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晞:建築裝飾設計師的身份認同

安居社 人氣:5.22K

2012年初,北京市建築裝飾協會設計委員會將對北京地區專業從事建築裝飾設計、室內設計的企業和機構作一個調研,統計和了解已有獨立法人地位的設計公司及從業設計人員的基本情況,旨在為這些設計人員提供專業培訓,評定職稱,從而促進建築裝飾設計師隊伍的健康成長。

吳晞:建築裝飾設計師的身份認同

  吳晞

高階工程師

工作經歷

1982年~1992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師、裝飾藝術系副主任

1992年~1999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校產辦主任、院長助理

2000年~2006年,清華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清華工美環境藝術設計所所長、清華工美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2006年至今,北京清尚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北京清尚環藝建築設計院院長

社會兼職

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副會長

中國建築裝飾協會設計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北京建築裝飾協會執行副會長

北京建築裝飾協會設計委員會會長

中國美術家協會漆藝專業委員會理事

北京工藝美術學會理事

中國建設文化藝術協會環境藝術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記者:目前,建築裝飾行業發展得紅紅火火,可室內設計師的定位卻有些尷尬。建築裝飾市場承發包體制的現狀是,建築裝飾設計和室內設計與建築裝飾工程施工企業相“捆綁”,使室內設計師的身份認同出現一些問題,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吳晞:究其原因比較複雜,可以從教育、市場和企業三個方面來剖析這個問題。

從中國高等教育的現狀看,全國有數百家開設環境藝術設計、建築裝飾設計或室內設計專業的高等院校,所培養的學生大多取得文學學士、碩士文憑。按照國家現行的人事管理制度,他們都不能參加工程師職稱系列的評聘。只有少數進入了國有設計院或國營企業的畢業生,才能在本單位“搭車”轉為工程系列。

還有一少部分在工藝美術系列和高校教育系列中兼職取得專業技術職稱後從事建築裝飾設計或者室內設計工作的人員,他們可以參與與環境藝術相關的設計工作,但他們個人的職業資格實際上既不符合建築設計單位的用人條件,也不符合施工單位的用人條件。儘管他們從業多年,已經做了大量工作,甚至成績顯著,但也都無緣成為單位“戶口本”上有用的人(指企業資質中載明規定的專業技術人員)。

在上世紀50年代,我國的教育體制學習前蘇聯,把建築設計歸為工科,把具有藝術屬性的建築產品視為工程技術產品。一些建築學院把造型藝術訓練視為藝術表現訓練,安排學生畫些水彩和建築速寫,而忽視了對學生藝術創造性和藝術想象力的培養。在這樣條件下培養出來的人不太適應市場競爭,對於文化藝術含量較高的室內設計和環境藝術設計任務就更加難以勝任。

從市場承發包的體制看,它是鼓勵環境藝術及室內設計師加盟建築裝飾工程施工企業的。這與已開發國家不同,多數工業化國家的建設專案是由建築設計諮詢公司牽頭,從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到工程施工組織,再到軟裝、傢俱和配飾的分包選擇,建築設計諮詢公司替業主主導建設專案的全過程。

而我國建設工程劃分為建築設計、土建施工、幕牆施工、建築裝飾設計、建築裝飾施工、室內陳設和傢俱選擇,經過多層發包,才能給業主一個“交鑰匙”產品。這種工程建設的承發包體制,不僅推動了民用住宅賣毛坯房,促進了全民都去搞裝修,而且催生了龐大的建築裝飾裝修隊伍和大體與之能夠平分市場的家裝公司,從而產生了建築設計是滿足房子不倒,幕牆設計是做到立面好看,室內設計是實現業主好用的多次分工。

在這種情況下,還容易產生權力尋租和巨大的浪費。難怪有人把CHINA叫“拆那”!當然,造成中國建築壽命短和大家喜歡全民搞裝修這一現象的原因還有很多,包括社會的和歷史的原因。但是,在時下注重低碳環保、注重環境品質、提倡文化發展和繁榮的大背景下,城市發展和建設工程的承發包方式應不斷改進,並對存在的重點問題加以解決。

從企業用人的情況看,主管部門用“資質許可制”管控著行業的發展,而建築裝飾設計——在建築設計院稱之為室內設計,在院校也稱之為環境藝術設計——企業是按資質範圍和等級介入市場的,建築設計院的資質可以覆蓋室內設計,室內專項資質單位只能做室內設計。建築裝飾裝修單位可以取得建築裝飾設計資質(等同於室內設計),還有一個建築裝飾設計施工一體化資質也可以做室內設計。

在以上4種資質單位中,後3種企業中聚集的設計師絕大多數都是藝術設計院校畢業的文學學士、碩士。不論是在建築裝飾企業的專案投標中,還是在工程專案中標之後的深化設計中,“文學(出身)工程師”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建築師不會在裝飾單位註冊,也不會參與完成此類工作,這就形成了一種行業用人的常態。

在具有設計資質的建築裝飾企業中,把所有建築裝飾施工以外的技術工作都稱之為建築裝飾設計。而在建築設計院,與室內設計相關的還有空調、水暖、電器、安防等更加細分的裝置專業,這樣就使在建築裝飾設計單位就業的“文學工程師”必須惡補工學知識,從而產生了“工學設計師”不擅長藝術,也不在建築裝飾和環境藝術設計單位工作,而“文學設計師”現學工程技術卻不被認同的錯位。

記者:在我國城市化發展的大環境下,您認為建築裝飾企業及建築裝飾設計師將扮演什麼角色?裝飾企業是否也面臨一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選擇?

