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房奴”的裝修日誌

安居社 人氣:1.63W

【戶 型】:華潤熙雲府A1戶型103平

【使用面積】:沒算

【裝修預算】:16萬

【包工方式】:半包

【裝修風格】: 現代簡約

【裝修公司/品牌】:工頭

去年稀裡糊塗的就下訂了 【華潤熙雲府】---這個當初覺得鳥不拉屎的地方,該樓盤當年剛開盤時,就跟著365的看房團去看過,根本連想都不願想的偏遠地區。

老婆一直唸叨著想換大點的房子(我們現在住的房是2009年買的香格里拉花園,只有69平),那是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就說,你不是說想看房嗎,我們去看熙雲府吧。然後去了,然後就看了樣板間,然後她就看中了,然後我打電話給365的美女房博士,諮詢下這個盤有沒什麼負面,回答說華潤品質挺好,沒什麼負面,然後就下訂了,從進售樓部到簽訂協議,不到半小時,然後就木有然後了....

買完回家一查,學區不行,交通不太好,配套目前基本週邊沒有。有點悔啊,當時咋一頭腦發熱就訂了呢?如今看來,當初要是腦子不熱一下,今年開始恐怕是再買不起合肥房了,漲的太TM恐怖了。

迴歸這房子本身,我買的是103平的東邊戶型,一層4戶2部電梯總34層,戶型很工整,103做到了4房2廳1廚1衛,南北通透,戶型是相當滿意,當初看中樣板間其實就是看中的戶型,而不是裝修。

  

一個“房奴”的裝修日誌

  房子是2月28拿到手的,之前一直沒見到過這房子內部的“真容”,急的是抓耳撓腮,拿房那天很早全家老小全動員,就去售樓部,當時現場就寥寥幾個人,辦手續很快,而且正好趕上好政策【二套房契稅減半,省了1萬4千塊的稅錢】,心裡樂開花。(等我們看完房出來後售樓部里人山人海全是辦手續的,虧的起個大早),拿到鑰匙就趕緊小跑著進了房。

因為國家有規定(應該是2014年出臺的),高層建築高層區必須配套太陽能熱水器,我所在的樓層很高,所以陽臺上就多了一個大水箱,真的很大,感覺挺佔地方。得考慮如何安排這玩意。有業主直接拆了,我可捨不得,畢竟也算是自己花了錢的。

現場實景:

  

一個“房奴”的裝修日誌 第2張

一個“房奴”的裝修日誌 第3張

一個“房奴”的裝修日誌 第4張

一個“房奴”的裝修日誌 第5張

  拿房第一件事就是要驗房,一提到驗房,就不得不提老徐,作為一名超級資深的驗房專家,“驗房找老徐”成了行業內大多人的“口頭禪”了,我也一樣,很看中這個新房,所以驗房也不能馬虎,特地請來了徐老師,為了就是放心。

經過現場仔細全面的檢查,華潤的品質的確讓人放心,牆與頂的切面橫平豎直,不鏽鋼水平尺在牆面上隨便測量,誤差極小,後期裝修牆面找平可以省很多事。而且用料實在,操作也比較規範,值得信賴。

  

一個“房奴”的裝修日誌 第6張

  除了入戶廳的陽角位置稍有點偏差外,其它位置基本沒什麼問題。整個屋子的電路,用專業工具一路一路仔細測量下來,完全沒有問題,通過。

  

一個“房奴”的裝修日誌 第7張

  就是這種像一臺手搖發電機一樣的工具,可以獲得500v的高電壓,對牆內預埋的線路進行測量,準確性非常高。不過這玩意比較危險,一般人還是別亂試了,徐老師說很多人用這個稍有點不規範就被電,500v,可不是鬧著玩的。

  

弱電箱電源預留了接地但插座卻沒有用線接

對比下這個強電箱的內部,基本可以得出強弱電是由兩路人馬進行安裝的,弱電的安裝偷懶了,問題不大,加根線自己接。同時要誇讚下這強電,佈線規整,操作規範。

強弱電基本沒有問題,但有一個卻不得不重視起來,那就是【等電位聯接端子箱】,你可能沒有注意過甚至都沒見過這個小東西,有很多人甚至在裝修時將它直接封起來了。

這個可不是可有可無,而是高層建築必不可少的安全配件,很多普通人甚至電工都沒意識到它的重要性。

  

