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裝行業長假忙 超低價實際多為噱頭

安居社 人氣:2.9W

中秋、國慶誰最忙?情侶?工人?商家?現如今的節日已不單單是大眾“享受”的好日子,更是廠商們期盼“推廣”的大日子。圍繞着中秋、國慶雙節,我市家居賣場和家裝企業打起了“雙節牌”,推出打折、抽獎、送禮等活動,以此帶來“低價位”的促銷,也成為激發大眾消費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許多消費者仔細甄別卻發現,這些字眼的廣告宣傳效果遠遠大於實際承諾。業內專家提醒,消費家居品等大件產品,不能單看價格衝動消費,還應考慮質量、服務等因素,綜合考量性價比。

 家居“底價”調查

多數消費者懷疑“底價”

從記者的不完全調查結果看,消費者對家居行業頻頻出現的“底價”、“工廠價”等説法並不陌生,接近90%的消費者都表示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但調查結果也顯示,90%以上的消費者對於所謂的“底價”持懷疑態度。在接受調查的消費者中,70%以上的消費者表示,會在購買前或購買後進行價格比較,這説明價格仍然是促成購買行為發生的重要因素。41.18%的消費者認為商家是利用旺季客流量大的特點,以一定折扣實現薄利多銷;有35.29%的消費者認為,商家在節日來臨之前進行抬價後再打折。消費者對於價格的判斷,多是直觀的、感性的,比如片面地認為有在節日前提前抬價,多數是沒有經過實際調查、沒有證據的,但也能從側面反映出目前消費者對於家居行業還存在一些不信任。

 家裝行業超低價多為噱頭?

某裝飾天津公司總經理黃芃偉表示,家裝是一個綜合性長期性的產品,由傢俱、建材、施工等方面組成。現在行業競爭激烈,有的不正規裝飾公司為了生存,推出超底價促銷,其實真正目的是捆綁銷售,前期簽單時讓利多,但後期從水電改造,主材等環節再加回來,整體算下來,並不比品牌公司裝的便宜。

家裝公司或家居品牌的“最低價”活動,短期內可能給廠家帶來很多訂單,長此以往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聲譽將喪失。如果公司頻頻搞“工廠直供”,犧牲的是經銷商的利益,長此以往,渠道利益將被破壞。對於消費者來説追求的還是性價比,在價格同等的情況下,質量服務能做到最好的,將受到消費者和市場的認可。

實創天津公司總經理孟祥楠也表示,一個廠家的每樣產品,所銷售的價格和存利都是固定的,這個固定值一般是不會動的。有些廠家可能提高了銷售價格再低價促銷,或者是以次充好、減少服務項目等,讓消費者盲目地以為產品降價了,並未意識到有可能是一個消費“陷阱”。“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費者看到套餐降價還有一些贈品,就盲目消費,其實是自己花錢買了這些贈品,而且一些贈品的價值並不大,有可能是庫存積壓產品、返廠維修產品、即將淘汰非主流的產品,最後受傷害的還是消費者。

家居賣場大品牌降價或更可靠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家居行業所謂“底價”,就是在本市同一品牌、同一產品的全城統一價,“最低價”的宣傳策略大多為噱頭,同一品牌在某一市場同一價格是鐵律,商家不會因為促銷亂降價,導致整個地區價格系統的混亂。“大的品牌不會做出這樣的承諾。一些小品牌做出這樣的承諾卻不太可信,這些小品牌在市場上的店面很少,最低價都不知道是和誰比出來的,品質自然也沒有保證。”

促銷旺季,家居賣場少不了推出一些促銷活動,加宜家居副總經理張健表示,有的賣場可能由於租金低或者提供補貼,做到低價促銷讓利消費者,但是還有一些賣場的商家,可能會惡意降價,玩底價噱頭。一些大品牌日常活動的折扣差不多,但每逢“五一”、“十一”,廠商總部會拿出一些真正的實惠支持,到時下單比較合適。

環渤海金岸集團副總經理張峪女士也表示,現在家居市場競爭殘酷,“互相砸價,擾亂市場規則”的現象確實存在,直降10%、15%或者返現30%、 40%的促銷行為,做到很不容易,要不就是賣場拿出錢做補貼,要不就是廠商給予大政策。這些條件都需要賣場與品牌商傢俱有很強的實力,一般小品牌的商家很難做到大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