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志榮:我所尋找的是永恆的時尚

安居社 人氣:3.34W

提及華人設計師,首先映入許多人腦海的便是三個字——盧志榮。這位生長於中國香港,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工作於義大利,生活在希臘的設計巨匠,以其充滿詩意的傢俱、建築及空間設計作品,在義大利乃至國際市場上贏得了認可和推崇,並被香港設計中心評選為2015年「DFA世界傑出華人設計師」。


盧志榮

【盧志榮簡介】

盧志榮,DIMENSIONE CHI WING LO®及“一方”創辦人,著名海外華人設計師,以建築、空間、傢俱設計享譽歐洲。他一直以對理念的淨化、詩意的詮釋、細節的關注備受義大利及國際設計界的推崇,是極少數被義大利當代設計界所認可的華裔設計師。

盧志榮在香港長大,於1988年以最佳論文獎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系碩士學位;2004-2006年,他曾任義大利著名傢俱品牌Giorgetti藝術總監;2007年,他為香港迴歸中國十週年創作設計作品。2009年,他曾任俄羅斯聖彼得堡設計雙年展評委會主席,同年以作品“塔的家”獲密斯凡德羅建築獎提名……

盧志榮創辦的DIMENSIONE CHI WING LO®是在他密切監督下於義大利生產的傢俱品牌,他活躍於義大利的設計領域已二十多年,其“永恆的設計”得到國際廣泛的關注,以至許多早年的作品依然被繼續追捧。2015年,他創立了新品牌“一方”,旨在融匯古今智慧與感悟,以物品的創作重申永恆、簡潔和本質之道。同時,盧志榮還創作了一系列雕塑,他的藝術個展在義大利及東南亞地區當代畫廊展出,作品被國際收藏家垂青。

盧志榮:我所尋找的是永恆的時尚

盧志榮

從漁民的兒子到設計界的巨匠

盧志榮的人生帶著“傳奇勵志”的色彩。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的他,成長於香港一個漁民家庭,在六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三。父母因為忙於生計,無暇顧及眾多孩子,從小他就在“放養”的狀態下長大,享受著自由的同時,學習成績卻跟不上。國中畢業以後,曾經放棄了學業到工廠做學徒,後因老師的推薦才得以上高中,繼續學業。

盧志榮:我所尋找的是永恆的時尚 第2張

盧志榮

進入社會以後,盧志榮曾在不同的大型建築事務所工作。日復一日的工作讓他越來越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對學習也產生了熱情,最後毅然決定前往美國深造。回顧兒時,那些漫無目的的自由時光,其實正是給予了他無可替代的人生體驗,正如他所說:“這些經歷讓我知道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應該如何生存、不餓肚子,這些最簡單最基本的事情都與奢華無關。”1998年,他用一篇“如何改善漁民居住環境”為題的畢業論文,獲得了哈佛大學建築系碩士“最佳論文獎”榮譽,讓擔任評審的西方建築學專家對這個黃面板黑眼睛的東方人留下深刻印象。

盧志榮:我所尋找的是永恆的時尚 第3張

盧志榮作品:愛琴海-作家迪亞漢格家園

畢業之後,盧志榮跟隨同窗的希臘籍太太回到雅典,在那裡成家立業,聯手經營建築設計事務所。後來在哈佛導師的推薦及各種機緣巧合下,成為義大利百年傢俱品牌Giorgetti的設計師及藝術總監。從建築跨界到傢俱設計,從東方跨越到西方,他設計的產品為高傲浮華的歐洲市場帶來一汪清泉。他追求“永恆的時尚”,始終與主流設計留有適度的距離。“現今的資源越來越少,我希望更有效應地用人類的智慧和技術,設計出持久的時尚”,盧志榮解釋說,“這份持久不僅指對美的追求,亦指作品實用、耐用。人類總有身份認同問題,而這種時尚不會令我們三番四次地質疑自我。”後來由他創辦的傢俱品牌DIMENSIONE CHI WING LO®,在他密切的監督下成為義大利傢俱市場上又一響亮的品牌。

盧志榮:我所尋找的是永恆的時尚 第4張

盧志榮作品:伊斯坦布林博斯普魯斯海峽別墅設計

讓市場追隨我的腳步

多年的海外生活並未改變盧志榮身上謙虛務實、進退有度的東方人品質,如今的他更是一位充滿東方哲學意味的設計巨匠。他認為智慧、隱忍、耐心、專注、創新與寧靜知足是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對於浩瀚深遠的中國文化,我們要傳承的不是外形的風格,而是那種感悟和智慧。他總能將這種智慧和意境毫無痕跡地融入到作品中,讓人看不出中式符號,卻又感覺到“很東方”。

盧志榮:我所尋找的是永恆的時尚 第5張

盧志榮

如今,年過六旬的盧志榮似乎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源源不斷的靈感讓他得以保持旺盛的創作力。“對於我來說,心存平靜,每天甚至每分鐘,我都可以收集靈感”,他目光堅毅地說,“創新的力量不像蓄電池會消耗盡,它會不斷燃燒直至最後一刻。”回望他20多年前為Giorgetti設計的第一套傢俱系列作品,至今仍是市場上的暢銷產品,因為他清楚商業市場帶有強烈的迷惑性,靜下心來的創作往往能獲得外界的共鳴與認可,讓市場反過來追隨自己的腳步。

盧志榮:我所尋找的是永恆的時尚 第6張

盧志榮作品: 知竹雅賞

去年,盧志榮推出了醞釀已久的新品牌“一方”,將詩意與美賦予到日常生活器物中,它們延續了DIMENSIONE CHI WING LO®一直以來謙虛與安靜的作品風格,以求讓使用者重新體驗生命與生活的健康本質。在他看來,設計應該是非常真誠的,它出自於對人類的一種美好而關切的愛:“設計亦應該為美好的生活方式帶來靈感,因為它本身就需要聆聽使用者心底的聲音,解決日常面對的問題,滿足希望,併成就夢想。”

盧志榮:我所尋找的是永恆的時尚 第7張

盧志榮作品:硯石墨海

實時對話>>>>>>

在您看來,“設計”是什麼?什麼樣的設計最容易打動您,為什麼?

