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川雅之作品解析 探尋創意每個來源

安居社 人氣:1.61W

如果試圖從黑川雅之的設計作品中剝絲抽繭,探尋每個來源,我們必須將他生活中的每個細節放大。在他五十多年的設計生涯裡,幾乎包納了跨越時間、空間的一切。我們不確定究竟何時何地,他就會對街邊的一個瓷碗或是遙遠大陸上的舊石像產生興趣。他挖掘、探索它們,進而深入思考並得出某個結論。過於嚴肅的頭銜其實並不適合他,因為就是憑著“精氣神”與好奇心,以及狂熱思考,成就了他今天的偉大。

黑川雅之作品解析 探尋創意每個來源

黑川雅之作品

OHM鐵壺系列。對於這些鐵壺來說,融入了日本文化多樣的記憶,每一把都熔入流鐵進行製作。其提手採用傳統技術,用一張板手工敲打而成。是擁有此技術的工匠的最後作品。

黑川雅之作品解析 探尋創意每個來源 第2張

黑川雅之作品

GOM系列。充分展現了多年積累的橡膠成形技術,曾榮獲日本GMark(日本Good Design Award)長銷獎,並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收藏。

黑川雅之作品解析 探尋創意每個來源 第3張

黑川雅之作品

“KLIMT”餐碟。用金箔呈現畫家尾形光琳(Kohrin Ogata)描繪的克利姆特作品餘象,再現對日本金雲的構想。

嗜“玩”的次子

翻閱黑川雅之的童年經歷,發現他作品中的方方面面早已在當時埋下種子。他成長於日本二戰後重建的特殊時期,一家人住在名古屋市郊的村莊,母親經常彈奏吉他和曼陀鈴給孩子們聽。其父作為建築師,長期致力於當地的建設,還曾作為俳句同好會的一員,為神社蓋了一座俳句紀念碑。家中隨處可見的手稿、建築模型陪伴了黑川三兄弟的少年時代。可是相比之下,父親常常嚴苛地教導兄長黑川紀章(後成為日本共生建築“新陳代謝”派代表,聞名於國際建築界)如何精確地繪製一幅草圖,卻全然不顧一旁默默眨巴著眼睛,滿臉求知慾的次子。

這小傢伙總是不見蹤影,自己偷偷跑去釣魚、游泳,或是鼓搗些怪東西為自己製作玩具。“我喜歡在小溪裡嬉水,但那時我以為是條大河。”這是黑川雅之“愉悅的童年回憶”,但也讓父親認為他“調皮”、“最難管”。在一次採訪中,黑川雅之表示自己最初的許多設計都是“對父權的反抗”。“從我決定學習設計開始,父親便反對。進入事務所工作甚至是結婚離婚,父親總是對我持否定態度。”這種否定反而更堅定了他“成為自己”的決心。

黑川雅之是這個家庭裡唯一同時涉獵產品、家居以及室內與建築設計的孩子,並在各個方面都是行家裡手。他反對近代明確的職業劃分,“建築師,住宅設計師,構造工程師、裝置工程師——凡是涉及設計就會有許多職業劃分,但這等於是讓一個專業支離破碎。這種追求近代主義的風潮雖名曰‘追求效率’,事實上是破壞了同一性。”也就是這種“同一性”的理念,使黑川擁有一種罕見的貫通能力,這一早就令他顯現出了某種高階。

黑川雅之作品解析 探尋創意每個來源 第4張

黑川雅之

最引以為傲的是自己一直在認真地生活

與黑川雅之建立了合作關係的設計師賈偉曾問他,這輩子最值得驕傲的事是什麼。老小孩沉思片刻,回答道:“我最自豪的,是自己一直在認真地生活。”或者說,他一直認真地活著。“活著”——從年輕時對父親的叛逆、結婚育子,到做設計、成立事務所,工作與生活中每件或大或小的事情彼此交織成一張綿密大網,譜出他的人生版圖。在此,“設計”不是職業或專有名詞,是他的雙手與眼耳,他的經歷、所見所聞都最終匯入“設計”的洪流中。“黑川雅之式”的設計精神,是汲取每天朝夕相處、思考斟酌的一點一滴,最終釋放在一個個設計出口。他自身與設計“捆綁”在一起,所以極其自然地,在設計中延伸了“人性”主題。其設計思想深入人心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他多於常人地對人性、自身的思考,即迴歸自身的“悟”。

