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華:如何使用中國元素設計中國

安居社 人氣:1.8W

陳紹華:如何使用中國元素設計中國

陳紹華

在國際友人越來越喜歡中國的今天,看看艾弗森臂手上的“忠”字,法國巴黎青年設計師賽的“肚兜”,還有到少林寺的普京,以及即將到來的2008年奧運會,就知道現在中國味十分好賣。但如何製作真正有中國味道的東西?似乎依然困擾著不少中國的設計師。著名設計師陳紹華卻在這個問題上有著豐富的心得。

陳紹華的代表作之一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中國申奧標誌五環太極。其實,原來的設計是一朵牡丹花,然後他企圖將奧運五環變成五星紅旗的五角星,又覺得五角星可以改成一個人形,進一步推想這個人如果是個中國人,可能會些功夫,那如此一個武林高手耍的很可能是太極,看那太極雲手劃出的動感,不就是“中國結”麼?就是這樣,在歷經植物、天體、抽象人類和紡織品的形象後,申奧標誌誕生了。

當他一本正經地解釋那個申奧標誌的靈感時,人們大腦中出現的就是上述畫面。當然,這個方案也征服了幾乎所有的評委,以絕對的優勢獲得通過,並得到國際奧委會的稱讚。說起來,陳紹華對此多少有些得意:“6年多了,還沒有聽到什麼不好的言論。可見真正好的東西,大家都認同,藝術還是有標準的。”

他說當時故意在體現中國的時候避開長城、火炬這些“行貨”的符號,就是為了體現不一樣的中國味。部落格上有言:“因為申奧標誌而喜歡2008奧運。”回想一下同樣和奧運有關的福娃在網路上引發的大爭論,可以看出設計對中國的重要:愛不愛奧運,外表其實很重要。陳紹華一直強調設計的中國精神,並通過他設計中的色彩、圖形等任何可以表達的元素體現出來。說起當中最為人稱道的一個小煙盒,他說:“嬌子的茶煙不是我的原創,但盒子是我設計的。嬌子的煙盒設計開始是接受一家上海策劃公司的委託,裡面一個年輕人,是一個很好的策劃師。他策劃一種煙,在煙的口味裡糅進中國茶,是一個大膽的嘗試。由於這種煙的獨特性,我選擇用青花瓷表現。但也不能完全用青花瓷,於是我作了一個肌理化的處理,做成點狀,既有風格,又不失青花瓷的風格,不會吃掉品牌標誌,也不會埋沒了煙的感覺。這包煙設計出來跟市場上所有的煙距離都很大,是一個全新的東西,它是否成功,是否被認同,是設計者最關心的。我去年9月下旬開始設計,現在看來,反應不錯,特別在文化層面比較高的消費群,都非常喜歡。”

陳紹華自認為靈感來自於30多年的積累,而沒有靈感的時候,他會登陸網路漫無邊際地看東西,看他認為最有價值的科技新聞,瞭解世界最前沿的東西。最近,陳紹華為上海國際電影節設計了一幅海報,說起這事他又興奮了起來,“我覺得非常搶眼,非常有新意。我用了一個電腦簡單的邏輯程式,將膠片纏滿了整個地球。黑白的,前面是一朵牡丹花。”

看看陳紹華設計的這些玩意,無論是第三套生肖猴票,還是為茶味香菸設計的青花瓷表面的煙盒,都有一種欲言又止的中國內涵。起碼,他的成功告訴我們,中國不是個只有大熊貓、長城和北京烤鴨的國家,起碼還有些像張三丰的中國結、像鼻菸壺的香菸盒、長在膠片上的牡丹花等讓人耳目一新的創意。

記者:你最近設計的嬌子的青瓷包裝很有中國品位,你是怎麼把它設計出來的?

陳老:先宣告,嬌子的“茶煙”不是我的原創,盒子是我指導徒弟設計的。開始是接受上海沐古策劃公司的委託,老闆是一個年輕人,是一個很好的策劃師,他策劃一種煙,在煙的口味裡揉進中國茶,是一個大膽的嘗試。我去年9月下旬開始設計,當時跑了6、7趟廠家。由於這種煙的獨特性,我們用了青花瓷,但也不能完全用青花瓷,怕把香菸的感覺做掉了,最後選擇肌理化的處理,做成點狀,既有青花瓷的風格,又不會吃掉品牌標誌的識別,也能保持香菸的感覺。這包煙設計出來跟市場上所有的煙距離都很大,是一個全新的感受,它是否成功,是否被認同,是設計者最關心的。現在看來,反應不錯,特別在文化層面比較高的消費群中比較受歡迎。

記者:在你平時的設計中,你如何看待對中國元素的運用?

