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沙發市場 現狀堪憂

安居社 人氣:1.31W

  

京城沙發市場 現狀堪憂

傢俱行情

某大型家居賣場的沙發區,三三兩兩站著品牌的導購員,他們在等待一天中為數不多的消費者。據筆者瞭解,這個大型賣場的某些沙發品牌一天甚至賣不出一套沙發。沙發行業的舉步維艱、沙發市場面臨的挑戰,在盛夏這個傳統的家居淡季,被生生地推到了市場面前。

現狀

同質化現象嚴重

南城一家大型的家居賣場裡,偌大的沙發展區,整整齊齊擺放著眾多款式相仿的沙發,它們分屬於上百個不同的品牌,卻擁有幾乎一樣的身材和長相。一名沙發導購員調侃:在一家沙發企業裡做過導購,基本上到哪家沙發企業都可以做導購了。品牌眾多,卻大多含金量不高、缺乏市場認知度、缺乏設計創新已經成為制約整個沙發行業發展的瓶頸。

工藝水準無從考量

在注重內在質量的當今家居消費市場,軟體傢俱的相關質量標準卻一直延用若干年前的舊標準。雖然所有品牌的沙發都建議消費者試坐,有些品牌也會拉開沙發的外層布料,讓消費者看沙發的填充材料,但一方面是消費者對沙發工藝和用料領域的陌生,一方面是沙發自體結構的特殊性,導致沙發製造工藝長期不為消費者所認知。

綜合成本過高

成本太高成為眾多沙發企業共同的心聲。房地產嚴政的影響下,賣場經營者成為市場的優勢方,隨之帶來的問題是進駐大型賣場的附加條件和營運成本節節攀高。一位在東部某大型賣場經營的沙發商透露,僅每年花在賣場上的費用就足以讓一大批沙發企業不堪重負。每月的利潤,大部分都被高昂的租金和賣場經營費用所吞噬。除此以外,“漲”聲一片的物流和原料市場,也使沙發企業叫苦不迭。

相關行業蠶食市場

筆者發現,幾乎大多數的傢俱品牌、部分生產軟體的品牌都有沙發銷售。在一家知名板式傢俱品牌店,據營業員介紹,他們的沙發銷售量甚至比專門沙發展區的銷售量大。究其原因,傢俱品牌的認知度較高、沙發在消費者心目中往往習慣於和傢俱配套購買、使用是關鍵。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常規的沙發銷售中,沙發相關行業的銷售佔據了沙發銷售的半壁江山。

思索

“二次置業”成市場“香餑餑”

在房產嚴政的作用下,家居企業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二次置業”市場。沙發企業也不例外。二次置業人群通常擁有較好的經濟能力、成熟的消費觀念、理性的選擇標準,開發和關注此類人群的需求,對緩解沙發企業的銷售困境無疑是明智的選擇。

設計、科技成銷量關鍵

眾多沙發品牌博弈京城市場的背後,是設計力量、科技含量的競爭。在資訊渠道高度發達、消費主體日趨年輕化的市場背景下,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也由原先單純的價格、服務需求擴充套件到了對產品本身設計、科技等的綜合需求。可以自由滿足人體靠背需要的電動沙發、選用新型外層面料的沙發、款式新穎的沙發在京城幾大家居賣場都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

定製服務成“新寵”

在定製風潮席捲整個家居行業的今天,定製服務也成為沙發業的“新寵”。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不再滿足於傳統的沙發購買模式,而更重視和沙發生產者的溝通。對於消費者而言,他們把眼光更多地投向了沙發和家居設計的融合上。從這個意義上講,定製服務滿足了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規避了消費者的戶型限制,拓展了沙發企業的銷售空間。

2011年夏季,被很多沙發企業戲稱為“寒冬”,但是畢竟冬天總會過去,嚴苛的市場環境和日趨理性的消費者,帶給企業的不該僅僅是“陣痛”和困惑,走過這個“寒冬”,或許沙發企業的春天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