【盧志榮】設計應該是非常真誠的,它出自於對人類的一種美好而關切的愛。設計亦應為創造美好生活方式帶來靈感,因為它本身就需要聆聽我們心底的聲音,解決日常面對的問題,滿足希望,併成就夢想。

設計是一個與時尚緊密相聯的行業,你認為你是一個時尚的人嗎?對於“時尚”有什麼看法?

【盧志榮】我不是一個時尚的人。我不會為改變而改變,也不會盲目追尋下一個時尚元素。我所尋找的,是一種永恆的時尚。現今自然資源越來越少,我希望更有效應用人類智慧和技術,設計出持久的時尚。這份持久不僅指對美的追求,亦指作品實用、耐用。人類總有身份認同問題,而這種時尚不會令我們三番四次質疑自我。

盧志榮:我所尋找的是永恆的時尚 第8張

盧志榮雕塑作品:科歐之行

您的作品風格豐富多樣,設計靈感通常來源於哪裡?有什麼辦法讓自己旺盛的創作力持續下去?

【盧志榮】我總是認為,歲月往往打造出更好的設計師,因為時間能讓研究更全面,觀察更敏銳,想法更清晰,實踐更完善……而現在,時間卻是我們唯一缺乏的元素。對於我來說,因為心存平靜,每天,甚至每分鐘,我都可以收集靈感。創新的力量不像蓄電池會消耗耗盡,它會不斷燃燒直至最後一刻。

您認為設計師應該如何平衡商業訴求和藝術創意,結合點在哪裡?

【盧志榮】商業市場帶有強烈的迷惑性,令設計師如同追逐影子。越追逐,就越感到困惑和迷失。如今有多少設計師,就是因為追尋市場這條黃金法則,喪失於名聲及淘金的狂熱中。我們需要靜下心來,問自己人生到底需要什麼,這樣往往能獲得外界的共鳴與認可。或許,我們不應該追隨市場的腳步,這樣市場才能追隨我們的腳步。

作為一名華裔設計師,以您對國外設計界的瞭解,他們的創作思維和中國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盧志榮】有時候我會想,我致力創造的空間,它的本質是來源於我設計的物品,抑或是物品間的氛圍、空氣和氣息?比方說,我們在白紙上潑墨,黑色是因為有白紙的襯托才存在,這同時也可以是“白墨”潑在黑紙上。又或者是一段憂鬱的音樂,聽到聲音的同時亦會聽到寂靜,因此寂靜也是音樂。我覺得這種思維方式沒有國界,只是基於我自己對實體與虛無,物品與空間,有形與無形的思考……

盧志榮:我所尋找的是永恆的時尚 第9張

盧志榮作品:十二肖「羊祥」

您在中國有專案嗎?是否打算開拓中國市場?能否對中國的設計界提一些建議?

【盧志榮】從2006年開始我就在中國發展專案,這些專案帶給我一些難忘的經歷。雖然沒有明確的意圖,但有趣的專案似乎都會湧到我身邊,因此我的自由度很高,只需要抓住一些我覺得有潛力的專案即可。在座有很多我一直學習的前輩,在他們面前談論設計是件自大的事情。傳統給予我們一個出發點,以及發展傳承的線索,同時也建立了我們的思維模式。重新詮釋傳統是每位敬業設計師的夢想。

設計教學也是您投入時間和精力比較多的一塊領域,您的初衷是什麼?關於目前的設計教育,您有何看法?

【盧志榮】最好的教學材料是切身經驗,在設計上尤為如此。教師可以傳授設計理論和原則,但設計的美感和詩意卻不能傳授,只能激發學生靈感。如果教學目的是就業,重點就是令學生對公司有幫助;如果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美感和詩意,重點就是令他們對萬物更敏感,首先是要成為好人。培訓與培養存在很大的差別。大學和其他學校是在培訓白領,還是培養設計師?這是一個問題。

工作之餘您平時有什麼愛好?您覺得什麼樣的生活狀態最為理想?

【盧志榮】當工作變為一種娛樂時,我無法辨別何時在工作,何時在娛樂。於我而言,創造一直是我不停探索的遊戲和謎題,從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盧志榮:我所尋找的是永恆的時尚 第10張

盧志榮作品:北京四合院

【採訪手記】

與盧志榮交談,總會讓我想起另外一位設計大師——日本的黑川雅之先生。他們都有著充沛的精力,謙遜安逸的個性。他們字字珠璣,充滿人生智慧。聽說盧志榮至今仍保持著喝功夫茶、做中國菜等生活習慣,中式烹飪在他眼中亦是蘊含傳統東方智慧的事物,與設計一脈相通。能將東方哲學中的精華與西方的設計語境融合得如此和諧並非易事,不愛譁眾取寵的他卻自然而然地實現了。(採訪記者:吳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