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冉:剋制地梳理傳統 傳承東方文化之韻

安居社 人氣:1.86W

因為熱愛,他背上了一把吉他就走上了追隨音樂的道路;因為命運,他意外發現設計的世界原來精彩萬千。讓人好奇的是,一個不羈放縱愛自由的搖滾狂熱者到底經歷了什麼,才做出這樣安靜平和的作品?他是中國當代先鋒設計師潘冉。面對眾多中國設計師各自擁有的東風美學風格取向,他對自己的作品做出怎樣的選擇?

無論是對搖滾的執著還是對設計的激情,潘冉始終都是一個充滿了藝術細胞的人,因此不受束縛的自由基因和傳統文化的沉穩內斂在他的作品裡產生了矛盾卻和諧的化學反應,使其作品具有濃重的東方意味而又不千篇一律。

【關於潘冉】

潘冉:剋制地梳理傳統 傳承東方文化之韻

潘冉

名谷設計機構創辦人

梧桐學社創辦人

東南大學客座教授

國際室內建築師聯盟成員(IFI)

南京室內設計學會青年設計師分會會長

老門東歷史街區評審委員會設計顧問

潘冉先生從傳統築造功法到藝術領域與建築的內在聯絡出發,完整清晰的認知設計學脈絡與設計踐行的高度統一,被譽為當代建築室內設計東方精神推動與踐行之代表人物。代表作:來院、小東園、竹裡館等作品中透出的人文氣息,暗藏人與自然的內在關係,並喜從江南文人墨客的精緻生活態度中,解讀空間美學與哲思。其團隊嚴實的訓練與15年精英客群執業經驗;造就其事務所成為中國當代最具設計統合能力的設計團隊之一。

【獎項及榮譽】

德國Red Dot Award紅點設計獎

德國WAF世界建築節獎&INSIDE世界室內設計獎

入選美國建築設計獎American Architecture Prize年度設計公司

臺灣TID室內設計大獎

香港《Perspective雜誌》頒發的40under40亞洲室內設計卓越設計師獎

英國Andrew Martin國際室內設計師獎

義大利A Design Award設計獎 建築類“金獎”&室內設計類“金獎”

美國IDA國際設計賽事建築類和室內設計類特別提名、銀獎、銅獎

倫敦設計獎London Design Award

日本JCD Design Award全球100. 銀獎

《精品家居雜誌》 BEST100 AWARD中國最佳空間設計大獎

APIDA香港亞太區室內設計大獎

第十四屆現代裝飾國際傳媒獎-年度餐飲空間大獎

以下是對潘冉先生的訪談實錄>>>>>>

從搖滾份子到設計好手

您本身是學建築的,卻從事著室內設計,能和我們聊聊您的設計成長經歷嗎?建築學知識對室內設計有無影響?

【潘冉】上學時母校建築系共有城規、建築學和環境藝術幾個專業。在大學前三年這幾個專業理論課程基本相同,整個年級更類似於一個大班級,只是在最後畢業階段針對不同專業的方向課程會進行相應調整,加上母校的教育體系非常的系統、完整,所以原則上這種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應該具備適應以上三種專業工作的能力。

潘冉:剋制地梳理傳統 傳承東方文化之韻 第2張

潘冉作品:《竹裡館》

潘冉:剋制地梳理傳統 傳承東方文化之韻 第3張

潘冉作品:《竹裡館》

潘冉:剋制地梳理傳統 傳承東方文化之韻 第4張

潘冉作品:《竹裡館》

但令人慚愧的是,自大一開始,我就在校外租了房子玩搖滾,大學幾年幾乎沒有認真上課,夢想音樂上能有所發展,但最後還是兜兜轉轉回歸本專業,內心一度非常迷惘。臨近畢業,家人幫我在南京找了一份工作,因為這份工作來了南京,也因為這份工作開始接觸室內的專案,認真鑽研一下發現挺有意思,同時也受到了很多前輩的鼓勵和認可,便一直做了下去。

讓我困惑的是,為什麼大家總認為建築學和室內設計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塑造一個完整的空間形態,建築內、外應該在同一個邏輯關係下進行。建築設計本身就包含室內設計部分,室內設計可以理解為建築設計的進一步深化、延展。建築學知識,就是室內設計知識。小到傢俱桌椅,大到建築規劃,設計公理可以通用。

潘冉:剋制地梳理傳統 傳承東方文化之韻 第5張

潘冉作品:《竹裡館》

  

潘冉:剋制地梳理傳統 傳承東方文化之韻 第6張

潘冉

您有什麼樣的設計理念?在您看來,“好設計”有什麼樣的評判標準?