一個“房奴”的裝修日誌 第8張

  解釋比較拗口,就百度一點基本意思:等電位聯結端子箱是適用於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築物電氣裝置,為了防止間接觸電和防接地系統故障引起的爆炸和火災而做的等電位聯結,可以有效預防建築物防雷系統故障和電子資訊裝置過電壓帶來的損壞事故的干擾。一般用於配電室內作重複接地用,也用於住戶的帶洗浴裝置的衛生間內,用於洗浴裝置及相關插座的接地。

通俗說法就是人體的電阻在面板乾燥時會大一些,而洗澡時面板阻抗變小,平常對於人體無害的36v及以下的電壓,在潮溼的衛生間內,卻有可能致命,而這個等電位端子箱就是用來平衡整個衛浴空間電壓的,可使衛生間處於同一電位,防止出現危險的接觸電壓。

從描述來看,這玩意真的很有必要,一定要引起各位裝修者的注意,涉及到人身安全的東西,容不得半點馬虎。

關於等電位箱的事,不光極大多數的住戶不知道,可悲的是很多所謂的專業電工也不懂,就容易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因此,如果你現在正在裝修,一定要看看你家這個玩意有沒有,線有沒有接?如果你家已經裝修過,在衛生間裡找找,看看還有沒有補救機會。有人可能會說,我家沒用這玩意都多少年了,也沒有危險,無所謂,我只想說“小心駛得萬年船”,為何會有這個配件?存在就是理由。

說完了電,再來說說水。

華潤用的水管是聯塑,頂走管,用料比較實在,而且管路佈置也基本符合規範要求。

當然,也不是什麼問題沒有,有一個很大的隱患,那就是下水管沒有做隔離防護。

  

一個“房奴”的裝修日誌 第9張

  這是衛生間裡兩根主下水管,按嚴格的操作規範,管路與地面是不能直接接觸的,而是應該在主管外面再套一層更粗的水管或是直接做防水隔離,讓管路與地面分離。

因為建築,特別是高層建築,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定會發生沉降,而鋼筋混凝土與水管的沉降率是不一樣的,這樣時間長了,就容易將水管拉變形甚至斷裂,造成漏水,而水管一般會在裝修時用水泥砌起來,後期一旦損壞,維護成本很高。而且這種雙下水管設計,兩根水管間還加了一根斜管,更容易在沉降過程中介面錯位,漏水是肯定的。

這個屬於在建造時就已經定死的工程了,如今這樣已無返工餘地,只能在裝修時想辦法儘量減少後期影響,用水泥砌墩,將水管與地面徹底封死,不讓水管發生位移和沉降,但這種只能解決自家的問題,樓上樓下的如果不一起解決的話,後期還是隱患,沒辦法。

相對於水管的缺陷,燃氣管路就讓人放心多了。

燃氣管嚴格按照施工規範,管路與地面進行了隔離,並且在燃氣管與隔離管之間增加了柔性材料的填充,減少不必要的摩擦和磨損,後期安全性更高,我畫了個截面草圖,大家看看。

  

一個“房奴”的裝修日誌 第10張

  燃氣管嚴格按照施工規範,管路與地面進行了隔離,並且在燃氣管與隔離管之間增加了柔性材料的填充,減少不必要的摩擦和磨損,後期安全性更高,我畫了個截面草圖,大家看看。

衛生間的防水做的到位,但也存在兩個問題:1是牆面防水做的太光滑了,瓷磚恐怕是貼不住,得返工;2.地面防水用的材料雖然效果非常好,但不環保。糾結。

  

一個“房奴”的裝修日誌 第11張

  新風系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和接觸過。

所謂的新風系統,就是對家裡的空氣進行置換的裝置---將室內渾濁的空氣抽到室外,同時將室外新鮮的空氣(使用高效濾網或靜電除塵的方式將空氣中的雜質過濾掉)引到室內,讓室內空氣在關閉門窗的情況下可以進行交換,保證空氣質量持續良好。

