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周平:住在衚衕裡的城市理想家

安居社 人氣:5.13K

日籍設計師青山周平長著一張偶像派的臉,卻是不折不扣的實力派。因為在《夢想改造家》裡逆天改造衚衕老房成為焦點人物,可他在意的並不僅限於改善某個家庭的生活,而是對城市居住空間的思考。

“家”是青山周平設計理念的核心,但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所謂“幾室幾廳”的概念——事實上這位設計過無數好房子的建築師,至今沒有房產,和太太住在北京老胡同大雜院的出租屋裡。在他看來,家可以在城市中無限延伸,這一理念也貫徹在他的生活及作品中。沒有書架的書店、像家一樣的傢俱店、共享到極致的青年社群……他的設計充滿探索精神,又極具人文關懷。(採訪/Pepper 圖片提供/青山周平 品牌鳴謝/美的中央空調)

【設計師簡介】

青山周平:住在衚衕裡的城市理想家

青山周平(Aoyama/Shuhei)

主要職務:

B.L.U.E.建築設計事務所 創始合夥人、主持建築師

北方工業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講師

個人經歷:

1980年出生於日本廣島縣

2003年畢業於大阪大學

2005年獲得東京大學碩士學位,現於清華大學建築專業攻讀博士學位

2005-2012年間工作於SAKO建築設計工社,在“塘沽遠洋國際國小校”專案中任主設計師

2008年曾獲得日本商業空間協會設計大獎賽銀獎

2012 年應邀成為北方工業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講師

2014年於北京創立了B.L.U.E.建築設計事務所

2016年被評為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年度中國室內設計十大新銳人物、40 UNDER 40中國設計傑出青年(2016-2017)

主要作品:

南鑼鼓巷大雜院住宅改造(獲得2016年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獎銀獎)

燈市口L形之家(獲得2016年金堂獎年度最佳住宅公寓設計 )

失物招領傢俱體驗店

house vision理想家 400盒子的社群城市

原麥山丘(西單店、望京店、富力城店、華貿店)

關注更多請點選:設計師俱樂部@青山周平主頁

關於B.L.U.E.:

青山周平:住在衚衕裡的城市理想家 第2張

2014年,青山周平和太太藤井洋子成立了自己的建築設計事務所:B.L.U.E.(Beijing Laboratroy Urban Enviroment),直譯為中文便是:“北京城市環境研究所”。之所以這樣命名,是因為“雖然目前也有其他城市和國際的專案,甚至這樣的外地專案會越來越多,但希望我的設計始終以北京這座城市的思考為出發點,並保持探索精神和前瞻性。”

【採訪現場】 

(一)

關於成名作:改善的是兩家人的生活,探索的是舊城改造的新視角

青山周平在微博擁有25萬粉絲,就設計師而言,這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如此的高人氣,很大程度源於一檔家裝真人秀《夢想改造家》。2015年和2016年,青山周平接受節目組邀請,完成了兩個北京胡同老百姓的房屋改造(南鑼鼓巷大雜院改造和燈市口L型之家改造),一炮而紅。他的設計,被贊為是“逆天”。

青山周平:住在衚衕裡的城市理想家 第3張

南鑼鼓巷大雜院改造 /3.1平小戶/ 2015

在2015年的南鑼鼓巷大雜院改造裡,3.1平的雜物房,改成了兼具廚房和餐廳的空間,最多可供8人同時用餐,外觀也從髒亂差變身為院子裡的明媚風景;3.7平的臨街小屋,可以根據需求,用作餐廳、書房、臥室或商鋪。

青山周平:住在衚衕裡的城市理想家 第4張

南鑼鼓巷大雜院改造/ 3.7平小戶 / 2015

這還僅僅是改造過程中解決鄰里問題的“加戲”,真正的委託人其實是院子裡的另一戶人家胖大嬸, 在青山周平的巧思下,三代同堂擠住於35平的一家五口,第一次擁有了各自獨立的起居空間,藏匿於空間各處的大小收納櫃,為原本無處安放的雜物找到了“家”。

