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瑋楠:跨界玩轉聲學設計 打造專屬音樂空間

安居社 人氣:3.36W

隨著消費觀的改變,年輕一代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擁有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 可以大幅度提升生活質量,卻苦於缺乏專業設計師指導。因此,由立邦冠名的全新大型網路家裝設計真人秀《就匠變新家》應運而生。針對業主各樣的改造難題,嘉賓設計師集思廣益,最終由業主挑選出最適合的方案進行改造。作為官方合作媒體,特意採訪了第七期“音樂房改造”的中標設計師牛瑋楠。

從小熱愛音樂的設計師牛瑋楠,在接到音樂工作室改造需求後付出了巨大的心血,鑽研大量專業聲學知識並融入設計中,最終效果讓人十分驚喜,一起來了解他的精彩設計吧!

牛瑋楠:跨界玩轉聲學設計 打造專屬音樂空間

牛瑋楠

【設計師簡介】

牛瑋楠

北京左庭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

Hugh Dutton中國區唯一合作伙伴

曾任職於SOHO中國設計部

【改造資訊】

 本期業主:丁丁

改造空間:臥室

改造需求:在改造成音樂工作室之餘,保留原有的一些設計元素

PART1 訪談實錄>>>>>>

【PChosue】在有限的預算及時間內改造區域性空間,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區域性與整體改造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牛瑋楠】最大的挑戰來源於創意,尤其是做原創設計,有些人總覺得設計師隨時有靈感出方案,但其實並非不是。一個好的設計都是用了很長的時間反覆推敲,之後不斷比較和選擇,才能做出最終方案。在短時間內做設計,必須根據規定的時間思考到一個方向,幾乎沒有時間去改變它,這是最困難的事情。我們要大概設想一條路走到遠端的時候不會出現問題,那就進入一定的深度;但如果做一段時間後發現不太理想,那麼已經沒有時間再去選擇別的路了,只能最後盡力完善它。

區域性改造相對於整體改造,還要考慮整體性,尤其是牆、地、頂這三方面會有新舊銜接的問題。而其中,地面會相對簡單些,因為人的視覺大部分停留在1-1.8米之間,所以需要側重這個區間的整體協調。比較簡單的方法是用立邦重新整理讓之前的老的房子和新房間有很好的過渡,必要時還可以用立邦的百搭色做點綴。

牛瑋楠:跨界玩轉聲學設計 打造專屬音樂空間 第2張

音樂工作室改造前
牛瑋楠:跨界玩轉聲學設計 打造專屬音樂空間 第3張

音樂工作室改造後

在第七期節目中,您的音樂工作室中標了。您本身也熱愛音樂,是有助於本次中標?

【牛瑋楠】對,最初接到這個比賽題目的時候我還是很興奮的,這可能跟我的個人經歷有關——我從小就熱愛音樂,一直夢想著有一天能夠有機會設計一個屬於自己的音樂工作室。所以我可以說是投入了十二分的熱忱到這個專案中去,一方面是為了比賽,而更重要的是為了我自己的夢想。

不同於其他的設計題目,“音樂工作室”這樣的設計其實並不是應該由室內設計師或建築設計師來完成的,因為它需要非常專業的聲學設計,而前兩者的研究重點大多是在功能和美學。基於這一點,我並沒有在最開始就貿然動筆去展開設計,而是找到了國內最專業的音樂製作人兼聲學工程師——“光合聲動”的胡皓老師去請教聲學設計要點。

牛瑋楠:跨界玩轉聲學設計 打造專屬音樂空間 第4張

音樂工作室改造前
牛瑋楠:跨界玩轉聲學設計 打造專屬音樂空間 第5張

音樂工作室改造後

【PChosue】這個空間對隔音的要求很高,是如何解決的?能否再闡述一下它的設計理念?

【牛瑋楠】首先做錄音棚不應該用眼睛看,而是用耳朵聽,《就匠變新家》雖然是一個視覺節目,但是這個特殊的案例大家不要在乎它外觀好不好看,這都是次要的,因為所有的東西存在都是有其功能性作用的;其二,佈局問題存在爭議,但是還是比較合理的,長寬高基本上滿足了3:2:1的需求,雖然不是嚴苛、完美的比例,但是也是長條形;其三,我們需要的聲音是如何的?一個聲源發出聲音並反射,你聽錄音的時候不希望聽到同時反射回來的雜音,否則會很種混沌的感覺。我們需要的聲音是很好的直達聲,控制好間次反射聲需要很好的混響,所以需要技術手段。

總而言之,錄音棚不止是隔音,還有吸音、擴散和反射,一共四個方面,最終呈現的效果是,在外面聽不到裡面的聲音(隔音),裡面把所有不想要的頻率吸掉(吸音),還有擴散和反射致使我們在錄音棚內的聲場和效果都很好。

牛瑋楠:跨界玩轉聲學設計 打造專屬音樂空間 第6張

音樂工作室改造前
牛瑋楠:跨界玩轉聲學設計 打造專屬音樂空間 第7張

音樂工作室改造後

【PChosue】音樂工作室的改造過程中,運用到了哪些特殊的材料或新技術?

