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戛迪獎”陳設藝術設計頒獎會名人訪談

安居社 人氣:1.97W

3月18日,由廣東省陳設藝術協會主辦,主題為“無界-空間陳設藝術之美”的第二屆“戛迪獎”陳設藝術設計邀請賽頒獎大會在東莞舉行,400多名出色的空間設計師從全國10多個城市趕來出席會場,論壇特邀嘉賓吳宗敏(廣東省陳設藝術協會會長、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教授、陶瓷大師)、崔華峰(空間及藝術設計師、當代東方踐行者、青花瓷藝術設計師)、彭亮(傢俱專家、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工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張寧(廣州集美組 董事/總設計師)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第二屆“戛迪獎”陳設藝術設計頒獎會名人訪談

嘉賓簽到合影

:在中國設計行業的獎項特別多,但大部分都是室內設計和建築設計的獎項,陳設軟裝類的設計有但不多。華南有“戛迪杯”這個獎,請吳宗敏老師談談對這個獎的看法?

第二屆“戛迪獎”陳設藝術設計頒獎會名人訪談 第2張

吳宗敏

【吳宗敏】:改革開放之後,全國的藝術設計,特別是環境藝術設計發展得很快。從廣州,深圳蔓延到全國,帶動了經濟的發展,也有各種各樣的大賽。但恰恰這些大賽都是圍繞著環境藝術和其他的工業設計,甚至屬於視覺平面類的。當然,這是老專業,有這種大賽是正常的。

陳設藝術並不是一個專業,是環境藝術裡面的一小部分。只是近幾年國家提倡輕裝修重灌飾的低碳生活,才推動了軟裝的發展。那在這五六年的時間裡,我覺得整個行業的發展是出乎意料的。

原本在設計圈子裡的人,現在也跨界了,都在做陳設藝術軟裝,這是好事。但是後面的大賽跟進其實很多人都不關注,忽略了這一點。那在廣東,陳設藝術協會成立以後,我們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我們推出了“戛迪杯”。可以說一年比一年好,特別是今年,無論是學生組還是成人組,加起來將近了1000多個作品。

在將近兩個星期的初評,總評的努力下,我看到最終呈現出來的獲獎的作品,的確是很有高度。可以說是代表了中國現在陳設藝術的最高水平,這也是一件可喜的事情。所以我覺得以後,從廣東開始,全國各地會有很多的獎項,包括國家獎項。

:那麼陳設藝術在設計中起什麼作用呢?

【吳宗敏】:我們陳設藝術是解決生活,硬裝是解決功能性的問題,它在軟裝和陳設藝術的幫助下可以將空間的主題做到更到位。但是空間裡面的陳設藝術除了解決空間裡面的人文問題,這是建築本身不能解決的問題。而且陳設藝術更多考慮的是一個家庭的人口結構,像年齡結構,職業背景等,要根據這些去佈置。另外,我覺得陳設藝術更多要關注的是人的健康,如果沒有健康這兩個字,這個陳設藝術就是失敗的。硬裝解決的更多是科技的問題,功能的問題;還有硬裝和軟裝的一部分是解決藝術的問題;剩下更多的情感問題,人文問題,就是由陳設藝術解決。

其實這個行業帶起了一條產業鏈,而且這個產業鏈很大。像現在的傢俱展也有軟裝搭配了,以前就純屬是傢俱展;以前的布藝展,現在叫藝術軟裝展等,我覺得這是一種發展。

:崔老師您作為評審之一,對於這個獎有什麼看法呢?

第二屆“戛迪獎”陳設藝術設計頒獎會名人訪談 第3張

崔華鋒

【崔華鋒】:其實我所理解的陳設藝術是做了大量的空間煽情工作,我覺得這個工作是女孩子比較擅長的,所以這個行業我理解成是對空間情感的表述。但是這次的獎項我應該多請一些男評委來評。(記者:我記得崔老師在天河有做一個“女人如水”的會所) 是的,因為空間到了最後,能影響居住者肯定是空間中擺放的東西和這些東西的情感。所以這個獎項的意義是在於為我們這個行業發聲。

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前景。我不清楚國外有沒有這樣的獎項,但對於國內來說這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我們機會多,專案多,從業人員多。我們在跟客戶交流的時候,經常把軟硬掛在嘴邊,要怎麼理解?其實很簡單,我們在創造一個空間時,它的基本功能是什麼?我們要規劃什麼?它肯定會有自己的需求。那之後整個空間的面貌是怎樣的?這就是軟裝去做的事情。所以軟裝是空間裡面的調味劑,而且是多變的,會更感性。這個行業慢慢發展起來會讓設計師有更多專業的選擇,軟裝裡面還細分工程軟裝和傢俱軟裝。這樣慢慢細分下去,我們以後做的東西就簡單很多了,不用一個設計師負擔太多。

:張寧老師這次參加“戛迪杯”當評審,有什麼感受?在評獎的過程中有沒有發現比較好的作品或是說讓你眼前一亮的作品嗎?

