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把脈 關注3D健康

安居社 人氣:1.62W

日前,中國立體視像產業聯盟邀請了來自電子、醫療、研究、媒體的各界代表及消費者代表,共同組成了專家評價組對市場上的3D電視進行健康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影象細節、影象色彩滿意度、影象清晰度等電子產品效能部分,以及看後的眼部症狀、非眼部症狀(如頭暈、噁心感)、觀看舒適度、觀看後身體的自我感受等醫學舒適健康部分;同時,還對產品標識明確性、產品警示文字說明、選單易調性、質量擔保責任全面性等社會責任承擔情況進行了評價。

中國立體視像產業聯盟祕書長唐斌介紹說,評價結果顯示,各項電子產品指標評測打分分值較高,並且各品牌產品之間差異較小,體現了中國彩電業整體的質量水平。但是一些3D電視擺放過近,附帶的3D眼鏡系統之間的干擾問題較為突出。極個別3D電視存在為追求立體視覺的景深效果,左右影象調節過大。

評價過程中,評審團部分成員也出現了觀看後的眼部症狀和非眼部症狀以及觀看時、觀看後身體的自我感受不良反應等。經論證,認為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一方面在於內容片源環節,即在拍攝環節中沒有遵從人眼的立體視覺原理,鏡頭距離過大,造成人眼立體影像合成障礙;左右影象存在色彩、明暗等明顯物理差異,造成左右影象差異較大,以致人眼立體影像合成障礙;另一方面,目前雖然所有3D電視都存在著最佳觀看距離、最佳位置以及休息時間等觀看指導,但還需要對此進行更多的研究並對消費者進行更明確的指導。消費者也需要高度重視這些指導意見,沒有遵從這些指導意見的人出現身體不適反應的機率很大。

此外,評價中還發現,個別企業的3D電視說明書對行業及國家要求的“質量擔保責任全面性”存在說明細則不明確的情況,比如對於核心零部件品種缺乏明示等。

唐斌指出,立體視覺是人體的一項高階視覺功能。當前,3D產業正處於以內容為核心的發展階段,影視內容製作應遵循人體立體視覺原理等健康科學,不能為單純追求視覺衝擊效果而超出人眼承受範圍,從而誤導消費者對立體影像的認知。相關3D裝置生產企業、運營企業、內容製作提供商以及3D產業鏈上下游各企業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團結協作,以健康3D為宗旨,在尊重人體健康機理的前提下大力研發推廣3D消費電子、3D影視內容及3D融合應用等相關技術、產品和服務,以保持產業增長的動力和可持續性。

哪些指標影響3D觀看?

都有哪些指標會影響人們觀看3D電視時的健康?工業和資訊化部數字電視標準符合性檢測中心副主任張素兵對記者進行了詳細的解釋。

左右眼交叉干擾指標:在多個影響指標中,左右眼交叉干擾指標是最重要的衡量引數。3D的原理是使得左右眼獲得不同的影象,從而在人的大腦裡形成虛擬的3D影象,所以3D電視要使得左眼只能看到左眼的影象,右眼只能看到右眼的影象,而實際上由於技術原因,3D電視目前還不能完全符合上述要求,造成了左右眼的相互干擾。左右眼交叉干擾指標就是用來衡量左右眼交叉干擾的程度。

左右眼3D亮度及亮度差:3D亮度是指3D電視螢幕的亮度,分別測量左眼和右眼的亮度;由於螢幕顯示或3D眼鏡等原因可能造成左右眼獲得的亮度不一致。左右眼亮度差指標體現出左右眼亮度的不一致程度。

此外,還有3D通斷比、3D對比度、3D亮度均勻性、3D色域覆蓋率、3D清晰度等指標及包含觀看後身體的自我感受、眼部症狀等3D觀看舒適性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