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祥:中國建築目前還沒找到自己的感覺

安居社 人氣:1.68W

  

王貴祥:中國建築目前還沒找到自己的感覺

王貴祥

“當我們開始行動時,由我們自己的無知產生了兩個驚奇:一是在這片天地裡,有這麼多的前輩和新秀在努力和富有成果地工作著;二是這個領域的研究經費是如此的窘迫,令我們瞠目結舌。”

中國古建築系列叢書之“北京五書”近日在北京首發,出資方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群,在這套書的序言中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北京五書”包括《北京古建築地圖》、《北京四合院》、《北京紫禁城》、《北京天壇》和《北京頤和園》,詳細介紹了北京古都的建築精髓。它是華潤集團與清華大學建築歷史與文物建築保護研究所共同啟動的“中國古建築研究與傳播合作專案”的第一項成果。

這次合作也被稱為新中國古建築研究史上最大規模的企業資助,資助總經費有1000萬元。研究者說,對於中國傳統建築研究這樣的純理論領域,這無異於天文數字。

這套書的主持者,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歷史與文物建築保護研究所所長王貴祥,也就此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隨著經濟發展,這樣的事只會越來越多

記者: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朱文一院長在序言裡寫道,“王群總經理與王貴祥教授,企業家與建築家十指緊扣。”這次合作會不會開拓古建築知識普及和保護的新局面?

王貴祥:這是一個好的開頭。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傳統文化會越來越重視。企業來支援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弘揚,在西方國家很常見,現在在中國,總算也開始了。

記者:是華潤方面主動找過來的嗎?

王貴祥:是他們主動。他們想給企業打上中國的烙印,又不想過分張揚,就來找我們了。我們最後達成默契,用80%左右的經費支援通俗讀物,剩下的部分支援我們搞學術研究,出版純研究的文集。純學術性的東西,沒有經費支援現在很難出版。

記者:當初他們找上門時,你們很驚訝吧?

王貴祥:沒有什麼驚訝的,這是我早就預料到的。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這樣的事只會越來越多。在國際上,這很正常,只是中國這種情況不多,因為我們的民族企業大多剛剛起步,還在過分地追求原始積累,沒有意識到文化建設比什麼都重要。華潤雪花更早意識到了這一點。民族企業關注民族文化的傳播弘揚,是一個有更長遠眼光的事情。

記者:你們的合作不會僅限於“北京五書”吧?

王貴祥:他們支援我們5年,每年都會有一套“五書”。今年還將出版“鄉土五書”,講地方的民居建築,像吊腳樓、湘西住宅、徽州住宅,已經接近完稿了,年底左右會出來。好的書還會出英文版,比如“北京五書”已經在準備了。

記者:這些主題是誰來確定的?

王貴祥:雙方一起商量。傳統文化是幾千年的積累,給大家傳播也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市場上一些流行的古建築通俗讀物存在很多問題,一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另一方面是知識結構很零碎,沒有系統性和原創性。這也是我們介入的一個原因。

在清華建築學院,越是有修養的學生,越喜歡古建築

記者:我發現,這套書的作者都挺年輕,是“70後”甚至“80後”。

王貴祥:對。在清華建築學院,越是有修養的學生,越喜歡古建築。純現代的東西,你可以在不瞭解歷史和文化的情況下做出來,但只有搞歷史的才能對事物的來龍去脈說得很清楚。他們受的就是這樣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