陳老:這些年來文化圈裡經常會聽到一句話貌似真理的話,既“越是民族的,越是國際的”。這句話用在某些方面、某個角度具有一點的道理,但從更高的一個層面來看卻具有極其消極的意味,80年代中,第一次聽到這句口號時,我有一種本能的反感,這對當時飽受過思想禁錮的中國文化藝術發展是很不利的。這會給許多墨守成規,庸庸碌碌的人一個美麗的藉口。這句話不能激勵反思和創新,只能是自我陶醉進而自慰。我想強調的是,越是個性的創造,越是世界的。中國人揹著沉重的傳統文化包袱,一些人藉此來否定年輕人的創新慾望和行為,這不利於文化的進步,特別是以創造力為基本特徵的設計行業。

在我的設計中是有很多中國元素,但我很少視它為主題內容,更多的是把它作為與我的受眾溝通的工具,就像寫文章使用的詞彙、成語一樣來對待,但主題一定是為現實任務所服務的。

記者:你說過你強調的是大設計,是社會化的創造力的提升。這個觀點對你的設計有什麼影響?

陳老:確切地說這是一個全民的素質問題,是人的現代化的問題。就是如何開發人的創造能力,這在設計行業體現得更直接一些,但各行各業都存在這個問題;另外,我特別想強調的是創造必須有一個很好的美學素質為基礎,用審美來控制和審視創新行為,二者是缺一不可的。然而我們的審美教育非常薄弱,至今還沒有被重視。在已開發國家,尤其在歐洲,要成為上流社會的貴族,其審美涵養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中國人的溫飽問題基本解決了,但對審美素質的培養是急待要解決的重大課題。

記者:這種審美的薄弱對中國的設計具體有什麼影響?

陳老:中國這麼多品牌,為什麼沒有一個世界名牌?很多經濟學家、企業家在熱烈討論,但鮮有人提及審美問題的,不涉及這個問題,再幹一百年也出不了世界名牌。昨天我在電視上看到某個品牌的電腦筆記本,外觀用方框套來套去,似乎是想玩新意,搞得花裡胡哨,十足的農村姑娘抹的大花臉,既增加工藝難度浪費成本,又造成視覺汙染,誤導審美。類似的產品例子舉不勝舉,這是企業的悲哀,但根子是審美教育的缺失。改善教育是個長遠的問題,遠水解不了近渴,但企業家應該明白,自己是外行,不要搞權力審美。請真正有審美素養的設計師來做顧問,把把關,或許是一個不錯的辦法。視覺直觀的東西不像高科技,外行往往會陷入自以為很懂的誤區,失敗了還不知問題出在哪,因為它不像經濟學可以量化,審美,是一種很專業的修煉。

記者:怎樣的創意,才是好的設計?

陳老:我對好設計師和好設計都有八個字的總結:設計師之四要素:修養、品位、睿智、創造。好設計之四要素:切題、新意、可行、經濟。

首先我認為設計的一個重要原則是解決問題,但一個設計往往不是隻解決一個問題,可能是有解決一系列問題,甚至是完全不同的性質問題,比如廣告主要問題是叫賣,但我們有很多企業做到叫賣卻毀了自身形象,使人反感,適得其反,因為你只顧叫賣沒有考慮文化。還有創新問題,創新就是尋求突破,但你不能破約定俗成的或基本功能的原則,例如電視機,其主體功能就要看畫面,造型上你不能喧賓奪主,搞一大堆妞妞捏捏的所謂藝術變化,你只能在方框的基礎上思考工藝、材質的美感,操作上的簡便,所以,這類產品你必須遵從單純、簡潔的審美法則。

當然,創新是設計師永恆的主題,也是設計的生命所在,任何事物都有其約制力的一面,我對此有個總結:只有全新的創造,並符合普遍意義的審美法則,才能博得世人真正的喜愛和尊敬。

作為一個設計師,我既慶幸也痛苦。慶幸是能有渠道去表達自己的想象力;痛苦的是要不斷創新,創新何等不易啊。有時羨慕畫家可以一輩子用一種風格畫一兩樣東西,而且價錢還能越賣越高,但設計師不行,要不斷創造新的視覺方式。這是一種能讓你痴迷,又十分折磨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