青山周平:住在衚衕裡的城市理想家 第5張

南鑼鼓巷大雜院改造 /35平大戶 / 2015

為老房重煥活力的同時,青山周平不忘保留這個家最珍貴的核心——家人共處的親密感:儘量不用門製造人為隔斷,而是用簾子和斷層作為空間的分割槽;樓下在談天說地,樓上既可以安靜地看書喝茶,願意的話也能從半開放的書房裡接兩句俏皮話;共享美食的時刻再也不用為廚房的油煙入侵而掃興,但巧妙的推拉式傳菜口讓做菜的人和吃飯的人產生了趣味的互動……

家庭成員之間那種密切的關係是家庭生活很有魅力的地方。所以這次改造我也不想讓家庭成員間的這種親密感失去,另一方面也需要給每個人獨立的空間。所以最基本的想法就是給每個成員提供相對來講獨立的生活空間,但同時在細節上保留人與人交流的機會。”青山周平如是說。

參加這檔節目的設計師,各個都是行業翹楚,青山周平之所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除了出色的專業能力,也因為他的親和與體貼。

青山周平:住在衚衕裡的城市理想家 第6張

在改造現場的青山周平

兩次參加改造,他都提出和屋主同吃同住24小時的“過分”要求。他認為自己雖然已經在北京生活了十年以上,但畢竟是外籍人士,並不瞭解當地家庭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細節,同住是設計專案所必須的前期調研。

在憋悶的廚房體驗油煙的嗆鼻,在簡陋的衛生間遭遇洗澡的尷尬,在逼仄的臥室感受入眠的困難……觀眾看到了青山周平沒有架子平易近人的可愛,青山周平看到了屋主的動線軌跡和需求痛點:“雖然他們原來的生活看起來很不方便,因為是三代5個人擠在那麼小的空間,但是同時感覺到他們家庭生活裡密切的交流很有魅力。這是大體感覺上,細節上可能是發現洗澡時沒有更衣間等不方便的地方,這些是如果不在他們家洗澡的話沒有體驗到的東西。”(南鑼鼓巷大雜院改造)。

青山周平:住在衚衕裡的城市理想家 第7張

燈市口L型之家改造 /2016

就連鄰居日常的串門,也逃不過青山周平的敏銳觀察,化為設計裡的神來之筆:“設計中引入了衚衕的概念,整個空間像是衚衕街道的延伸,是一個可以穿行的連續空間。這個想法源於我去他們家做客時的親⾝身經歷。我們在客廳的時候,鄰居沒有敲門就突然直接從後門走進到客廳和我們坐在一起聊天,像來到自己的家一樣。這樣的體驗讓我感到這個家不是一個普通的封閉的房子,而是屬於城市空間的一部分。他們的生活也是衚衕生活的一部分。”(燈市口L型之家改造)

有段時間網路盛傳“設計師的好作品被屋主糟蹋”的話題,南鑼鼓巷的改造赫然在列。因為主人習慣和客觀原因的影響,節目中呈現的驚豔設計在現實中未得到善用,引起網友激烈討論。對此他的態度反而很開放。

他認為設計一方面是為了解決業主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為了表達設計師的態度,空間的狀態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發生改變,不應執著於固守當下某一刻的設計效果,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應該被尊重。

在此之前,他還在微博上為被網友責難的鄰居夫婦辯解:“他們本來要求沒有那麼多,後來我們設計中加了很多功能。為了節目效果更好,他們在節目裡提出了很多功能。他們是很親切的年輕夫婦,已經成為好朋友了。所以請不要再在這個問題上討論,一起討論改造後效果就好。

電視節目的熱播讓青山周平的知名度大大提升,但也因為電視節目的關係,不少人誤以為青山周平是一位室內設計師,紛紛要求他來為自己的家做設計。而事實上,B.L.U.E.鮮有私人住宅的專案,對於青山周平而言,單純的從個人需求出發,或者只停留在好不好看的專案,並不是他希望專注的設計方向,他在設計中思考的更多的是人與自然、城市、社會之間的相互關係。

對他來說,兩次參與私人住宅改造,不僅僅是為了改善某戶人家居住條件本身,通過老胡同改造的具體實踐,令人重新審視北京老城區的改造,思考傳統建築與現代城市生活如何相融,這才是他接下專案的意義:“很多人認為,衚衕是有意思的生活的地方,但是衚衕空間跟現代生活有矛盾,生活上不方便。 我希望通過這次的改造案例,讓更多的人再認識衚衕的居住環境,讓衚衕變成更活躍的生活場所。

