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安居社 人氣:5.57K

近來,熱搜關鍵詞除“北京國際設計周”之外,還有“衚衕”深入人心,幸運的是,在“北京國際設計周天橋藝生活分會場”,你可以同時捕捉到設計與文化這兩者在衚衕日常中的存在。隨著國慶十一假期臨近,建議尚未做安排的朋友不妨到“天橋憶巷 衚衕序列”,好玩兒有趣是一方面,站在生活方式變革的節點眺望未來,體驗新舊時代的變化,從而思考當下社會中我們所處的位置,也許會讓假日時光變得意義非凡。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2張

“天橋”又名“天子之橋”,是清明時期帝王祭告天壇路經之地,翻開它,方圓天地,街巷物語歷歷在目。這裡既是千年來百姓文化生活的印記,又是歷經璀與璨滄桑的南城記憶。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3張

走進這片地域的人,都能感受到建築與人,建築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是如此微妙。天橋衚衕這種有機而獨特的半生態環境,不僅從建築圖紙上反映出中國獨有的歷史文脈,還通過光照,空氣,植物,讓日常生活變得立體,可以真實感知。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4張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5張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6張

至於“天橋”與“北京”的關係,如果你去到“北京國際設計周天橋藝生活分會場”的展覽現場,你會讀到下面這兩句話:

天橋,對於熟悉北京的人來說是一個古老的故事。對於不熟悉北京的人來說是一本歷史書。

--摘自天橋藝生活總策展人吳文一自述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7張

古人云 “酒旗戲鼓天橋市,多少遊人不憶家”,可見古代 “天橋” 地段的繁華程度完全不亞於今日的 “太古裡” 。很多人時隔經年再回到天橋街巷時都會感言,這十幾年來一景一物竟沒有絲毫變化。“天橋” 作為時間的載體,也是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黃面板、黑頭髮,從出生就被繼承了五千年曆史的文化血統,保護“衚衕”不止是責任,更是一種情感的延續。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8張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9張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10張

將創新的生活方式帶進古老的歷史街區,正如“天橋藝生活” 板塊創意總監、著名建築師吳文一闡述在介紹會上闡述的那樣,“今日的“天橋”需要重新整理一個概念,今天我們講的文創社群不再是過去的創意園區。文創社群首先看重創意的價值導向,其次看重社群生活、日常生活的營造。經歷了二十多年的高速發展,我們終於意識到了一個高品質的日常生活才是我們真正的追求。” 與此同時,“天橋” 也將持包容性的態度迎接各國友人,無論你來居住或是工作,只要此刻你在北京,就是今天北京生活的見證者。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11張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12張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13張

我曾經在為時不長的設計經歷中,遇見過為數不多的外籍訪華設計師。令我感到有趣的是,他們似乎都對 “衚衕裡的生活” 情有獨鍾。經由《夢想改造家》圈粉無數的暖男建築師青山周平自不必我介紹,日本國寶級建築師隈研吾也是眾所皆知。來自荷蘭的建築師Winy Maas,瑞典建築師Max Gerthel,和擁有俄羅斯和模里西斯雙重國籍的工業設計師Andreas Ivan,他們也都曾在狹窄的北京胡同中工作、或生活。尤其是我的好朋友Andreas,每次聽他用那不怎麼流利的中文談起“Hu Tong”,眼睛裡閃著光,如今Andreas已經換過好幾個“衚衕”裡的工作室,我猜他簡直“愛死了”在衚衕裡生活的狀態。如果你有機會在“天橋藝巷”裡偶遇一個外國人,就跟他聊聊 “衚衕生活” 感受吧,相信你也會驚訝於他們內心對中國文化飽含的個番滋味。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14張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15張

當一個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和尊重,發自內心流露出來,這是最能喚起我們對文化傳統的感知與自省的時刻,中國人對衚衕的感情自然更加深厚。國際知名設計師馬巖鬆,張永和,朱小地,胡如珊等一度傾力打造老胡同裡的院落式創意辦公環境。本次設計週上,天橋盛世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北京科藝文創、米蘭中歐創新中心共同簽署了理想家文創社群研究院落戶天橋演藝區的戰略合作協議,這標誌著第一個以“在地設計、在地創新”為宗旨的專業文創機構在普通社群落地、紮根。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16張

