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威:那份對建築深沉的愛

安居社 人氣:2.61W

馬曉威:那份對建築深沉的愛

馬曉威

痛苦的建築師夢

“那種學習真的就是要把你給掰碎了,把你的信心完全擊垮。”馬曉威和記者說這話的時候,距離那個學習時間已經過去了七八年,但他還是記得太清楚了,因為那是他人生的一個非常時期:從雕塑轉到建築本來就要從頭開始,何況又遇到那麼些個讓人無從下手的課題。“迷茫。我現在頭上的白髮就是那時候給熬的。”馬曉威笑言。在國內讀完雕塑本科,再在英國度過了3年建築學本科階段,而後又是2年的建築學碩士課程,這些足以使馬曉威華髮早生。

那時候,馬曉威在英國讀完建築學本科,實習工作2年後進入了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繼續建築碩士學位。在2年的學習中,只有兩個研究課題,第一年的“幸福”和第二年的“真實”。這兩個課題都沒有明確指定場地和區域,而是要你去思考、研究和探索,然後立項;再研究,再探索…… 但探索什麼呢?

“每年我們有9個多月的時間在學校,大概8個月在探索的苦惱中掙扎。把‘幸福’從一個日常的抽象概念轉化為一種物質存在形式,也許是建築設計中最不容易把握的一個階段,也是一個好的建築師必須打破的瓶頸階段。”在皇家藝術學院2年的學習過程中,“第一年,我們的指導老師對所有的人都特‘狠’。我們這一屆共有18人,分成不同研究方向的4個工作室。我們所有的想法似乎天天都要因為思考的深度不夠而被批評。我的同學來自全球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所有人在大學的本科階段都是第一榮譽畢業生(相當於優秀畢業生),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自信。但第一年的前6個月下來,幾乎所有的同學都寢食難安,焦躁不安——自信心完全被毀滅了。”到畢業時,馬曉威原有的同學剩下11個人拿了畢業證,“有人讀著讀著就不見了”。第一年個人的自信被打碎,第二年學院會給一年時間再重新讓你把自己收拾起來,放在一塊。“那兩年是我學習生涯中最辛苦的兩年,但也是最重要和最有收穫的兩年。”那是馬曉威2年的魔鬼式訓練。

讀本科的時候,因為馬曉威有繪畫基礎(畢業於中國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雕塑系),每次講評老師總會誇獎他。“但我感覺到老師看到的只是我手繪的技巧,並不是我的設計思路受到青睞,他會因此忽視我的設計能力。”後來馬曉威乾脆不手畫了。現在馬曉威也習慣用這樣的課題方式做建築設計,“儘管概念設計的表現形式很重要,但我們不會把注意力單純地放在形式上,我們更希望去探索和發掘形成某種形式和現象的原始原因,也就是它背後的東西。建築師一定要有關注點,並盡最大努力地把這種思考用建築的形式和語言表現出來。”

在皇家藝術學院讀碩士的兩年對馬曉威以後的發展影響挺大。後來他在英國魯頓大學教書,有老師說:“感覺很奇怪,從你們學校畢業的學生都很自信!”馬曉威笑說:“你不知道我們在學習中的苦難經歷。”“那時候我每天晚上三四點之前沒有睡過覺,也沒有過假期。這是一個你逐漸知道自己是誰和你的心裡要相信什麼的過程。一輩子經歷過這麼一次就足夠了。”

2004年,馬曉威到中央美術學院的建築學院授課,課題叫:為坐而設計。“我很喜歡這個課題,首先是你怎麼來理解這個課題。僅僅設計一個非常合理或者舒適的座位,這樣似乎把課題理解得太窄了。我希望我的學生首先發現自己在社會學層面上的關注點。”比如在高樓林立的今天,普遍存在一種現象,“居住在大城市的人正逐漸成為最孤獨的人”,即使住在隔壁,人與人的交流也很少,而電梯也許就是唯一相遇的場所,那麼怎麼樣解決城市裡與日劇增的孤獨感並增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呢?馬曉威告訴學生要創造,這就是建築師該做的。電梯間可以成為人們相互認識交流的媒介,也許當你無意間靠在電梯牆壁時,對面牆壁的上端就會出現星星或者心狀圖形,它們在另外一個人的頭頂閃耀,這樣一來你的“坐”把對方變成了一個天使,從而使兩個完全不相干的人產生了關係。“這樣已經跳出了慣常的思維方式”。馬曉威喜歡“跳出來”思維的建築師,“建築是為人及人的行為設計的一個場所,真正好的建築作品不僅要悅目,更重要的是要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