在他看來,如果老城區改造只依靠政府和開發商牽頭,因為拆遷、施工的成本疊加,重建後的造價會非常昂貴,令傳統建築成為奢侈品,設計上也僅僅保留一些傳統的外觀,內部的佈局規劃和建築原有的風貌大相徑庭,與這座城市的大部分居民的生活更是相距甚遠,這樣的做法實在有些遺憾。

而未來,民眾自發改造老舊房屋以適應現代生活需要的做法會越來越普遍,建築師應予以支援。目前B.L.U.E.在北京、蘇州等城市都有老城區改造的專案,他透露其中一個有趣的專案是“把北京某衚衕整個的院子改造成共享概念的膠囊酒店,順利的話2017年會完成”。

另外他認為,就北京的舊城改造而言,地下空間的利用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今年我們北京設計周的參與的專案是什剎海的院子改造,改造時整個院子都做了地下空間。這樣,北京的城市一方面保留原來的城市的風貌,也可以增加現代人需要的面積。”

  (二)

關於衚衕情結:衚衕的生活方式接近理想中的家的狀態

青山周平:住在衚衕裡的城市理想家 第8張

衚衕裡的青山周平

青山周平喜歡衚衕,即使回答了無數次關於衚衕的問題,他仍能興致勃勃地將衚衕之妙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在大學時代學習建築時,青山周平便對老北京的傳統四合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2005年從東京大學建築系碩士畢業以後,因為機緣巧合,他留在了北京工作。

剛來中國的青山周平,既不會講中文、也不具備獨立生活的技能,甚至連電費都不知道怎麼交,只能和同事一起住在和東京差不多的公寓裡,隨著中文越來越好、中國朋友越來越多,青山周平的北京生活也越來越地道。他開始嘗試著搬離公寓,來到真正的老北京胡同居住。

從觀察者到居住者,青山周平對衚衕的關注點也發生了變化:以前的他更多是對衚衕的建築結構感興趣,而身居其中,衚衕的環境狀態更令他著迷:“衚衕環境的決定因素不是說只有建築本身,而是由建築、衚衕、樹,等幾個因素合在一起實現一個比較舒適的環境的。這種感覺也是我住在衚衕裡後才意識到的。

在衚衕裡,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得前所未有地親密:鄰居家的小孩可以在他家玩耍,偶爾還會聞到隔壁的飯菜香味,這些在公寓時代視為打擾的居住體驗,因為衚衕特有的曖昧空間形態,竟成為一種別具人情味的相處方式。

由對衚衕生活的觀察出發,青山周平開始重新審視城市裡人與人的關係,也帶來了不少靈感的啟發:“對我來說家的概念不等於房子,衚衕裡的家面積不大,人們大部分活動都是在室外的衚衕進行的,這樣很多人的生活重疊在了一起,這種開放的狀態接近於我理想中的家的狀態。我認為的家應該是開放的,城市生活融入進家中,家的概念也延伸到城市空間裡,同時我理想中的家也應該是和自然融合的。

青山周平:住在衚衕裡的城市理想家 第9張

青山周平的家

青山周平現在的家位於南鑼鼓巷的大雜院裡,房子是租來的,面積只有40平米左右,由自己親手設計,但只是對房屋做了一些簡單的處理,全部裝修費用共花了10萬左右,大部分用在對生活必需的設施如衛生間、廚房的基建上,室內的裝飾簡單而剋制。

這樣樸素的生活方式,和人們想象裡,名設計師的生活相差甚遠,青山周平卻十分怡然自得。

在某次活動演講裡,他分享了自己如何將“小家”住成“大家”:廚房很小,但步行距離兩三分鐘的菜市場就能買到最新鮮的食材,這裡就是他的大冰箱;既然在附近的酒館食肆也能盡享各地美味的話,客廳沒有足夠的用餐空間也沒那麼重要了;家裡沒有書房的位置,但離家不遠的咖啡館也是一個安靜工作的好選擇……

