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Mix東方:Michael Young的設計新境界

安居社 人氣:1.93W

目前在香港定居的Michael不少設計作品都首發於香港。如今年5月展出的被譽為“中國工業的驚喜之作,喚醒關注創新設計的重要性”的工業藝術作品——link。Michael將香港本土工業與自己的設計理念完美結合,為香港乃至整個亞洲的工業設計帶來嶄新的品牌名聲。十五年來,Michael已經建立堅實廣泛的全球知名度。1992年,他的“鋼線編織系列”作品一經推出便被盧浮宮和蓬皮杜藝術中心收藏;之後,他為東京E&Y創作的“MidNineties”系列傢俱被稱作“新傢俱的典範”,併成為德國的DieNeueSammlung美術館和倫敦設計博物館的館藏品。而他的限量燈具作品“SuperSteelStick”也曾於上海畫廊進行展示。MichaelYoung也偶爾在時尚界呼風喚雨:2007年他與Lacoste合作推出新一季polo衫,將衣料與塑膠結合在一起,設計出極具未來感的服裝。今年,他與臺灣的橙果設計(老闆是蔣友柏)合作,設計限量版USB手鐲,讓人可以把觸感柔軟的數碼產品“穿”在身上。

西方Mix東方:Michael Young的設計新境界

MICHAEL YOUNG

1. MICHAEL YOUNG簡歷

1991年英國倫敦Kingston大學傢俱與商品設計學系畢業。

1992年作品woven steel系列獲得蓬皮杜藝術中心和盧浮宮收藏。

1994年在巴黎、德國、東京等知名藝廊舉行一系列個人展。

1995年在倫敦成立MY-022設計公司為Cappellini、Magis等著名公司設計專案。

1997年被Terence Conran推薦位最具有靈感的英國設計師

2002年與Philippe Starck、Gio Ponti和Vener Panton同樣受邀成為Kortrijk設計雙年會的貴賓。

2003年至今工作在中國臺灣、香港、設計作品設計電子裝置、自行車、首飾、服裝、手錶、產品包裝等各個行業。

2. Q&A

為什麼會來到亞洲工作、生活?

我在歐洲已經做了十年設計,很希望能嘗試不同的環境,變化一下自己的設計思路。歐洲的設計大都關於傢俱、更偏重於裝飾,工業技術、電子技術的發展緩慢。我不喜歡為了對應時尚潮流而設計,工業設計對我更有吸引力,而亞洲是真正的工業設計基地。

在亞洲工作有什麼困難和收穫?

開始的時候,由於東西方沒有相同的設計文化,人們不理解我的作品,溝通起來很艱難,我用了一年時間去適應。但我喜歡這裡靠近工業生產地,人們思想也很開放,我有很多的學習機會和創新機會。

您覺得東西方設計有什麼不同?您的設計中有沒有照顧東方人的偏好?

我在香港和5個本地人一起工作,可以明顯察覺東西方人做設計時慣用的邏輯和思維模式很不一樣,這是文化背景的差異。在歐洲大家文化相通,一件作品的含義歐洲人心領神會,而亞洲人卻看不透。就像很多中國的現代設計,有些東西方人覺得太繁複,但對中國人自己來說,很多細節是從古老的文化傳統衍生而來的,很親切。東方的設計從總體來講,要比西方豐富,特別是傳統手工藝種類繁多,表現力很強。來亞洲後,我也適當調整了設計思路,如今的設計語言比較國際化,作品在全球都能被接受。

您如何看待中國本土,包括香港。臺灣地區的設計現狀?

我覺得中國的設計行業還需要20年才能足夠成熟,這是個必經的過程。日本15年前也還在跟隨歐洲的潮流,如今已經自成一派了。中國設計千萬不要摒棄傳統,即使是英國人也在依據古典文化來進行現代設計,中國豐富的傳統文化是現代設計很好的資源,應該好好利用。至於香港地區有些不錯的設計師,但不夠產業化,需要政府資源去建立一個平臺;臺灣地區也有不少好設計師,有很好的技術,但由於它是個島嶼,文化交流不夠,發展變革緩慢。總的來說,我覺得亞洲設計很有潛力,會在20年內超越歐洲的設計水準。

近年來您的設計範疇很廣,目前的工作重點是什麼?

我喜歡跨行設計,喜歡接觸新技術和新領域,覺得這樣很自由,充滿挑戰性,所以談不上什麼是重點。目前我正在香港設計一家餐廳,餐廳的牆壁和地面都通過工業設計的手法有獨特的處理,室內設計可以把我的傢俱設計和工業設計概念融為一體。

滿意在香港的工作狀態嗎?有沒有計劃下一站?

我非常享受在香港的工作狀態,我欣賞這裡的人、文化和生機勃勃的氣氛。而且在這裡可以和中國的工廠深入合作,我很喜歡直接接觸生產裝置,對提升作品的功能性、完善作品的造型都很多有啟發。我還沒有計劃離開香港,即使有下一站,也肯定還在亞洲。

特別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