黑川雅之的“悟”,仿若兩面對立的鏡子,一面是他的內心,另一面是“外在”的世界。他站在二者中間,看見鏡中綿延不盡的一面面,文化、民族、設計、人性、情感都呈現其中。“設計師要學會向‘內’看,多看看自己,往裡挖掘自己。第一眼看到自己是日本人,但再挖下去,東方人的共同點會被挖掘出來;然後你會發現人類的共同點,最終你發現:生命體都是一致的。”他所理解的“設計”如同金字塔,一層層地從根本上去了解“人”的特徵和個性。“設計師首先應該憑著直覺,通過自我反省和摸索,總結自己到底要做什麼作品。”

樂在其中的躬行者

雖被譽為“設計哲人”,但最難能可貴的是,在正視當前設計產業鏈的誤區與不合理、設計教育中的弊端時,黑川雅之會躬行踐履地解決。現在的他堅持到各地演講,辦私塾,推動“設計”的平民化。除了早年創立K株式會社(包括網路商店K-shop、K工作室等)外,他還建立了包括網站Design-Proposal在內的設計師交流平臺,意在拓寬目前設計師與企業之間的狹隘聯絡。Design-Proposal網站可讓全球的設計師們都參與進來,為不同企業提供自己的創意與想法。在這裡,每家企業首先提出自己的一個目標或構想,設計師們隨後對其發表意見和明細方案。通過無界的網際網路,讓真正的“好創意”融入產業。相較於他同代的設計師們,黑川雅之對新鮮事物不僅包容,還接納、學習並加以利用。同理,他認為如今的文化“不分國界”,他虛心學習和探索,其中研究最深的便是中國文化。近十幾年裡,黑川雅之頻繁往返於日本與中國之間。他曾撰寫《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一書,此書細緻總結了日本人審美的各個方面。此間他發現,日本人審美受到了中國文化的深刻影響。“中國文化和日本文化都屬於東方文化,二者無法分割,應該結合起來展示給世界。希望我們可以手牽手,把東方文化傳遞下去。”慈眉善目的他微笑著,語氣中帶著耐心和中肯。

今年5月末,黑川雅之受邀參加衛浴品牌美標(AmericanStandard)於上海舉辦的“睿·精英設計圈”的成立活動。他認可並推崇真正能夠促進設計行業的事情,“通過在活動中與中國業內優秀設計師的交流,不但可以與他們分享自己的設計經歷及設計理念,從他們身上我也學習到許多。”他肯定“睿·精英設計圈”成立的重大意義,“以國際領先衛浴品牌美標和奢華衛浴品牌JADO為強大依託,毫無疑問將成為業內全新溝通與交流的平臺。我很期待將來能經常與‘睿’的會員們進行專業探討,共同促進設計行業的發展。”

黑川雅之曾說,“設計”是浮現於內心、源自生命的一種力量。當面對這位設計泰斗,我們似乎明白,是他身上始終不負生命恩澤、對“活著”的享受與感激,使他的“力量”如此蒼勁。

黑川雅之作品解析 探尋創意每個來源 第5張

黑川雅之作品

GOM系列中的鐘表,外層同樣採用橡膠製作。

黑川雅之作品解析 探尋創意每個來源 第6張

黑川雅之作品

黑川雅之的器皿搭配方案之一。

黑川雅之作品解析 探尋創意每個來源 第7張

黑川雅之

ZO座椅系列中的牛仔座椅(Chair-Jean)。該系列座椅都形似填充的大象玩偶,擁有擬人態的憨厚可愛,同時加重空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