吳晞:中國改革開放30年,在城市化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建築裝飾行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作為一個30而立的新興行業,在全國已經有年均2萬億的總產值,以高於其他很多行業的發展速度成長,在企業規模、從業人員數量和向國家上繳稅款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從技術層面看,到處映入眼簾的新建築光彩奪目,已經跨越了與磚、瓦、灰、砂、石相伴的傳統建造技藝。而很多裝修精美的建築裝飾成果,不僅美化了城市,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質量,也在新的地域文化特徵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不論政府還是開發商,在完成建設工程專案時,都希望能做出文化精品,甚至是地標專案。大家也不約而同地認可“設計是龍頭”。可是在很多情況下,設計師的話語權是有限的,官本位和商本位的價值觀左右著一個方案的命運。由於龍頭地位的不確定性,設計規律中蘊含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就變成雷聲大、雨點小。既然設計成果能為裝飾公司創造的價值不大,設計師的工作就有可能從主導變為從屬。一些具有甲級設計資質的施工企業不願高薪聘用好的設計師,好的設計師也不願被某一老闆長期聘用,很多設計師與企業並未建立穩定的勞動關係。這種比較鬆散的企業用人方式,致使一些建築裝飾施工企業雖具有甲級設計資質,但其設計能力和技術條件並不盡如人意。

建築設計可大不一樣,註冊師蓋章簽字,提交的方案由第三方審圖,設計機構屬於終身責任制。圖紙蓋章必須付費,從無拖欠尾款之事發生,更不可能到土建公司去要設計費。在整個專案的建設過程中,“設計是龍頭”這句話比較講得通。這說明設計不僅是建設工程產業鏈前端的工作,而且專案的全部技術、進度、質量都是通過設計來控制的。

室內設計沒有註冊師制度,各單位自己把關審圖。取得設計資質的門坎兒比較低,也確有從業人員眾多但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出現。既然整體水平提不上去,也難怪社會評價褒貶不一。因此室內設計既回不到建築設計的陣營中去,也還沒有成為獨立行業的可能,在裝修公司中找不到合適的定位。

建築設計,在國內、國外都是一個行業,不僅有行業組織,還有立法保護,有對建築師定期培訓的業務要求,有完整的註冊管理制度。而室內設計師在多數情況下,是裝修商的夥計(而非夥伴),沒有職稱系列,稱呼也五花八門,其中環境藝術師、室內建築師都是協會認定的稱謂,他們相對的沒有社會地位。

從1988年曾堅、張世禮、鐃良修幾位老專家從建設部扛出“建築裝飾專項設計資質”二十多年以來,建築裝飾市場飛速發展,從業人數不斷增加,設計水平也大有提高,但建設主管部門和人力社保部門是否瞭解這支“特種部隊”的生存狀況?也可能瞭解,但是無力改變。

對裝修商而言,設計是投標的工具,但單靠設計並不賺錢或賺錢較少,留之無用,棄之可惜。因而多數裝飾施工企業採用大專案設計外包的形式。設計師團隊也不想被裝修商“打包”,寧願自己註冊一個設計公司,長不大也餓不死、小富即安,十年的媳婦熬成婆,等自己成名師了,就不受業主的氣了。因而龍不龍頭對設計師個體而言也無所謂。

其實,在建築裝飾骨幹企業紛紛上市和做強做大的呼聲中,裝飾公司抓緊、抓好設計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從大的道理說,建築不僅是一個有功能的房子,它還從不同角度反映著文化形態,凡是優秀作品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風格都是備受關注的。為此,才有精明的開發商願意花重金聘請外籍設計師參與方案設計。

從小的道理講,建築裝飾行業發展30年已經很成熟了,比豪華和比低價格都應讓位於比文化和比環保。廣大的設計師也應該認識到,我們已經處於一個非常好的時代,建築裝飾企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加快發展需要好的設計師,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及社會進步也需要好的設計師。當然,建築裝飾設計師要擺正心態,自我完善,努力拿出原創的好作品。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北京人力社保局批准在本地區開展“工程系列、建築裝飾工程師評定”的試點工作情況?

吳晞:2011年末,北京建築裝飾協會吳國興會長,在麗貝亞裝飾公司召集北京人力社保局負責職稱評定的有關領導和中建設計院、麗貝亞設計院、清尚設計院、建峰設計院、中藝設計院等多個具有一定規模、屬於獨立法人的建築裝飾設計院的主要負責人出席了專題研討彙報會。在這次會議上,北京人力社保局主管職稱評定的負責人,聽取了來自市重點建築裝飾企業和骨幹設計單位負責人的專題彙報,就多年來建築裝飾設計師身份認同不明、職稱評定困難和現有稱謂混亂等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改進辦法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討。

吳國興會長重點強調:建築裝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在於能否提高從業者的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他對過去北京地區面向建築裝飾行業推廣的、可以通過社會培訓和相關考試取得工程系列專業技術職稱的方法和渠道進行了小結。從中他發現職稱考試參評和通過率低的原因在於現有輔導大綱和考題還是面對工科各專業技術人員設定的,既未完整體現建築裝飾工程設計相關的專業知識,也未對參評人員的知識結構和上崗要求做必要的分析,造成了門是開啟的,可該進去的人都進不去的現狀。

北京人力社保局主管職稱評定的有關領導在聽取彙報之後指出:隨著全市職稱評定工作的改革,除了繼續推行職稱評定的“評聘分開”,還要進一步啟動“職稱評定社會化”的試點工作。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是,擬由北京市建築裝飾協會牽頭組織,重新編寫“工程系列、建築裝飾工程師”的培訓考試大綱,補充、增加室內設計和環境藝術專家從而充實職稱評定的專家庫,認真總結過去職稱評定社會化的工作經驗,重點推動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隊伍的建設工作。

會上還就擬聘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的專家參與修訂培訓職稱評定考試大綱進行了討論,意在為順利地推行工程系列和建築裝飾工程師的職稱社會化評定做好各項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