人本過客無來處 ,處處無家處處家”青山周平這樣寫道, 配上了一張有趣的照片:一個赤膊男子呈大字狀躺在馬路中央,酣然入睡。

青山周平:住在衚衕裡的城市理想家 第10張

青山周平與“400盒子的社群城市”模型

2015年青山周平參與了由原研哉主持發起的“CHINA HOUSE VISION 2025”專案,探索未來10年中國的居住趨勢,他交出的作品正是基於對衚衕的觀察而衍生的共享生活模式。在這個名為“400盒子的社群城市”專案中,他設計了一個城市單身青年居住的共享社群模型。

不同於通常公寓住宅用實牆將房間隔開的做法,青山周平的設計把空間變成了像傢俱一樣的盒子,每個人根據自己的不同需求,自由將盒子組合為不同特色的房間,除去核心的睡眠隱私區域,其餘的盒子空間是對外開放的,大家可以共享各自的書房、餐桌、衣櫃……通過IC標籤實現個人財產的管理和查詢。

盒子底部裝有滾輪可以自由移動,給予居住者最大程度創造空間的自由:天氣晴好的時候可以把盒子推上屋頂,變成陽光房;大家合力將盒子拼在一起,就成了大型聚會的禮堂;通過移動盒子拓寬走道,甚至可以來場馬拉松……

這聽起來似乎有些超現實,但“現在已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共享社群、共享生活方式。我們現在已經不需要買車,有滴滴、優步;同樣有各種外賣的APP,那為什麼我們的生活、我們居住的地方還是這樣子?”青山周平問。

除了概念性的探索,青山周平在現實中的設計裡也融入了他對未來家的理解。

青山周平:住在衚衕裡的城市理想家 第11張

失物招領國子監店/ 2016

在“失物招領國子監店”的設計裡,他將售賣傢俱的場所變身為衚衕裡的家:進入大門便能看到一個小小的庭院,屋頂的天窗可以將陽光直透於空間的中心,有點像住宅裡的入戶花園,店鋪的左側是客廳,右側是廚房,一邊拐角處有一個聚餐喝茶的小空間,二樓則設計為書房和臥室。人們來到這裡,不僅僅是為了買點什麼,而可以是在這裡發呆、小憩、感受家的味道。

青山周平:住在衚衕裡的城市理想家 第12張

未讀書店/ 2016

“未讀書店”的設計則更為前衛大膽:這是一家24小時營業的書店,每週只售賣一本書,書店傳統的瀏覽查詢和收銀功能被放在了線上。接到委託人這樣的設定,青山周平在反覆思考後放棄了傳統的書架的形式,將整個空間處理得十分簡潔,只有18把可以旋轉的椅子和一面18個明信片投遞口的“資訊牆”。他認為書店是城市人生活的重要場所,這裡可以是共享知識的書房,也能成為人相遇和交流的客廳。

或許青山周平關於家的理念無法被所有人接受,但在房價持續高漲,城市資源日益緊張的當下,他的設計,令人觸控到了家的更多可能。

  (三)

關於日常:設計不是工作,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青山周平:住在衚衕裡的城市理想家 第13張

青山周平在工作室裡

青山周平的事務所B.L.U.E.還有個詩意的中文譯名:“步麓” 。寓意舉步于山腳。這既與青山周平的名字契合,也代表了他對當下狀態的解讀,他覺得自己的設計生涯正剛剛開啟,未來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

“步履不停”正是青山周平的貼切寫照。

如果沒有活動或授課,他的一日通常這樣度過:早上九點前起,天氣好的時候就騎電單車上班,大約會在路上花費半小時左右,邊騎車邊觀察城市和城市的生活——對他來說,對周遭環境保持敏銳的觀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上午十點到晚上八點是他集中處理對外事務的時段,比如和同事討論方案、勘查工地、和材料商開會等等。八點以後同事陸續離開公司,他才有機會靜下來思考自己的設計,往往會持續工作到凌晨兩、三點才回家。週末也沒有什麼節假日的概念,常常選擇在工作室度過。