隨著PM2.5的深入人心,危害有目共睹,空氣質量是目前大家最關心的民生之一。新風系統,對國人來說可能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詞彙,但其實在國外,很多城市幾十年前就已經開始普及,不管是辦公場地還是住宅,已經有極其完善的裝置、配套及安裝,而且要知道,國外很多城市的空氣質量比咱們大陸可好很多。

幾年前,我就開始關注新風系統,當初就有暢想:未來買新房一定要上一套試試。

所以這次拿房後第一個想到就是聯絡新風廠家。經過打探和了解,找了幾家上門進行了現場測量,同時也找了裝修公司的一起來確定新風管路的佈置。

從諮詢的安裝價格來算,全套下來,1萬5至2萬,不光是品牌的差異,還有裝置本身的執行方式不同。在可接受範圍。

  

一個“房奴”的裝修日誌 第12張

平面佈置圖

  

一個“房奴”的裝修日誌 第13張

一個“房奴”的裝修日誌 第14張

這是其中一家出的新風佈置圖(非最終方案)

新風機和空氣淨化器有很多人鬧不明白,我簡單說下區別,空氣淨化器的作用是用來改善特定環境空間中的空氣質量,這種改善是指將空氣中的微小顆粒進行吸附,讓空氣中的雜質(灰塵、煙霧、毛絮等)越來越少,但不能解決空氣不流通房間憋悶的狀況。很多人可能都有感受過:晚上關閉門窗睡覺,早上起後可以明顯感覺客廳與臥室的空氣呼吸起來感覺是不一樣的(當然,如果你家客廳也是相對很密閉的話可能感受會很小),臥室空氣感覺很渾濁,那就是因為空氣不流造成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想選擇所謂的“南北通透”的房型,因為空氣更容易流通),這種情況下,空氣淨化器完全無能為力。

如果家裡有新風系統,晚上不斷地將室外新鮮空氣補充進臥室,而臥室中呼吸產生的渾濁空氣又被及時排出室外,就不會有憋悶的感覺了。而且選擇帶“全熱交換”的新風機,室內溫度變化也會相對較小,比開窗通風造成的熱量損失小多了,這樣舒適度就有所保證(前提是設計安裝到位,否則由於風量、風口、管徑、位置等因素干擾或不到位,有可能沒有什麼效果)。同時,家裡空氣始終在不斷地進行置換,對於裝修產生的甲醛等環境汙染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有人可能會說我開窗通風也行啊,但要考慮到噪音、汙染等因素,睡眠質量得不到保證健康就得不到保障。而且冬天、夏天室外溫度極高或極低的情況下,門窗是不可能一直開著的。另外,現在空氣中的灰塵越來越多,喜歡開門窗透風的都有感受:家裡灰塵總也打掃不乾淨,這是不可避免的。

目前已經有一些開發商意識到這是未來的趨勢,在自家的專案中增加了所謂“恆溫、恆氧、恆溫”的賣點,其實主要就是增加了新風系統,比如當代的MOMA,不過售價驚人。

考慮到環境的持續惡化,作為一個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一員,有必要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做點投資。

然後就是找做裝修的了,還是堅持省錢但不將就的原則,不找裝修公司,但是要找個可靠的工頭。經徐老師推薦,朋友也推崇的張總就成了我的不二選擇。

與張總接觸2個星期溝通很多次,感覺人很不錯,而且是這方面的老手了,從事裝修行業幾十年,經驗豐富,既然是監理徐老師推薦的,肯定不會錯。

   x

  搞定了裝修方面的事,就要考慮其它的了。

因為朋友無意間的一個建議,老婆就一心想安裝風管機,一拖一的風管機就是介於櫃(掛)機與中央空調間的一種空調裝置,它有著中央空調不佔地面面積,不影響整體視覺(室內機藏在吊頂中)等優點,又沒有中央空調一拖N的情況下一個外機損壞全屋空調不工作的尷尬,而且相對於中央空調,投入成本低,後期維護成本也低。

  

  相對於櫃機或掛機,一拖一的風管機價格要相對高一些,因為不光要掏可觀的安裝費,而且還必須要做吊頂,現在人工費高啊,這些都是錢,而櫃機掛機除了放在家裡有點礙眼外,安裝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今年國內空調企業的庫存高的嚇人,慢慢都開始用安裝費全免來搶客戶了)。

我也找了幾家知名空調(格力、日立、美的)的銷售到我家現場測量出方案,1個客餐廳加上4個房間,大概需要2萬左右甚至更高的費用,吃不消啊。

從總體報價來看,如果選擇普通一點的櫃機和掛機,全屋下來,至少可以省出5000塊(還不含吊頂),想想還是忍痛割愛吧,畢竟從美觀和錢包來對比,還是錢包重要點,風管機是用不上了......心塞......