【牛瑋楠】這個專案是業主母親留下的老房子,裡面有很多木質舊傢俱,飽含著業主的許多情感,因此希望能夠保留。在設計上,我保留了地板,並把舊傢俱進行改造,重新融入到室內空間。這期間,立邦的水性木器漆所做的翻新效果非常好,不僅沒有一般的油性漆會發黃的缺點,質感也相對薄一些,尤其是開放漆,能保留木頭原來的紋理和質感。我個人比較喜歡自然,很喜歡這種能觸控到紋理的感覺。感謝立邦木器漆,讓這種特別的翻新既能帶來全新視覺體驗,又能讓母子間的情感傳承下來,並連線在一起。此外,在隔音和反射方面,採用了懸浮地板、新風體系和牆體中空層等技術手法。

【PChosue】在您以往的設計經歷中,有什麼通過“開小造”(局裝)來提高生活品質呢的案例作品可以分享嗎?

【牛瑋楠】有呀,比如我家的《院兒》改造專案。剛開始是母親十幾年前買在北京郊區的一個農家小院,經過一個個空間的逐步改造,如今變成了現代中式風格的別院,有開闊的天台、庭院,現代派的大落地窗、中式景觀等,促使我們歪打正著地做起了私房菜。也因為它的改造,吸引了許多業主請我為他們做室內設計,於是我從一名建築設計師轉變為室內設計師。有時候一點小的靈感,一個區域性空間的小的改變,就能給生活帶來一個變化。立邦和《就匠變新家》節目的“開小造”就是倡導了這種理念,立邦的微信上也提供很多的小造的靈感。

牛瑋楠:跨界玩轉聲學設計 打造專屬音樂空間 第8張

牛瑋楠代表作:院兒(上:改造前;下:改造後)
牛瑋楠:跨界玩轉聲學設計 打造專屬音樂空間 第9張

牛瑋楠代表作:院兒
牛瑋楠:跨界玩轉聲學設計 打造專屬音樂空間 第10張

牛瑋楠代表作:院兒
牛瑋楠:跨界玩轉聲學設計 打造專屬音樂空間 第11張

牛瑋楠代表作:院兒
牛瑋楠:跨界玩轉聲學設計 打造專屬音樂空間 第12張

牛瑋楠代表作:院兒

【PChosue】您在節目中的表現,一方面像個嚴謹務實的理科男,另一方面又不乏浪漫思維,現實中的個性是如何的?

【牛瑋楠】因為我是建築設計師出身,對設計有極其嚴謹和苛刻的要求,跟我合作的團隊都會覺得挺累。但是我覺得做設計就要認真,要對業主負責,要能夠給出超乎業主想象力的東西,能夠堅持專業性的東西。私底下我是比較開放、隨意的人,特別喜歡折騰,特別喜歡音樂。

牛瑋楠:跨界玩轉聲學設計 打造專屬音樂空間 第13張

牛瑋楠
牛瑋楠:跨界玩轉聲學設計 打造專屬音樂空間 第14張

牛瑋楠

【PChosue】您曾經參與SOHO中國多個設計專案,它的設計風格是十分摩登時尚的,與您崇尚的中國傳統設計美學反差十分大。您是如何在各種不同風格中自由跳轉的?

【牛瑋楠】關於SOHO中國的建築設計,它是有很多設計大師去領銜主導的,從建築設計角度來說是很好的,對於北京和上海的商業地產,尤其寫字樓方面的現代派建築設計發展帶來積極的促進作用。

但是我要澄清一點,雖然我崇尚的中國傳統設計美學,但並不認為要把自己框定在這個風格里。我喜歡嘗試不同風格,總體來說更喜歡現代派的設計,甚至希望嘗試未來派的設計,因為設計是在發展的,希望有機會挑戰“為未來而設計”。不管是中式還是歐式,都應該有自己的文化獨特性,或者說獨特的文化哲學思考。

牛瑋楠:跨界玩轉聲學設計 打造專屬音樂空間 第15張

牛瑋楠代表作:北鑼鼓巷“雲の民宿”
牛瑋楠:跨界玩轉聲學設計 打造專屬音樂空間 第16張

牛瑋楠代表作:北鑼鼓巷“雲の民宿”

【PChosue】從建築設計師到室內設計師,您更喜歡哪個角色?