【潘冉】我們總說建築作為人類抵禦天敵的工具,誕生伊始就註定了它的反自然屬性。因此我時刻提醒自己,在設計的時候要摒棄譁眾取寵的技法,報之以更謙遜的態度。個人而言特別欣賞“受自然恩惠,但求平等,不欲矚目”的空間性格,在設計時會相對較關注“剋制”與“梳理”兩個方面。美好的事物有很多,優秀的表現手法有多種,好與不好,先看與自然是否契合,對環境有無貢獻,再考慮其表達出的內容、運用的技法。關鍵還是看“合適”二字。

潘冉:剋制地梳理傳統 傳承東方文化之韻 第7張

潘冉作品:《來院》

  從傳統東方到文化並蓄

近年來,一些國際設計大師也運用中國元素,他們的表現和中國設計師的表現有什麼不同?是否夠“中國味”?而你心中的“中國味”是怎樣的?

【潘冉】中國味不應該與中國元素劃等號。中國味需要滿足的不僅是表象物質,更需要設計來源自傳統人文的精神核心,反應出中國特有的文化品格。相對於國外設計師,本土設計師骨子裡流淌著東方血液,與生俱來的生活方式和美學觀念,使其可能更容易達成精神層面認知上的共鳴與契合。但這並不能說明本土設計師就具有絕對優勢,不管來自何方,想駕馭中國風格都必須從研習東方文化入手,瞭解中國的歷史文脈,深入探索中式的生活方式和美學體系,才有可能塑造出具有中國精神氣質的空間。

潘冉:剋制地梳理傳統 傳承東方文化之韻 第8張

潘冉作品:《來院》

您認為設計師應該如何平衡商業訴求和藝術創意,結合點在哪裡?許多設計師都尊崇“修舊如舊”,您卻說這是“對時代的抄襲”,為什麼呢?

【潘冉】設計過程存在藝術創作的部分,但是設計作品不能完全等同於藝術作品,在解決美學問題的之前,必須要解決功能問題,體現空間價值。不同於藝術作品,一個單純抒發設計師內心而不被世人接受的作品,沒有人會有足夠的耐心給予它幾十年、上百年的時間用來等待被人理解。設計師需要秉持細緻入微、善意體貼的心態先去理解甲方意圖、使用者特性,再有限地注入自我表達的部分,使之達到平衡。

隨著歷史演變發展,我們國家歷史上各個朝代基於不同的時代特性都具有不同的特點,在建築構造、室內陳設和藝術作品上都呈現出很大的區別。假設“修舊如舊”看法成立,那麼哪一個朝代先人的精神思想和行為方式能完全和現代人吻合呢?哪一個朝代的設計風格能夠為當代設計套用呢?完全翻舊拷貝這種做法,隱晦而言就是“對傳統文化的致敬”,赤裸些也可以理解為“對時代的抄襲”。設計師不應該滿足於生產贗品擺設,在傳統基礎上進行創新才是對當代社會的貢獻。

潘冉:剋制地梳理傳統 傳承東方文化之韻 第9張

潘冉作品:《來院》

很多設計師都以多變的的設計風格為特點,而您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傳統中式風,是否有想過改變呢?

【潘冉】我們承接的專案型別非常多樣,包括餐飲商業、精品酒店、房產銷售中心、樣板單元等等。在選擇業主時也會側重什麼特定型別,只要是有想法有追求、志同道合,都會全力為其呈現不同型別的最優質的作品。

潘冉:剋制地梳理傳統 傳承東方文化之韻 第10張

潘冉作品:《桔子水晶酒店》

一直以來我們的設計作品都在呈現多樣化。直到2010年後,接連投入一系列歷史街區的修復重建工作中時,在此類揹負有社會歷史責任的專案中,我們學會讓自己平靜下來,一邊學習古人的精華,一邊解讀當代的行為方式,敬畏傳統同時嘗試先鋒,專案完成後受到較多的關注熱議,導致大家比較容易第一印象中將名谷和中式標籤緊密聯絡起來。大眾輿論對於此類設計的關注恰恰表明了我們國家經歷文化斷層之後,社會對於文脈溯源的渴望,目前也是我自身的興趣點之一。至於設計風格什麼時候改變,怎麼改變,一來要看專案情況與周圍大環境的契合,二來要看介時心境,不作強求。

潘冉:剋制地梳理傳統 傳承東方文化之韻 第11張

潘冉作品:《桔子水晶酒店》

傳統文化深厚的中國,它的國際化應該是怎樣的?“將科技與先鋒藝術納入設計體系”是否是一個突破口?

