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裝糊塗” 家居裝飾不“省心”

安居社 人氣:1.42W

合同“裝糊塗” 家居裝飾不“省心”

最令人費心的還是千難萬難的保修服務,陳女士家的裝修質量問題已經向物業反應了一個多月了,不過得到的答覆依然是“已經在排期,請等候”,對於衛浴間的瓷磚只鋪對著淋浴頭的半面牆壁,張女士得到的答覆是“我們精裝修的標準就是這樣的”。

合同“裝糊塗” 家居裝飾不“省心” 第2張

◆問題:精裝修房合同“裝糊塗”

記者通過採訪調查發現,大部分的精裝修房出現這些問題而無法很好地得到解決,除了精裝房本身的檢驗標準並不明確以外,還出現在業主與開發商簽訂合同的時候,消費者普遍處於弱勢的一方,既對合同中的一些霸王條款感到無力抗爭,又沒有足夠的法律意識,讓合同中出現了太多侵權的模糊邊界。

合同“裝糊塗” 家居裝飾不“省心” 第3張

據瞭解,消費者簽訂的精裝修合同版本不一而足,但存在普遍性的“裝糊塗”,也就是合同表述語焉不詳,最後還加上一句“解釋權歸本公司所有”。以下問題比較常見:

裝修材料或品牌不明。大到精裝房裡使用什麼地板、什麼衛浴產品、用桌布還是塗料,小到踢腳線用什麼材質,這些通常在合同裡都不註明。一位搜狐網友告訴記者“到了收房我還不知道我們家地板是什麼材料的,工人過來打蠟的時候才告訴我那是實木複合地板”。有的合同註明裝修使用材料,但不註明品牌,一位網友稱,裝修後發現家裡大多數品牌都是自己沒見過沒聽過的。

合同“裝糊塗” 家居裝飾不“省心” 第4張

裝修規格表述含糊。記者發現多份精裝房合同都未將具體的平米裝修價格或者使用哪些品牌產品寫入合同,而是用“高階、優良、豪華”等含糊字眼來描述。在網友出示的一份合同上寫著“豪華門配高檔鎖,臥室內配高階地板,廚房安裝高階抽油煙機”。這種描述留有很大的餘地,業內人士認為不利於消費者驗收房屋以及後續權利保障。

宣傳所說不寫入合同。家住富力地產某精裝修樓盤的業主陳先生表示,在購買樓盤時,宣傳期間售樓方面人員對他表示裝修規格是1800元/平米,但是合同到手後,翻遍合同也沒有見到有這個表述。

合同“裝糊塗” 家居裝飾不“省心” 第5張

疑似霸王條款。在某些精裝房合同中,還出現了被消費者認為是霸王條款的一些專案。比如,本文開頭那位陳女士,在她的合同中就有一項,業主在驗房時發現問題可以報修,但如果自己要進行裝修改動的話必須報備給物業,並等待開發商審批,不然後續如果出現問題,將不對這部分進行報修。同時還需要交納擔保金5000元,在業主自改裝修期間每天收取管理費。陳女士認為這個費用收得很不合理,“很霸道”。

此外,記者還在一份合同中看到,儘管合同中註明了所選用的裝修材質,但備註一條:“開發商保留一切權利按實際情況需要及裝置代替上述所列各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