吳文一,周宇舫,陶磊,李永明,郭亞楠,史洋,韓文強,車飛,章雪峰,唐康碩,張淼多位經驗豐富的建築師合作,對衚衕中10個小空間進行更新改造,為該區域內的居民搭建“半共享” 式生活空間,為老胡同注入了新的日常與活力。如果你十一期間去衚衕序列,3個完成改造空間可以讓你一飽眼福,至於剩餘建設中的空間,社群衚衕更新改造實踐計劃,將在北京國際設計周結束後也一如既往地持續下去。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17張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18張

生活不會像展覽曇花一現,當衚衕文化生活遇見有豐富社群改造經驗的設計師,一種全新的城市更新方法及公共空間模式,將帶來怎樣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我們拭目以待。

北京國際設計周 | 天橋憶巷 - 社群改造實踐專案一覽

讓人大跌眼鏡的共享思維,新鮮有趣兒的對外功能,就連每個改造空間的名字都有不少來歷,讓我們來看看設計師都在衚衕裡做些什麼?

1號空間 喇叭房

人流密集留學路40號是衚衕區難得的公共空間,同時也是街坊鄰里日常生活最重要的交往空間。CU Office 將其改造成社群資訊諮詢服務和社群文化展示空間。建築平面做成一個喇叭狀外觀,故名為“喇叭房”。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19張

2號空間 溜邊兒

留學路46號位於商業為主的繁忙街道上,LD Studio 將其改造成為社群傳統美食空間,空間名稱“溜邊兒”正來源於火鍋飲食文化用語。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20張

3號空間 天景屋

趙錐子衚衕75號,Archstudio 將其改造成兼具社群圖書館和活動議事功能的空間。由於公共活動空間,建築應儘量開放,建築師在保留原來屋頂天窗前提下植入兩個天窗,納入光影天景,內部人的感官與大樹產生關係,想必“天景屋”一名由此而來。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21張

4號空間 一間院

趙錐子衚衕108號位於衚衕中分支死衚衕內部,CU Office 將其改造成藝術家服務空間,如何利用狹小的空間變成整改設計的出發點,建築師將三間房不再加上一個院子變成了一個整體,故此名為“一間院”。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22張

5號空間 一刻堂

趙錐子衚衕82號,MAT將其改造成社群管理站,社群資訊諮詢服務。不改動原有建築結構和門窗位置的前提下,建築師通過空間邏輯整理和外立面窗臺的功能化改造,讓小課堂以一個開放的姿態面對社群,也希望能夠將小課堂學習行為蔓延到衚衕中。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23張

6號空間 生息堂

趙錐子衚衕72號,原建築為兩戶,採光通風不良。A9 Studio 後打通中間隔牆,封閉了東側入戶門,將其改造成醫療衛生服務空間,供社群居民“休養生息”。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24張

7號空間 萬花筒

趙錐子衚衕58,60號,TAOA將其改造為社群故事匯和棋藝書畫室。在不改動建築本身建構以及外部立面狀態下,內部空間從地面延伸至頂部三個不規則四面倒錐形發光天井,從而形成了一個寄生在原有建築內部的新空間,大概是因此被命名為“萬花筒”吧。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25張

8號空間 5號浴室

坐落於鷂兒衚衕5號,LD Studio將其改造為社群管理式淋浴間和洗衣房。新的外立面增加了新構造的雨棚部分,使其具備當代風格元素,而主體建築的保留是對街區發展歷史的尊敬和保護。四個連排建築聯結成,內部空間重新規劃,“老瓶新釀”是建築師對浴室的定位體現。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26張

9號空間 共享小廚

鋪陳市衚衕61號,Hypersity將其改造成為社群共享廚房。內部主體結構全部保留,剔除影響消防和視線的高矮牆,加寬部分元素作為出軌,增加必要的排水排煙等廚房設施。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27張

10號空間 九灣兒

校尉營衚衕34號,MAT將其改造後變成社群棋藝書畫室。建築師通過一個植入的翻折空間作為動線引導,將內部空間分成兩部分,入口小空間為手工作坊,供平時手工、閱讀、棋牌、學習之用;裡側大一點的空間為活動室,提供演示、表演、書畫等靈活使用功能。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28張

十一去哪最接地氣兒?在天橋遇見衚衕裡的設計師 第29張

撰文:Cathy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