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考驗中國家紡設計力

安居社 人氣:9.94K
1

近日,2010年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設計大賽進入了緊張地評審階段,3個專項賽事中的“張謇”杯·2010年中國國際家用紡織產品設計大賽在江蘇南通進行,2010年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創意設計、論文大賽則在浙江海寧進行,另一項賽事為2010年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網上設計大賽,評選出來的獲獎作品將於8月24-26日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家紡展期間揭曉。本屆大賽的主題是“新中式”,3項賽事均圍繞這一主題展開。在大賽評審期間,記者採訪了參與創意設計和產品設計大賽評審的評委,發現儘管參賽作品整體水平相比以往有很大提高,但仍存在著對設計主題理解深度不夠,元素堆積,細節欠缺等問題。

從“新中式”到“今天中國的紋樣”

“現在市場上,家紡還是以歐式、美式為主流,新中式的太少了,大賽設定這樣的主題就是在引導設計師在中國文化中挖掘創新,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參與產品設計評比的天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飛天家紡分公司總工程師呂志高說:“以後的競爭就是文化層次上的競爭,產品特色、風格等都要在文化中去挖掘。國際上對中國文化很喜歡,喜歡具有中國元素的東西,反倒是中國人有點漠然。行業應該有主導的思想,要不斷地,連續地提倡。從這個意義上說大賽起到了推動家紡行業發展的作用”。

如果說呂志高從企業的角度對市場進行分析後得出這樣的結論的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染織服裝系主任、教授、高階家紡設計師田青則從傳統文化與當代流行結合的角度,認為今年國際家紡展在上海“世博”期間召開,是傳達“新中式”的最好時機,結合現代時尚元素,加上世博的推動,新中式這一主題的設立是推動中國家紡事業發展很好的切入點。

專家們認為,體現新中式風格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基本內容,一是中國傳統風格文化意義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的演繹;二是對中國當代文化充分理解基礎上的當代設計。“新中式風格不應是純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過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將現代元素和傳統元素結合在一起,以現代人的審美需求來打造富有傳統韻味的事物,讓傳統藝術在當今社會的到合適的體現”。

科普蘭德總裁、家飾首席營運官劉曉丹告訴記者,中國人和西方人都不太喜歡原汁原味的中式,所以有了新中式。外國人買中國的東西眼光與中國不太一樣,中國人更看重大氣和端正,新中式應從多視角考慮,將中式推及更廣,傳承更久。義大利CONCEPT&STYLE FASHION PROJECT GROUP ITALY設計總監崔萍萍以她親身經歷表示,新中式的概念很好,大賽特別看到了中國元素在國際潮流中不可抗拒的地位,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著力促進中國家紡設計向更高層次邁進。“其實,大賽的作用更多的體現在引導上,重點是提升設計水平,形成權威性的賽事,形成國際性趨勢化的設計去引導市場”。

北京服裝學院設計學院院長、教授詹炳巨集的思考更為深入,他提出“什麼才是今天中國的紋樣”的問題。“新中式的提法很好,一個‘新’字特別值得玩味”,他表示,從彩陶、青銅到宋瓷等等,中國不同時期有著自己的代表紋樣,當我們用過去的紋樣來運用時是否應該想一下“古人用這個符號來表達思想時有什麼淵源,為什麼當時的人會喜歡這樣的紋樣”。“今天,我們運用中國古典紋樣時與西方人已經沒有太大的區別,作為中國設計師應該挖掘更深層次的東西,古代的紋樣一定是符合當時時代的精神需要的代表,那麼什麼樣的裝飾、材質是我們今天中國人所需要的呢”?2

傳統+現代 融合有待提高

在以院校學生參與較多,以體現創意為主旨的創意設計大賽中,評委南方印染集團高階工藝美術師、高階家紡設計師章國礽直言,參賽的1500多幅作品水平參差不齊,好的方面是設計師開始注重表現民族文化的設計,大部分作品中有中國元素,表現出設計人員較為強烈的民族自信心,不再只是模仿,力求把自己所理解的中國文化表現出來。“儘管從整體來看趨勢是好的,但就設計而言還處於初級階段,有的只是簡單地表現,還沒有把中國元素完全精煉並加以完美”。章國礽認為,“新中式”的體現應該用時尚的方式,運用獨特的視角把中國經典融合起來,如果只是停留在僅僅表現上,而沒有將現代流行趨勢融合進去是不行的。本屆創意作品有的過於表現外在形式,對於中國文化內在挖掘比較少,尤其是中國文化中人文的精神、人與自然的和諧方面,那種意境、韻律的感覺,表現得還有缺陷。

