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潔:德式作風出身的產品設計邏輯

安居社 人氣:9.03K

由香港設計中心舉辦的香港設計營商周於11月30日-12月5日在灣仔的會展中心舉辦,活動期間,我們除了可以看到眾多優秀的設計師作品,還有幸親臨來自全球的殿堂級設計大師,以及業界最具影響力的風雲人物的論壇現場,聽他們分享創意思維與設計管理技巧。在產品與設計論壇結束,我們採訪到參與講演的工業設計師楊明潔,聽他解答德式作風出身的產品設計邏輯,他的團隊管理經驗以及他忠誠於社會的設計責任感。(採訪記者:米、吳佳佳;整理:米)

楊明潔:德式作風出身的產品設計邏輯

關於採訪物件

楊明潔,著名工業設計師,YANG DESIGN創始人,一個忠於設計者內心,具有社會責任感,懂得靈活駕馭市場的產品設計師,曾任職於慕尼黑西門子設計總部,囊獲了包括德國紅點獎、iF、日本G-mark、美國IDE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銀獎在內的八十多項設計大獎。

楊明潔:德式作風出身的產品設計邏輯 第2張

楊明潔2015香港設計營商周演講現場

:您的作品既有飽含中國韻味的,也有極具現代感的。那麼您認為時尚和傳統的關係是什麼?傳統文化深厚的中國,它的國際化應該是怎樣的?

楊明潔:我在去年所發起的“新手工藝”專案就是一次對於中國傳統手工藝的再發現、再思考、再設計,讓由傳統的工藝演繹而來的創新產品具備當下人們的審美標準與生活方式。如何將傳統很好的融入當代的設計,符合當下的生活與審美?會有很多種的做法,單純提取傳統的表面紋樣或許是最初級的一種方式,傳統的精華來自多個方面,如結構、工藝或是一種生活美學上的意境均是現代人可以學習與探索的地方。新手工藝的背後,還蘊含著一層更深層次的意義:在如此浮躁的當下,傳統手工藝者所擁有的一種匠人精神將顯得越來越彌足珍貴。我們要復興的不僅是一種傳統技藝與記憶,更是一種精神與生活方式! 這是“新手工藝”專案真正所要倡導的。

:您剛剛也有提及後續也要去臺灣參加設計展,比對兩岸三地,您有沒有覺得有一個現象是,內地的中國元素被強調得太過度了?

楊明潔:對,其實今天我想說的話(在產品與設計會議上的演講),可能在半個小時之內是沒法說完的,但當我們談到設計與國家的關係的時候,其實應該是可以再做一個報告的,比如說,中國的元素,我們設想下,我們看到一個德國人,或者是美國人,他們是不會過多強調這個是美國的設計還是德國的設計,在德國,沒有一個設計師會跟我說他要做一個像德國的設計,這個問題如果我們去過度去強調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整個中國現在的設計是處在一個弱勢的情況,一個民族或者是一個人,越自卑,就會越想強調他與生俱來的東西,因為與生俱來的東西是別人沒有的,我覺得真的沒有必要刻意去強調這個。這種做法可能也是非常媚外的,做一些看上去像中國的符號,可能西方人會很喜歡,在我眼裡這就不是好的設計,好的設計應該是自然而然的發生,而不是刻意做出來的。

:前面您也提到了設計會更多從社會的層面去思考,比如像臺灣的學院設計,他們會做很多民生方面的東西,比如您這邊也有和壹基金之間合作過,您公司的業務型別也很多,我們想知道這部分你們是怎麼考慮的?