他笑言因為事業剛起步,可能還沒有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大部分時間都給了工作,和太太也是處理工作事務的時間更多,沒有什麼私人生活的感覺,但也並不覺得痛苦:“對我來講設計不是工作嘛,我一直沒有覺得設計是工作。設計是生活的一部分,既是工作也是愛好。”。

大學時期青山周平曾休學一年旅行遊歷亞歐大陸,現在因為太忙,私人性質的旅行已經很難了。出於工作原因他經常會去中國的各個城市,對他來講,“雖然是工作的出差,但也是有點像旅遊。所以跟出差結合在一起,看中國各地不同的地方是可以說一種業餘生活吧。

如果不考慮現實因素(時間、金錢等)的話,他最想去的旅行地點是紐約,因為“紐約是世界創意的中心之一,其他的主要的創意城市都去了,唯一沒有去的是紐約,所以很想去。

作為設計師的青山周平很嚴謹,但作為老闆的青山周平又十分老好人:“我也知道很多建築師是更嚴格的,比如說,就是一定是這樣,一定是那樣,而其實我是更隨性更開放的。”比起規章制度的硬性規定,他更傾向於員工的自我約束,但也坦率承認“有時候也很難,自己覺得也是一個我的缺點吧,但是這個是我的性格,很難改變”。問及對下屬是否有不允許犯錯的的底線時,他有些意外,思索後表示“目前沒有”。

目前B.L.U.E.有20位左右成員,職務都是設計師。青山周平覺得B.L.U.E.只是一個小工作室,未來團隊裡的大部分人未來都會成立自己的事務所,所以希望每位成員都具有獨立處理工作的能力,所以會盡可能地讓他們參與到設計的每個環節中去。

雖然他知道不少設計公司並不讓設計師清楚專案的設計費用,但是他希望自己的工作夥伴知曉,原因是“所有的設計師,他負責自己的專案的時候,可以當自己的作品,或者當自己的工作,而不像是在公司裡面就負責一個小部分的概念。

隨著B.L.U.E.業務發展,希望加入的設計師也不斷增加,除了作品是否體現專業水準外,是否善於溝通和應對問題,也是青山周平在挑選團隊成員時非常看重的標準。

青山周平還有一個身份是北方工業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講師,目前正在帶三年級。作為老師的他,認為建築專業的學生最需要具備的素質是思考的能力,雖然中國的建築學教育更偏向實際,但在學生階段,思考十分重要。通過思考發現問題關鍵點、尋找靈感、並多動手做模型進行反覆揣摩,靈感的想象空間也會因為多次嘗試變得越來越多。

(四)

關於居住的建議:我們需要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生活

青山周平:住在衚衕裡的城市理想家 第14張

青山周平家的貓

不做房奴的青山周平,卻是貓奴一枚,愛貓Cino長得十分霸氣,舉手投足儼然一副正主模樣,連他自己都幽嘆:“這(南鑼鼓巷的房子)是它(Cino)的家……

養貓除了因為喵星人性格獨立,不需要太過於依賴與人接觸這個原因之外,觀察貓的生活也可以為他思考家的形態帶來啟發:“貓的生活很自由,隨著空間中最舒服的位置的變化,貓的生活方式也會變化,而人的生活卻相對而言更固定,無論四季或早晚都在同一個地方吃飯、睡覺……這些方面可以向貓學習。

在他看來,家的形態不應該是僵化的,比如很多過去的中國的房子往往主臥很大,而且是整個房屋光照最好的空間,但實際對這個空間的利用又並不高,雖然並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但習慣性地覺得房子就應該這樣佈置,觀念的陳舊造成了空間的浪費。

青山周平擅於在日常中捕捉吉光片羽。一位佇立於視窗的中年婦女,邊端著飯碗邊眺望街景,旁人只道是再尋常不過的生活瑣事,他卻覺得很有意思:“我覺得人的生活應該是這樣自由的。她這樣吃飯一定是很開心,很舒服。我們的生活方式本來是跟兩室一廳,三室一廳這種戶型沒有關係。 ”他在自己的微博上這樣寫道。

他建議,當房子面積並不大的時候,不如先把固定的概念都先拋掉,“先從空白的地方開始,到底我需要什麼?我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拋開套路,基於真實需求出發對家進行規劃,是針對小空間的非常重要的居住思路。

【美的中央空調特約Q&A】

怎樣看待空氣質量和居住空間的關係的呢?

