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曝買品牌地板遭遇 地板銷售也有潛規則?

安居社 人氣:2.95W

近日,就有網友楊先生在購買品牌地板時遭遇了尷尬。雖然是品牌地板,但是市場上地板種類的豐富多樣,也給消費者們造成了不小的困惑。那麼如何在地板購買中規避“潛規則”呢?地板行業專家的四點意見可以給你做個參考。

網友曝買品牌地板遭遇 地板銷售也有潛規則?

消費者買品牌地板被忽悠 獲賠兩萬元

本來衝着品牌,欲購買優質不加色地板,誰知安裝後竟然出現鼓泡現象。經比對,發現自己購買的地板竟是貼木地板。楊先生3月中旬向武昌水果湖工商所投訴稱,去年6月28日在中北路安信地板專賣店,訂購重蟻木類木地板,其中一種規格為758×125×18mm,每平方米單價為362元。去年12月底,他欲籤購物合同,商家稱原訂地板貨源緊張,但已向上海組織了另一批貨源,這批地板也是重蟻木類木地板,不過規格是909×125×18mm,是加長版的,價格稍高,在原單價基礎上需再加20元。楊先生出於對商家的信任,簽訂了購物合同。

今年3月7日地板安裝完,兩天後楊先生髮現,木地板竟有漆膜鼓泡現象。他當即向該專賣店反映,並拿剩下的地板尾料到小東門另一專賣店對比,得知自己家安裝的重蟻木類木地板有問題。

水果湖工商所調查發現,安信重蟻木類木地板在宣傳資料上稱,“絕對一級板材、不加色”,而楊先生家的木地板橫切面明顯可看出加貼了一層木板。該專賣店負責人承認是貼木地板,而不是宣傳中的地板,並稱是調貨人員沒嚴格檢查所致。

武昌工商人員昨表示,該地板商家有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之嫌。經調解,商家為楊先生拆除地板並退還33205元,同時賠償楊先生相關損失2萬元。

地板分類過多:地板概念讓消費者直犯暈

在善於概念炒作的中國,地板分類除了方便購買,更意味着吸引眼球、區隔市場。於是,為了便於創造和炒作概念,吸引消費者,我國一些業內人士就將地板分為很多類。因此,國際標準分類與具有中國特色的地板分類相比,就顯得有些相形見絀了。

國內地板紛繁複雜的分類,不斷地製造和炒作的地板新概念,在讓消費者霧裏看花的同時,許多經銷商也因此愁眉不展。概念炒作之下,經銷商選擇怎樣的廠家合作?消費者如何選擇各類產品?

木地板按照材質主要被分為強化木地板、實木地板兩大類。強化地板指的是以高密度木纖維板作為基材,表層覆蓋氧化鋁耐磨層、密胺脂浸漬的裝飾層,加上底層樹脂平衡層,在高温高壓下粘合而成。對於強化地板的劃分,國內與國際上的標準一致,消費者的認知也比較清晰。

而對實木地板的定義,在歐美是一個大類別上的概念,包括獨體實木、多層實木兩種: 獨體實木是從天然木材上直接切割而來,無需粘合。多層實木是由珍貴硬木表層、多層軟木芯層組合的中間層及中硬度實木材質組合而成,保持了天然的美麗外觀,在穩定性能方面優於傳統獨體實木,有三層、五層甚至更復雜的結構。在FEP的標準體系中,明確指出,採用硬木表層、高密度板作為中間層的地板也歸在多層實木旗下,如最近引進中國市場的實木結構地板,它是實木地板的一個分支。

而在國內,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各家企業為了自己的利益劃分標準,實木、實木複合、三超實木、仿實木、全木……各種説法與定義不斷推陳出新、漫天飛舞。一方面,廠家互相攻擊,聲稱自己的劃分才是“標準”,對方是炒作;另一方面,消費者在眼花繚亂的概念前不知所措,難以抉擇。

從環保、穩定與裝飾性等多個角度考慮,多層實木與強化地板是未來發展的趨勢。獨體實木由於價格昂貴,對自然資源消耗嚴重,又不適合現代家居使用地熱、空調環境下的頻繁温度濕度變化,因此在整體銷售中的比率逐年下降。但是一場自然發生的產品更替,卻受到了人為的阻擊。獨體實木企業在宣傳中反覆灌輸實木就是獨體實木、實木高人一等的概念,刻意縮小實木地板的範疇,迴避獨體實木的説法,這無疑是在誤導消費者。

作為普通消費者,大家當然期待廠家能結束在叫法上的羣雄爭霸,而從產品角度提升品質。只有一個標準統一的地板市場才能讓消費者根據自身的需求進行科學選擇,選得明白、買得放心。這就需要國內地板廠家打造統一的標準,儘早結束國內實木地板分類混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