楊明潔:從設計的領域來講,我覺得這是一個相對比較落後的領域,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稱之為是一些公共服務類的設計型別,它的一個很大的特徵是,消費者不能自由選擇購買,不像是服裝或者是鞋子傢俱,如果是消費者能自由採購的話,市場會非常關注這一點,它裡面的更新甚至設計花的力量會很大,那如果是一些受到市場關注的設計,大量的資金會投入進來,我相信大部分的設計師也是在做這部分的工作,這樣的一種商業或者消費者關注導致的設計,我覺得已經過度了,相對另一塊就顯得比較空白,我覺得從社會層面來講,這一塊應該是政府或者是公益組織應該去努力推廣的,我覺得設計師也應該有責任去支援的專案。這個單靠設計師還不夠,應該是整個社會都去支援的。

楊明潔:德式作風出身的產品設計邏輯 第3張

  T-BOX多功能家居系統T-BOX Multi-functional Home System

:您很強呼叫戶體驗這件事情,這是您從一開始做設計就能夠了抓到的還是慢慢摸索得來的經驗?

楊明潔:這個跟我在德國的學習應該有很大的關係,在德國的整個設計中他們很強調邏輯,任何一個產品出來,必須有一個原因,會問為什麼做這樣的設計。我覺得這個設計方式跟法國人的設計方式又不一樣,法國人真的會感性很多,我們也跟法國的品牌合作過,然後ceo會突然拿出一張紙來,給我看一個網頁,你看這個海盜的獨眼龍很有意思,我要在投影儀裡面去這樣設計,跟德國人是真的很不一樣,(您是說德國人比較務實?)對的。

:您提到你們公司的研究人員很多,這塊您是怎麼安排的,您認為自己是一個研究人員還是一個設計師呢?

楊明潔:我的公司一定是一個研究型的公司,但是呢,我覺得我還是一個設計師,並不是一個研究人員,我覺得研究人員和設計師還是兩種範疇,我現在的團隊相對來說比較成熟,研究的部分會有專門的人在做,其實我比較少參與,可能他們會把我當做一個專家來做個訪談,然後把內容寫進去,但是我是不參與到研究環節的。

:他們一般研究的內容會是哪些方面呢?一般是消費者行為還是人體工學之類?

楊明潔:人體工學我覺得更多的是一種基礎學科,在德國我們做設計的話真的會是從人體工學開始著手的,我們目前的團隊更側重做消費者行為的洞察,還會包括科技的、文化的、政治的,這些最終都會影響到整個產品的設計,這些都是有關聯的,我們指的是一些大公司設計的產品,比如說一輛汽車,這樣的研究是必要的,這個部門其實是一個網路式的結構方式,我們跟印度的諮詢公司還有跟英國的材料公司以及日本的趨勢公司我們是相互合作的,因為這塊我們需要很多全球的資訊,比如客戶也是全球化的。

楊明潔:德式作風出身的產品設計邏輯 第4張

  標緻508 e-Bike智慧電動車概念設計

:您於2013年創辦的中國首傢俬人工業設計博物館,目前運營狀況如何?符合最初的設想嗎?

楊明潔:一開始有這個想法也只是因為興趣,在德國工作和留學的階段,歐洲有很多這種古董市場和古董店,這個在中國比較少。當初是出於設計師職業興趣,收藏了這些東西。後來十年下來,因為出差到各個國家,慢慢地收集的東西就越來越多,差不多有一千件的樣子,我就想給它們找一個家,原來就堆在倉庫,後來就把一座老的發電站改造為博物館來陳列我的這些收藏,於是就創辦了中國第一傢俬人的工業設計博物館。

我現在只是完成了第一個階段的硬體改造。但是這個博物館的軟體部分,如博物館展品的陳列邏輯,設計歷史與生活方式的研究,我覺得還需要花同等的精力去做。因為每個產品——尤其是歷史館的產品都是代表了某個地區某一群人某個族群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以及當時的製造工藝,而這個部分就是所有來參觀這個博物館的人希望去了解的,我覺得我和我的團隊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去研究,可能還需要花一到兩年的時間。

:可以談一下您現階段是怎麼運作這個博物館的嗎?是政府出資還是?

