話,向凱也願意與他人分享。他將他領悟到的生活智慧和思考問題的方式分享給團隊,讓大家不僅在工作中,也能在生活中變得更加成熟。公司即是一個小社會,向凱認為自己有義務讓團隊都變得更好,得到全方位的成長。

向凱:自“沙漏”中觀無限空間 第14張

他亦是一位熱心公益的社會人,會和家人朋友一起參與慈善活動,聽說非洲鼓能夠幫助自閉症兒童進行音樂治療,他就積極聯絡希望馬上去做一些實事。在他的眼中,這個世界非常純粹,無論是工作或是生活,他始終從內心出發,以善意去接納世界,以設計去創造無限的可能性。

談到對自我未來的期許,向凱關注的仍是內心的修為與成長,“我會把步調慢下來,去做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連線。”而對於菓爾空間的未來,他表示,剛剛完成品牌升級的菓爾,會繼續遵循著源於自然,迴歸本質的理念,從心底最真實的聲音出發,創造出更多發源於心的靈動作品。

向凱:自“沙漏”中觀無限空間 第15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