【潘冉】所謂“國際化”其實存在不確定性,某種程度上甚至取決於其他型別文化的接納程度。這是繼承發展傳統文化產生的必然結果,而不是目的。近幾十年,中國的傳統文化一直處於一種被漠視甚至被批判的尷尬境地,這種情況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我們對外來文化的接納與對本土文化的疏離,包括大學教育也大面積採用西方的教學體系教授西方的建造技術。當世界認同東方文化的巨大魅力後,我們才產生文化危機感開始反思。

潘冉:剋制地梳理傳統 傳承東方文化之韻 第12張

潘冉作品:《桔子水晶酒店》

繼承傳統文化,我們首先需要對傳統文化進行解讀,理解其中最精髓的部分,找尋到傳統文化與當代審美之間的共性。只有結合時代特性加以傳承發展,傳統文化才具備長久的生命力。“將科技與先鋒藝術納入設計體系”指的就是基於這個基礎上的創新部分。

從設計師到生活家

潘冉:剋制地梳理傳統 傳承東方文化之韻 第13張

潘冉

作為南京的知名設計師,可以跟我們分析一下南京設計界的發展現狀嗎?

【潘冉】南京有優秀的設計師群體和非常專業的媒體,與其他城市相比,南京設計圈的氛圍一直比較低調,總體缺少頻繁的大面積交流,只有一些小的圈子會進行有限範圍內的討論。這幾年我們一直嘗試努力促進設計師城市間的交流。邀請外地優秀的設計友人來南京演講,同時組織本地設計師去杭州、福州等城市進行學術對話。相信隨著活動的開展和資訊的進一步開放,配合媒體的持續介入,今後類似的活動會越做越廣,南京的設計業總體水平也會隨之進一步提升。

潘冉:剋制地梳理傳統 傳承東方文化之韻 第14張

潘冉作品:《紅公館》

最近在忙什麼專案?會有什麼新鮮有趣的概念帶給大家?

【潘冉】十月份開始,我們會有一些地產類作品陸續建成。設計中,我們一直堅持“空間—陳設—燈光”三位一體的設計模式,力求將空間完整表達。同時尋找更經濟環保的物料、更實在的成本去打造空間,在滿足的功能的前提下,將設計美學化、情感化,希望完成後能與使用者產生積極的情感互動,使建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心身歸宿。

潘冉:剋制地梳理傳統 傳承東方文化之韻 第15張

潘冉作品:《紅公館》

近年來,您陸續獲得不少國際級設計大獎,對此有什麼感受?接下來還有什麼獎項是您的目標?

【潘冉】這些獎項是設計團隊持之以恆努力得到的回報,是這十餘年設計之路的見證。感恩自己的設計能得到廣泛理解和認可,這為我們走的更久更遠提供了充足的動力和信心。接下來參加什麼獎項,重點看有沒有合適的專案參與評比,具體的獎專案標暫時還沒有考慮。

潘冉:剋制地梳理傳統 傳承東方文化之韻 第16張

潘冉作品:《紅公館》

工作之餘您有什麼愛好?對於您來說,什麼樣的生活狀態最為理想?

【潘冉】平日裡經常和藝術家交流,賞花、品茶、古琴和書法都是我的愛好。藝術為設計提供養分,也幫助我在困頓時將注意力轉移,從困局中抽離。隨著視角轉移、心境變化,很多時候很多問題忽然之間也許就有了答案。

有書看,有茶品,有設計做,這樣的生活狀態已然理想。

潘冉:剋制地梳理傳統 傳承東方文化之韻 第17張

潘冉作品:《紅公館》

【採訪手記】

潘冉:剋制地梳理傳統 傳承東方文化之韻 第18張

潘冉

毋庸置疑的是,潘冉深愛著中國傳統文化。他對傳統文化的愛是剋制的,“受自然恩惠,但求平等,不欲矚目”,以平和的姿態對待過去和現在。盛行東方風格的今天,東西方設計師都在以自己對東方文化的體驗應運而生出許多作品,傳統文化的根源和精髓也正被諸多優秀的設計師傳承和創新。作為80後設計師,在投入一系列歷史街區的改造後,潘冉發現了古人對生活上善若水的態度是珍貴的精神財產,從而深刻影響著潘冉,也影響著當代的東方設計。(撰文/ 陳靖雯)

更多視訊與精彩內容,請點選專題:設計會客廳-潘冉先生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