楊明潔:沒有,我是自己投的,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投資,前期撇開藏品不算的話,博物館的建設其實也需要投入很多資金,比如一棟房子的改造,硬體來說目前我覺得是屬於我們可以承受的一個範圍內,接下來如果政府有興趣來投資那當然是一件好事情。其實博物館已經做了蠻多的一些活動,也有論壇,也有展覽,也有電影公司過來取景,這部分的收入我們可以用來補貼到博物館裡面去。

:可能現在很多設計師會是一個好的設計師,但不會是一個好的CEO,這方面您會不會有什麼困擾,還是您兩邊都可以兼顧?

楊明潔:這個困擾肯定有,也是在不斷的學習,因為還是那句話,我覺得設計師應該不是一個藝術家,我們都是要面對市場,市場本身沒有錯,我們都必須學會跟市場融合,然後才可以得到一個持續的發展。當然你不能把市場當做一個唯一的追求目標,作為設計師本身撇開市場來說,你的內心必須有一個原則在裡面。

:我們和一些國外的設計師和設計機構互動的時候,會有一個感受就是,我們的基礎是真的不是很好,他們對我們的作品原創性,以及對中國商業的誠信度,是有一些保守跟敏感的,您出國在外這麼多年,也跟很多國外的設計師合作,您覺得這麼多年以來,這個現象有好轉嗎?您對這個前景樂觀嗎?

楊明潔:必須很坦誠地去面對這個問題,比如一種是差距,一種是差異。差異其實很正常,比如習慣文化等各方面,差距我們必須很坦誠地去說出來,香港營商周其實是一個很國際化的活動,我不知道在論壇上說了很多自己國家的山寨現象是不是有人會覺得太負面,但我覺得沒有必要回避,做得不好應該要去改正,山寨的問題其實政府也有責任,肯定是要去改善的,(您對這個前景樂觀嗎?)我一直都很樂觀,但可能需要耐心一點。

:您剛剛演講提到的要為改變社會而設計,除了公益類專案,是否還有其他的專案是與此相關的?

楊明潔:其實不限於公益,公益是比較直接的,因為我做這個事情就是為了要改變社會,比如說在可持續發展這塊,我們設計任何一項產品,都是可以對社會產生過一個比較好的結果,比如說我們剛剛講到的飛機的內倉,飛機裡面其實有很多的部件,這裡面的材料的選擇,怎麼樣做到可持續發展,這些也是用設計在為社會做貢獻。

:您覺得在中國做產品設計或者是工業設計最難的部分是什麼?

楊明潔:我覺得現在最大的挑戰是,中國的設計行業非常浮躁,我們很多基礎性的東西沒有做好,尤其網際網路來了以後,很多設計師會覺得,我只要有一個好的概念,明天就會有投資人找我,其實這是一種幻覺,尤其這兩年這種風氣正在慢慢往下走,因為政府鼓勵全民創業大眾創新,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事情,所有的年輕人他們剛畢業或者還沒有畢業就會開始做夢,但你要知道,一件真正好的產品,不管小的還是大的,其實是要投入整個團隊的經歷去做的事情,很多剛剛畢業的年輕人可能憑個概念就糟蹋了幾百上千萬的社會資源,糟蹋完之後就沒了,成功率不超過百分之一,我覺得這個事情是非常危險的。

:您覺得這個是藝術院校教育的問題嗎?

楊明潔:不只是藝術院校,我們現在的學生都沒辦法花長的時間去做一件設計,這個和日韓是很不一樣的,所以他們的產品可以保持競爭力,中國現在保持競爭力的產品已經沒有了,我們從最簡單的生活用品吃的用的奶粉,都毫無競爭力,這是多可怕的一個事情。

:您對剛剛入行從事設計的年輕人有什麼建議嗎?

楊明潔:其實前面也有說過,要讓自己頭腦簡單一點,把精力放在真正感興趣的事情上面。

更多活動詳情請看同期精彩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