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七的簡介 七月初七的風俗 七月初七的文化內涵

安居社 人氣:2.47W

七月初七

七月初七的簡介 七月初七的風俗 七月初七的文化內涵
目錄
1、七月初七的文化內涵
2、七月初七的風俗
3、七月初七的簡介

1七月初七的文化內涵

七夕節即將到來,提起七夕,很多人第一時間便想到牛郎織女的愛情傳說,認為七夕就是中國的情人節。在我國的其他地方,對於七月初七,也有著其他的說法。

七夕節在很多地方主要是乞巧節或女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所謂“乞巧”,就是女子於七夕節向織女星祈禱,以求得女紅方面的天賦。

七月初七是華人地區以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東亞國家傳統節日,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西和乞巧節已經傳承了1800多年,是全國範圍內儲存最為完整,歷史最為悠久的“七夕”節日民俗活動之一。

2008年“乞巧節”被增補為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名錄。2007年,“七夕貢案”更是被列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4年,鄖西七夕節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遺專案。

2七月初七的風俗

每個節日都具有不同的含義,每一個節日都有自己獨特的習俗,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在年輕人眼裡七月初七又被稱為情人節。七夕習俗與別的節日習俗有哪些不同呢?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類似的乞巧習俗。如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一天用麵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

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紹興農村,這一夜會有許多少女一個人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靜之時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這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

廣西西部,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後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甕盛起來,待日後使用。

各個地區在七月初七這一天都會舉行不同的活動,雖然活動不同,但是人們對於節日的美好祝願是相似的。如今過七月初七這個節日,已經成為情侶們的甜蜜爛漫的事情了。

3七月初七的簡介

農曆七月初七,乃是我國曆史悠久的民間節日——七夕,此正是:“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這個節日也流傳這牛郎織相見鵲橋的美好傳說。

多少有情人不能共聚,只有遙望天河默默祈禱的時候,而那些能在七夕的良辰美景中團員相聚,互訴衷腸甚至攜手紅毯的愛侶,又是多麼令人羨慕!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

在飲食上看,各地不盡相同,一般都稱其為吃巧食,其中多餃子、麵條、油果子、餛飩等為此節日的食物。農曆七月初七,是我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又稱“乞巧節”。

餃子鄄城、曹縣、平原等地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裡,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在我國七月初七被人們視為一個充滿爛漫氣息的節日,也被當做是東方的情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