然後就是各種櫃子的做法了,是找木工做還是找傢俱定製工廠做就提上了日程。

如果選擇找木工打,現在人工成本太高承受不了啊。

所以我也特意選擇了水性科天板材,並且指定水性科天家的代工廠:合肥專業做定製傢俱的智瀾家居到我家測量。

定製傢俱的好處就是工廠生產,現場組裝,跟大多數人買的廚房櫥櫃或浴室櫃一個道理,只不過現在改為全家所有木製產品全部工廠定製。包括櫥櫃、衣櫃、鞋櫃等,甚至包括桌椅、床等。選用0甲醛0苯0VOCs的水性科天環保板材,從源頭上杜絕有毒物質。同時工廠定製的話,因為是流水線標準化生產,做工更好一些。

我去看了朋友家的定製傢俱(他家因為是用來裝修出售的,所以做的木製品很少,只有櫥櫃和入戶鞋櫃,只有櫥櫃是智瀾定製),做工和用料都很好,更堅定我的決心。最主要是價格方面比木工打的要少。我還到這家工廠看過車間現場。不過因為想做的櫃子比較多,錢啦錢啦錢啦~~~~~~~~

初步估算了下費用,不含家電,裝修下來,100000恐怕是打不住了。我想要的智慧家居啊~~~~~~~~~~~~~家庭影院啊~~~~~~~~~~~~還有其他的想法,因為一個“錢"字,夢想只能停留在夢中了~~~~~~~

(2016.3.16,二月初八)是個好日子,8點多我們就趕到工地。

當天小區開工的真是不少,鞭炮噼裡啪啦的聲音此起彼伏。

響應政府號召,為了減少大氣汙染,沒有放鞭炮,裝修負責人張總帶來兩個手持禮賓花,“砰”“砰”兩聲,就算是“開張”啦

  

一個“房奴”的裝修日誌 第15張

  他帶來了設計師和電工,跟我溝通水電的走向,他自己卻跑了。因為這一天開工的太多了,還有一家他負責的工地也是同一天開工,而且很遠,所以他就急急的要走了,走之前,拿錘子在牆上鎬了一下,算是動工。

  

一個“房奴”的裝修日誌 第16張

  送走了張總,就慢慢與水電工及設計師溝通一些改動的細節問題,邊暢想邊標註水電位置。

過了一會,我預定的新風系統公司的趙總帶著他的兩個技術人員也來了。

  

一個“房奴”的裝修日誌 第17張

  我選的新風系統是霍尼韋爾的,包含一臺250風量的全熱交換新風主機、一臺靜電除塵箱、智慧控制板、管路等,全套下來一大捆的毛爺爺就沒了。是一項大開支啊,不過想想現在的環境現狀,咬咬牙,必裝,就期待著未來這霍尼韋爾新風的效果啦。知名品牌,應該錯不了。

經過半小時左右的詳細溝通,水電和新風的線路管路走向的問題基本是搞定了,但新風的安裝還要再等等,等該砸的牆砸完了,就可以粉墨登場了。想想就有點小激動呢。

送走了兩路人馬,就聯絡封陽臺的過來,我上週預定的窗戶該安裝了。等了3個多小時,餓的眼冒金星才終於來了,就一個安裝師傅,不過從手法來看,是個老手了,不過我家在30樓啊,他站在窗臺上操作時,也不用安全繩,一個人拖著那麼重的窗框安裝,我真是雙腿發軟,簡直不敢直視,10分鐘左右有驚無險的裝好了。看他收拾好所有工作我才算恢復正常,不然一直是高度緊張著......給了錢不算完,過幾天他還要再來一趟,補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