【牛瑋楠】我認為它倆是分不開的,不應該撕裂開來做。但由於如今大部分人買的都是商品房,對於空間改動的可能性相對小。我會盡量讓空間不一樣,其實室內設計還是偏裝飾性多一點。建築設計會好玩些,空間的穿插、功能的穿插、動線的穿插都需要考量。而我更喜歡小建築類的改造,比如說小的四合院或者低矮樓層的改造,可發揮的餘地更大。

目前我們工作室的專案,一般都會全部一起完成,包括室內設計、裝飾設計等。空間應該是一氣呵成的,它需要整體性,需要一個設計師從平面方案的佈局和對於生活方式的思考出發,一直到最後完成所有節點。

牛瑋楠:跨界玩轉聲學設計 打造專屬音樂空間 第17張

牛瑋楠代表作:北鑼鼓巷“雲の民宿”
牛瑋楠:跨界玩轉聲學設計 打造專屬音樂空間 第18張

牛瑋楠代表作:北鑼鼓巷“雲の民宿”

PART2 《丁丁音樂工作室》設計說明>>>>>>

在設計一個錄音棚之前,設計師首先應該向自己提出並回答這樣幾個問題:

什麼樣的聲音才是正確的、好的聲音?

我們聽到的聲音是由直達聲、低次反射聲、混響聲(多次反射聲)構成的,我們需要得到最好的直達聲,並得到可控的低次反射聲和混響聲。我們不希望低次反射聲和混響聲同時反射回我們的耳朵或者是麥克風裡(那樣聲音聽起來會很“轟”),我們希望低次反射聲和混響聲是有前有後的反射到我們的耳朵裡的(也就是聽音點)。

什麼是聽音點?

聽音點就是在整個房間裡“聲學表達”最好的那個點。這裡涉及到一個概念就是“黃金三角”即,從兩個主音箱發出的,成正三角形的這麼一個區域(見下圖)。聽音點應該最大限度地靠近黃金三角的頂端但一定不能超出頂端,否則你聽到的聲音的相位(即左右聲道)就會是反的。

牛瑋楠:跨界玩轉聲學設計 打造專屬音樂空間 第19張

我們想得到的是什麼樣的聲音?

聲音其實是個很相對的概念,就像在暗的房子裡待久了,人的眼睛會適應黑暗一樣,如果在聲學表達錯誤的音樂室裡待久了,人的耳朵也會“久居鮑魚之肆而不知其臭”。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做出來的音樂工作室的“聲學表達”必須要非常的精準!

同時,也由於聲音的相對性,所以在設計音樂工作室的時候你一定要結合業主喜歡的音樂型別來進行設計。瞭解到丁丁喜歡的音樂風格偏向於流行,所以我們需要得到的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均衡”的聲音——套用一句經典臺詞就是“高音甜、中音準、低音穩”。

 通過這樣的手段才能控制我們的高中低頻?

想控制高中低頻在音樂工作室中的表現,就要運用一下四種錄音棚必須採取的設計手段:隔音、吸音、擴散、反射。

 隔音:打破錄音棚與外界的聲音連線,讓外面的聲音傳不進來,同時在這個案例裡,還要讓錄音棚裡的聲音穿不出去,以免打擾鄰居。隔音相對來說比較好做,我運用了架空地板,並在牆體和天花板上做了中空隔音層。(見下圖)

牛瑋楠:跨界玩轉聲學設計 打造專屬音樂空間 第20張

 吸音:由於錄音棚的空間相對狹小,並且由於我們要得到可控的低次反射聲和混響聲,所以我們要把錄音棚內多餘的聲音能量都吸收掉。

吸音是四大手段裡相對來說最好做的一個。只需要用多空吸音材料(金字塔海綿、岩棉等,我運用了玻璃絲綿,它的不起粉塵,環保效能更好)就可以吸收掉多餘的高頻和中頻。但是由於低頻的能量巨大並且波段很長,所以很難被吸收掉,於是我們就要運用下面一個手段——擴散。

 擴散:由於低音很難被吸收,所以我們做了Bass Trap(低音陷阱),讓低音進去以後出不來,在裡面反覆迴盪並且將能量衰減。

低音陷阱是一種木作,它通常被設定在房間的四個角落。在本案中,由於入口在角落裡,所以我設定了雙層門斗,在隔音的同時也起到了低音陷阱的作用(見下圖)。

牛瑋楠:跨界玩轉聲學設計 打造專屬音樂空間 第21張

反射:反射面對錄音棚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它可以把你想要的聲音反射回聽音點。

反射面的關鍵在於不能讓房間內有任何的反射面是平行的。所以在我的設計裡,不論是牆面還是木製反射面,沒有任何一個面是平行的。(見下圖)

牛瑋楠:跨界玩轉聲學設計 打造專屬音樂空間 第22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