浙江雙燈家紡有限公司高階工藝美術師、家紡註冊設計師吳建新對參賽的一些創意設計表示可惜,原因是“創意不錯,但表現力度不夠,特別是層次感不夠”。對於記者提出的這些創意是否適合生產的問題,他表示,隨著技術不斷進步,現在企業多使用數碼分色,本屆大賽中多數作品都可以實現工業化。不過,“只有對生活有自己的理解,才能把流行元素和新中式的主題聯絡起來”。瑞麗家居姚蕾對於創意大賽邀請請媒體做評委,感到很有必要,“媒體接收的資訊量大,可直接反饋市場資訊,可更全面地考察作品的實用性”。在看過創意作品後,她呼籲,年輕設計師有必要從傳統文化入手,作品應該能夠代表當下年輕人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在南通的產品設計大賽評比現場,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系主任、副教授汪芳對本屆產品大賽的評判是,“設計語言比較常見,有創意但有的在細節把握有問題,整體上從新意上來說缺乏突破,對中國元素的運用沒有融會貫通,設計離市場還有距離”。孚日家紡股份有限公司產品開發部經理、家紡設計師劉樹虎認為,與前幾屆相比,參賽作品整體有進步,對流行元素運用比較熟練,但是對新中式的理解還有欠缺,有的還是純中式的感覺,直接運用傳統元素生搬硬套的痕跡明顯,對企業來說,這樣的設計很難被市場接受。

“當你設計某件產品時一定要想到這是給什麼人用的,比如設計‘黑+白’的品,要想想消費者是誰;還有那種羽毛很多的設計,要思考是否實用,此外,還有喜慶床品中‘紅+白’設計,這在中國民俗中是一種忌諱”。福建佳麗斯家紡有限公司產品研發部經理、家紡設計師陳娟聯絡本屆產品設計大賽作品分析認為,只有把傳統文化與時尚結合,才能用產品體現出“新中式”的要義。從參賽產品來看,有的表達不是很到位,構圖偏複雜,花哨了一些。“目前,在市場上,加入了中國元素的婚慶床品,淡雅的水鄉風格等家紡產品銷售比較好”,她說。3

設計師培養 任重路遠

“創意大賽對教學很有幫助,可以瞭解其他學校的教學情況,改善自己的教學,更重要的是瞭解行業的動向,通過大賽推動行業設計水平的提高”。 如果說天津美術學院服裝染織設計系主任閻維遠參加創意大賽後表達的觀點得到了所有評委的認同的話,另有一些評委已在進一步思考今後如何培育與市場更為貼近的,高素質的設計人才。

“我在反思,我們的教育會培養出這樣的人才嗎”?在產品設計大賽評比現場,詹炳巨集想拍下他認為是院校學生設計的,很不成熟的作品帶回去分析,“分析他們在設計這個的時候在想什麼”。他認為,從設計而言,設計家紡產品不能只看到一張床,而是要放大到大家紡的環境中去思考。“行業、院校都應該反思,我們的設計和教育方向。一方面,傳統的元素要用得巧妙;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要‘求變’,不僅僅在色彩上、搭配上做變化,好的攝影師懂得利用‘虛實’關係,在畫面中也可能只有區域性,其實已將攝影延伸到了畫面外。有的作品太老實了,把不同時期不同的紋樣堆在一起,其實只需要一點元素換個角度設計會更好些。新中式不是拷貝古人,而是應該要創造出符合中國現代人審美觀點的新的設計。因為傳統與現代的聯絡是革新的關係,不是割裂、照抄的關係”。

陳娟告訴記者,一般來說,學生進入企業要經過2年來的培養,讓他們瞭解市場,瞭解工藝,瞭解什麼樣的花型可以被生產出來。“經過一過程,他們才能真正適應企業,適應市場”。儘管目前學校已經非常注重培養實用型人才,在大賽中,特別是創意大賽中,出自學生的作品有的已經非常成熟,但是,顯然,還是不夠。

劉曉丹在創意大賽中希望使用被賦予的“復活”權力復活一些老師沒有關注的作品。“老師們更關注紋樣和手繪技巧,我則想拿回那些雖然手繪畫不好,但是通過技術處理可以達到手繪無法實現的,有時代感,充滿數碼感和光感的作品,因為‘技術不能妨礙你的藝術感’,現在電腦高手主宰著3D,不一定非要手繪才算做設計,比賽應該強有力地引導設計的數碼化發展”。此外,她還希望找到輔助工藝做得比較好的作品。“圖案設計加上良好的輔助工藝,將有力地提高產品附加值;而在學校中,輔助工藝並沒有得到很好地引導”,她說。劉曉丹還特別指出,參賽作品都在往高檔路線走,這樣的設計是可以顯示設計者的才華,並容易獲獎的,“但是我們來看看北歐的設計師,他們的設計師設計的是能帶給普通人民設計感的物品,也就是把普通的商品設計好,或許他們不是偉大的設計師,但一定是人民的設計師。因為審美不僅僅改變高階產品,只有當普通商品都具有設計感時,全民的審美水平才能進一步提高。現在我們的老師好像大多引導學生去做高檔產品,但大家都知道,越簡單的東西越難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