第二屆“戛迪獎”陳設藝術設計頒獎會名人訪談 第4張

張寧

【張寧】:裡面有很多很突出的作品,但跟空間的描述還是會稍微脫離一點,我更想看到的是軟裝可以在空間裡面,描述可以再飽滿一點。但不要緊,只要方向對了,慢慢就會改正過來。其實在80年代的時候,我們都把自己叫做‘裝飾設計師’,甚至叫裝潢,你會裝潢那你就是設計師。只是後來不能接受這種稱呼,就用了設計師代替。但現在我們不會這樣理解,因為我們已經更清楚自己的設計要做什麼,要解決什麼問題。那在專業細分的情況下,我們的軟裝陳設也慢慢地進入到專業化階段。

:想請問一下彭亮老師,這次這個獎跟學校的專業有沒有一些介面,對你的研究領域有沒有什麼幫助?

第二屆“戛迪獎”陳設藝術設計頒獎會名人訪談 第5張

彭亮

【彭亮】:其實這兩年,跟行業關係最密切的其實是家居行業。那五六年前,廣州率先辦了軟裝陳設的培訓班,當時就已經意識到光有傢俱沒有藝術陳設是不夠的,會很難營造生活的場景。而且現在軟裝的發展,跟整體的國民素質和經濟發展水平,逐步走向生活精細化是有關係的。建築的六面體更多是硬裝,但是建築裡面的藝術,掛畫,擺設等都是跟生活的質量和審美有關。在北歐有句話叫‘無設計不生活’,這體現在他們對於細節對於生活的追求。他們的設計基本是靠人體工學,美學,生態學去支撐的。

我們學校沒有這個專業,但一直都有這個課程。我們家居班的男同學可能更多的是做產品開發,女同學越來越多做軟裝陳設。另外也有很多專業跟這個行業的關聯度也很大,像家居專業,展示設計,室內環藝等專業。其實軟裝是個很跨界的東西,它很難定義到哪個具體的專業。而且軟裝特別強調品味,

如果排除了飾品研發這一塊,軟裝設計師的感覺和品味是特別重要,它很難說關聯到哪個專業。像我研究的是義大利米蘭設計,義大利人的設計被視為全球風尚標,它產品更新的速度是越來越慢,但它每年米蘭設計展都精彩的部分是軟裝展示,他們會讓自己的產品在不同的家居場景裡,每年一不同的方式展現出來。他們把傢俱當成道具,在不同的軟裝中進行展示。尤其是從時裝界跨界到家居界的品牌,像愛馬仕,普拉達等,往往都會成為展會的黑馬。

軟裝設計在國外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向,我們國家過去對生活的追求還沒到這個程度,但最近這兩年的發展的確非常迅猛。而且現在一個產品開發出來,還要完成傢俱專賣店的設計和軟裝的設計,只有這兩部分都完成了,他們才會去開店銷售。這方面來說,宜家是做得很好的,它讓中國百姓知道傢俱其實是一種生活。“戛迪杯”的舉辦是為了推動這個產業的發展,樹立正確的導向,鼓勵新秀設計師。

:最後請四位老師來講講對“戛迪杯”的祝福以及未來軟裝行業的發展走向。

【吳宗敏】:國外是有這個專業,它叫陳設設計師,幾乎所有的大品牌都有這個專業。這是這個專業真的太跨界了,它們會促進整個行業的交融,促進設計的細分。我覺得整個前景非常好。

【崔華峰】:陳設後面還有一個關鍵詞叫陳述,我感覺櫥窗是一個很好的陳述概念。

【張寧】:設計師都在創造生活方式,硬裝設計師在創造理性的生活方式,軟裝的設計師在創造感性的生活方式,市場會在這兩點慢慢成熟起來。

【彭亮】:隨著軟裝行業發展越來越壯大,各行各業都向軟裝這個方向走來是件好事。說明我們消費者開始有追求了,對生活的關注點也越來越細了。如果有專業的軟裝設計師來為每家每戶進行設計,我感覺是不夠的,因為設計總有一個過程。而軟裝買手化將是以後發展的趨勢,他除了有基本的審美外,還要對空間有整體的把握能力和對市場的敏銳能力,要通過他對市場的瞭解為自己的客戶量身定做,拿出更符合空間性質的產品。

所有跟生活有關的產品都要經過買手重新組合進行呈現,這個過程就是買手的過程,也是考驗買手知識面的過程。所以我覺得以後軟裝是不會由一個專業統籌,而是各行各業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