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爭相佈局智慧家居 打造智慧型社群

安居社 人氣:7.7K

前不久,小米轉型房地產的傳聞著實讓房地產界出了一把冷汗。後經證實,小米雖然沒有與房企搶飯碗,但近日與華潤置業探索智慧家居的舉動,還是攪動了房地產界一池春水。

國內房地產市場經過將近20年的快速發展期,傳統“賣房子”銷售模式成熟之後開始顯露疲態。為了保證利潤的可持續性,開發商將目光鎖定在對使用者的挖掘上,“賣服務”成為房企另一利潤增長點。佈局智慧家居被看作實現上述目標的途徑。

掘金增值服務

在國內智慧家居十幾年的發展過程中,與地產商的合作點在於促進銷售。智慧家居企業幫助開發商打造樣板間,作為賣點來促進房子銷售,不過房子銷售完成之後開發商並不能保證所有業主家都安裝這套智慧家居系統。

“所以前幾年智慧家居對開發商的態度屬於又愛又恨。”中國智慧家居產業聯盟祕書長周軍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智慧家居企業希望通過開發商接觸高階樓盤的業主,而開發商的著眼點是希望房子更快地銷售出去,之後對業主家安裝這套系統與否並不關注。

不過,隨著國內房地產市場迴歸理性,一些開發商開始主動與智慧家居企業合作。

在華潤置業與小米聯合探索智慧家居之前,5月21日,當代置業與樂視簽約佈局智慧家居市場,將網際網路元素加入旗下物業中,打造智慧型社群、智慧型酒店、智慧型體驗中心等多個領域。

當代節能置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首席技術官陳音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當代引入智慧家居系統主要有兩方面思考,一是為住戶提供增值服務,尤其是在物業管理與商業地產領域考慮得多;二是綠色環保需求,基於節能需求考慮個性化的調節和控制要求。

據周軍介紹,開發商為了提供本地化的增值服務,最早採用與運營商合作的模式,但結果並不盡如人意。運營商其實考慮更多的是能否增加運營服務,比如幫助賣手機,讓使用者訂閱更多的服務等。最終雙方的合作更多停留在宣傳層面。

基於本地化資訊增值服務理念,房企也在探索其他模式。今年3月份,萬科推出了一款社群生活APP“住這兒”,主要使用者為萬科物業、住戶群體,通過 “住這兒”打造物業服務、社群交流與商圈服務平臺。另外萬達電商也推出“萬匯”APP,定位類似於“逛萬達助手”,通用的主打功能包括會員登入、找車位、 掃廣場、無線網登入、晒寶貝、找商戶、優惠券、團購等。

“未來智慧家居發展不僅僅侷限於智慧建築、樓宇等,而是更多地植入人文、精神層面的東西。”周軍表示。

產品落地仍是問題

網際網路聯手地產商打造智慧家居在現階段如火如荼展開,不過產品能否落地仍是問題。此前,智慧家居推行多年,購買力不是問題的情況下,老百姓仍不買賬。

據瞭解,在小米與華潤置業合作過程中,小米確實做了一些智慧家居產品,但是這些產品僅是作為單品,並沒有整合成系統。“華潤置業智慧家居樣板間沒有與土建、傳統裝修緊密結合,這套產品使用者買回家自己也可以配置。”在周軍看來,小米與華潤的合作仍不排除出於營銷角度考慮。

樂視近來也一直致力於構建智慧家居生態圈,仍以樂視視訊為主。樂視與開發商合作是希望“佔領”小區,成為區域性視訊服務商。不過最近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對網際網路盒子與視訊客戶端持打壓態度,樂視的整個生態圈遇到了危機與挑戰。

另外,傳統家電業轉型的智慧家居由於與地產商合作的基因不同,合作一般也是僅在精裝房中某個家用電器比如空調方面。深層次的合作會涉及商業模式,而這種商業模式合作又是傳統家電企業所不擅長的。

不過,周軍表示,未來房企與網際網路企業、智慧型建築企業的合作是必然的,關鍵是三方各自找到自己的定位。比如開發商要做好整體規劃服務;一些做智慧硬體、智慧家居的企業就負責將產品穩定性做好;第三方服務公司,無論是網際網路企業還是運營商,要把服務做好。

“現階段市場有點混亂,做家居產品的企業老想將運營服務一包在內。未來經過幾年磨合之後,三方找好自己的角色定位,這樣的智慧化住宅才有意義。”周軍說。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