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玻璃遇上藝術 家居生活如此幻彩華美

安居社 人氣:1.99W

日常家居生活中,玻璃這種通透性材料是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然而,在“玻璃”後面加上“藝術”二字,又會出現什麼樣的驚喜呢?20世紀70年代,玻璃藝術便作為一個獨立的概念,發端於美國,並迅速在歐洲掀起了“The Glass Studio Movement(玻璃工作室運動)”。德國玻璃藝術品牌Borowski便是成立於20世紀90年代,創始人Stanislaw Borowski將玻璃的藝術性發揮到極致,趕快跟隨小編的圖文,進入一場幻彩華美的玻璃藝術之旅吧!

當玻璃遇上藝術 家居生活如此幻彩華美

  PART1 玻璃藝術的起源

玻璃用品在西方的發展已有3500年曆史,儘管至1970年才首次被英國皇家學院確立了玻璃藝術品的學術地位,但很快成為主流收藏專案,價值不菲。

當玻璃遇上藝術 家居生活如此幻彩華美 第2張

Borowski玻璃藝術品

他們認為玻璃是上帝賜予人類的最佳禮物,閃爍著神奇而智慧的光,晶瑩剔透,為生命帶來無限的喜悅與靈感。

當玻璃遇上藝術 家居生活如此幻彩華美 第3張

Borowski玻璃藝術品

優秀的玻璃藝術品要求藝術家對於玻璃的材質和生產知識有深刻的瞭解,並擅長融合不同的光、形狀、色彩等,以實現設計的可能性和多樣性。

當玻璃遇上藝術 家居生活如此幻彩華美 第4張

Borowski玻璃藝術品

優秀的玻璃藝術品除了高質量、高品質外,還融入了藝術家的思想和創新,是具有人文、藝術、裝飾、收藏價值的珍貴玻璃製品。

  PART2 玻璃藝術品的古老工藝

成就一件玻璃藝術品,需要一個繁雜的過程:將矽砂、石灰、蘇打灰等矽酸鹽放入1000多攝氏度的高溫坩鍋窯中燒製十幾個小時,溶解成濃稠的液體。

當玻璃遇上藝術 家居生活如此幻彩華美 第5張

藝術家創作過程

再置於模具又十幾個小時,徐冷後進行切、磨、拋光、窯鑄、燒製、噴沙、添色、嵌金、磨花、雕刻、藥浸等一道道工序……

當玻璃遇上藝術 家居生活如此幻彩華美 第6張

製作過程藝術家創作過程

而手工吹制玻璃在批量製造過程中顏色會出現微小的差別,玻璃中或許還會有氣泡出現,但這些並非瑕疵,反而是手工製造的標誌。

當玻璃遇上藝術 家居生活如此幻彩華美 第7張

藝術家創作過程

  PART3 玻璃藝術的魅力

1990年,Stanislaw Borowski在德國創立了Borowski玻璃工作室,20多年來堅持傳承傳統手工技藝,帶領著家族團隊創造了一件件技藝高超的玻璃藝術品,成為享譽全球的玻璃藝術家。

當玻璃遇上藝術 家居生活如此幻彩華美 第8張

Stanislaw Borowski

Stanislaw帶領著家族團隊開創了藝術家、工作室、室外裝置等系列,創造了一件件技藝高超的玻璃藝術品。

★Artist Edition / 藝術家系列

“藝術家系列”是Pawel Borowski(鮑威爾•博羅夫斯基)和Stani Jan Borowski(斯坦尼斯.詹•博羅夫斯基)的藝術作品,每個作品上都有藝術家的親筆簽名,並提供收藏證書。

當玻璃遇上藝術 家居生活如此幻彩華美 第9張

當玻璃遇上藝術 家居生活如此幻彩華美 第10張

當玻璃遇上藝術 家居生活如此幻彩華美 第11張

當玻璃遇上藝術 家居生活如此幻彩華美 第12張

★Studio Line /工作室系列

“工作室系列”主要是一些裝飾性和功能性強的作品,如碗、花瓶、燭臺、紙鎮、燈光飾品等,它們既精緻又豐富多彩。

當玻璃遇上藝術 家居生活如此幻彩華美 第13張

當玻璃遇上藝術 家居生活如此幻彩華美 第14張

當玻璃遇上藝術 家居生活如此幻彩華美 第15張

當玻璃遇上藝術 家居生活如此幻彩華美 第16張

★Outdoor Objects/ 室外系列

“室外系列”是想象力豐富的藝術家結合金屬製成的玻璃藝術品:色彩鮮豔的防水燈、風鈴和雕塑作品就如童話裡的神祕生物,在大自然環境中展現特殊且神祕的魅力。

當玻璃遇上藝術 家居生活如此幻彩華美 第17張

當玻璃遇上藝術 家居生活如此幻彩華美 第18張

當玻璃遇上藝術 家居生活如此幻彩華美 第19張

當玻璃遇上藝術 家居生活如此幻彩華美 第20張

  PART4 玻璃帶來的生活藝術

當玻璃成為藝術品,人們不禁驚訝:原來日常所見的材料可以如此生動!而新一代的玻璃藝術,形式更為新穎,材料更為豐富,作品充滿創造力和鮮明的個性。藝術品並非高高在上,它的創造取之於生活,同樣也可以用於生活。玻璃藝術品可以讓藝術更開放和平實,讓生活更可愛和美好。

當玻璃遇上藝術 家居生活如此幻彩華美 第21張

玻璃藝術品融入家居生活
當玻璃遇上藝術 家居生活如此幻彩華美 第22張

玻璃藝術品融入家居生活

中國在2000年才開始有學院引進玻璃藝術教育,相對而言,西方很多院校的玻璃專業無論從裝置、理念和管理來說,都頗為成熟,吸引了不少熱愛玻璃藝術的中國學子出國學習深造。

當玻璃遇上藝術 家居生活如此幻彩華美 第23張

國小生到Borowski觀摩玻璃藝術品的創作

最後,用英國工業大市克里斯·萊夫特瑞的觀點總結我們的玻璃藝術之旅再合適不過:能夠帶給我們創新、豐富我們的文化或是充實我們自身的,並不是新材料的發現,而是藝術家解讀新材料、找到新的加工方法來轉化它們的過程。儘管材料科學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但是我們已經能夠打破並重新定義其物理界限,重新審視傳統的看法。對玻璃藝術的讚歎並不在於玻璃材料本身,更多的是它們怎樣被加工,以及怎樣用一種你我從未想象過的方式存在。

特別鳴謝:Borowski提供圖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