【青山周平】採光、空氣的流通,這是我們設計師很重視的地方,拿“燈市口L型之家改造”來舉例的話,因為北京胡同的房子其實很潮溼,通風不夠,而且開窗的面積不是很大,所以對我來講,改造這個房子最關注的,就是採光和通風,通過增加⼏處不同形式的天窗以及對立面的改造, 原來陰暗潮溼的房子變成了明亮通透充滿陽光的家。

可能之前老百姓對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並沒有特別關注,但現在隨著大家對生活品質要求的提升和城市環境的惡化,對中國家庭來說,如何選擇合適的空調產品,變成了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省空間、避免空調病、過濾霧霾都是消費者非常關注的空調功能,作為專業人士,您對消費者選擇空調產品有什麼建議呢?

 【青山周平】我覺得普通家庭在選擇空調產品的時候,要綜合考慮自己家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比如有些空間不是是很寬敞的家庭,卻在房間裡擺放一個很大的櫃式空調,位置擺放也不是很合理,風格上看起來也很突兀。這種情況下就可以考慮採用中央空調。

除了節約空間以外,中央空調的氣流迴圈更合理,室內溫度更均勻,不僅能避免空調病,跟室內的風格也比較容易融合,而且現在中央空調也有針對不同空間的產品,而不是之前大家想象的只有大房子或者是大商場才能用,可以多比較,多瞭解,從而選擇到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另外現在對大家對霧霾談論比較多,對老百姓而言可能當下最現實的就是如何有效的保護自己,大家在挑選產品的時候可以多留意推出空氣淨化功能的產品,就中央空調而言,如果有空氣淨化的功能,結合省空間、出風均勻的優點來考慮,會是一個比較理想的選擇。

隨著現在中國人對居住品質要求的提升,市場上推出新概念的產品速度也非常快,可能消費者面對新產品的時候會出現兩個極端,一種是不信任新技術,不願意嘗試;一種是盲目的去跟風。舉一個具體的例子:空氣能熱水器,這個概念對普通家庭消費者來說可能就是一個新概念產品,作為設計師的您,有沒有一些好的支招,幫助消費者判斷這個產品是否適合自己呢?

【青山周平】我覺得和十年前我來中國時相比,現在的中國人的消費觀越來越理性,也更加的開放,很多十年前無法接受的產品、理念,現在也慢慢被大家所接受。

空氣能熱水器作為一種比較新的熱水器產品。和傳統的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相比,它在省電、安全、舒適度方面都有自己的優勢,我覺得市場上能多一種這樣新型別的熱水器產品,對於消費者來說是一種好事。

其實消費也是一種學習,面對新產品的時候,可以抱著先了解看看的態度,大概明白了這個產品是什麼回事,適不適合自己也就知道了。我相信只要是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好產品,一定會被市場所接受。

青山周平:住在衚衕裡的城市理想家 第15張

 掃描二維碼,瞭解更多美的中央空調資訊

【採訪手記】

青山周平:住在衚衕裡的城市理想家 第16張

和中文造詣堪稱十級的青山老師交流,完全沒有任何語言障礙,他也笑言:“除了母語之外最流利的應該就是中文了,英文也還好,但最近有時候用英文和別人交流也會冒出幾句中文來,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無論是閒話家常還是陳述觀點,青山都不疾不徐,娓娓道來。氣質溫潤性格平和的他,既有隨遇而安的淡然,又總對周遭保持著敏銳的好奇心和新鮮感。

採訪當日北京天氣晴好,湛藍天空與一身藍衣的青山十分相襯——“我還是挺喜歡藍色的,因為我的名字裡也有一個青嘛,這也是藍色的意思”。問及是否會因為現在越來越嚴重的霧霾問題離開北京,他大笑然後搖頭表示不會。生於“中國”(青山的家鄉廣島位於日本的中國地區)的他,機緣巧合下又來到中國北京開啟事業。在這裡,他成了家,並藉由對周遭環境的感悟,用設計重新審視家的意義。青山周平與北京,來日方長。

本文內容由“中國時尚家居領先者”本站獨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