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強:實踐人生的藝術 在設計中講出故事

安居社 人氣:9.35K

伍強:實踐人生的藝術 在設計中講出故事

與伍強老師聊天是一件愉悅的事,沒有一絲壓迫感。在他綿綿不絕的講述說,絕無故作高深另我等小輩惶恐,也無意作態定要以此顯山露水。他的談話直接卻豐富,像一本糅雜了各種故事的白話文小說,好看,易懂,把人生道理蘊藏於簡。所以他笑言,很多朋友、業主與他聊天后,都會形容:你說話像在吃美味一樣,看起來很香。

我們從他92年的大學時代一直聊到2012年以後,一箇中年男人的大致生活軌跡呈現在我們面前。正如好的設計會鋪陳出故事一樣,眼前這位四十不惑的設計者,人生裡已經充滿了故事。

從藝術中逃離

伍強出身在一個藝術家庭,父母都是川美雕塑系老師。從小到大,他便在川美的藝術氛圍中接受著薰陶。大學專業,幾乎不用他考慮,就自然地學起了雕塑。在這樣的背景下,伍強很可能成為一個“搞藝術”的人。然而他說從小在家裡就見了很多這樣的人,其中一些人的生活非常糟糕,這讓他對藝術有了叛逃之心。

大學畢業後,伍強選擇去福建師範學院當老師,當時福建師院對他說,他們要把雕塑專業作為重點專業發展,這樣的規劃讓伍強有了很大興致。加上她的姐姐在福建,父母也從中建議,彷彿順理成章,伍強走上和父母一樣的“藝術教育”道路。

如果沒有年少輕狂想出去闖的不滿之心,如果沒有後來的“教學意外”,伍強這一生大概就停在了大學老師這個身份上。

來到學校後,畢業於川美的伍強很快發現,師範類院校的雕塑專業與專業的美術院校之間,有著體制與意識的雙重區隔。一心想來施展拳腳的伍強,最後不得不在學院的要求下,一人分飾多重教師角色,從雕塑教到室內設計,凡是與“藝術”沾邊的專業,都讓他去教。這顯然與他的初衷背道而馳。

一年後,伍強離開了,他認識到,福建師院並不能承載他的人生方向。

從教師身份裡抽身

辭去學校的工作,伍強先去了深圳一家臺灣設計公司。大學時選修室內專業,並師從如今的川美副院長郝大鵬老師,這樣的選修經歷讓他有機會成為一名設計師。

一段時間後,他又回到福建, 在這個他稱之為“每次回去都極不情願”的地方,開始了他真正的職業設計師生涯。這一呆就是6年,直到結婚,他終於有正當的理由可以回到他眷念已久的重慶城。

從大學老師到職業設計師,伍強轉變的不止是身份,更好像是從一條安穩的船跳進了急湍的河流,他不得不獨自去面對各種艱苦的遭遇。談起那6年福建生活,伍強用“意想不到的艱辛”來概括,在他述說的過程裡,很明顯能感受到他對那段往事的動容。“這段經歷就不寫了”——在長長的故事描述後,他這樣結尾。

我問他,從大學老師到職業設計師,這種轉變給他帶來了什麼樣的感受?

他彷彿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後,緩緩說道:很惆悵,但沒想過要回頭。

那6年的過往,在伍強心裡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但他卻鮮少提及。今天各位看到的,在伍強的要求下也只是一筆帶過。

人生裡有許多當時看來是禍的事,多年後回過頭來,會恍然明白,那其實是福。伍強說福建6年,讓他品嚐到社會滋味,在各種遭遇中摔打,建立起了自己的生存意識、生存技能,以及抗壓能力。而正是這些過去,讓他收穫了今日。

在設計中講出故事

伍強的辦公室有著超高的挑空,後工業時代感的建築牆頂、牆面圍合成一個時空交錯空間,裡面容納著混淆的中西物件:北歐風格的極簡燈飾、明代官帽椅、古樸厚重卻造型奇異的長靠背實木墩椅。這些看似隨意的擺件從第一視覺上呈現出奇特的觀感,隨後讓你一眼明瞭:這是一位設計師,懂文化的。

當然,也許這樣的辦公空間僅僅只是為了向拜訪者尤其是甲方表明段位,而不一定是伍強自己內心裡的喜好。我並未就此向他求證,因為我在另一個地方看到了更好的他——在他的設計作品裡。

如果你去過國奧村售房部,你便能和我一樣,認為伍強是有文化底蘊的。很多設計往往只會讓你看到表面的視覺符號,哦,那是中式、或者西式,這樣的膚淺設計會被我們歸納為“虛有其表”,只可觀,而不能意會。

“好的設計會講故事”,伍強說。

所以我們才能看到,伍強主持修復的通遠門城牆上,身披鎧甲手持長戟的士兵會很容易讓思緒墜落到那個煙火四起馬蹄疾飛的時代,想起城牆內外兵荒馬亂的歲月。

“我正在做一個非常有嚼頭的設計”,說到設計,伍強開始興奮。那是一個要濃縮中國五千年曆史的餐飲空間,伍強和他的設計團隊想到用每一個朝代來代表一間包房,難題出現了:每個朝代的時代元素太多,到底選取哪些碎片,可以將每個朝代展現得淋漓盡致又能將整個餐廳設計沿著歷史貫穿成一條線?這太考驗伍強的思考、提煉能力。為此他絞盡腦汁,“商周時期的文化如何濃縮在這個包房裡,唐代的包房又該如何設計,還不能停留在表面。”

可以想象,這樣的主題餐廳稍不留意,就會流於俗套和表面。“到時候出來一定會有故事”,伍強最後並沒有給我們說他將如何去表現每一個朝代,但從他溢於言表的興奮裡,我們看到了他的陶醉和感動。

在文化裡傳承精神

看了伍強的幾套作品,發現他偏向於用現代的手法去展現中國意象,文化氣息漫延在他的設計裡。

談及此,他說最近幾年北京有學者提出要“文化復興”,他頗認同這個理念。他認為做設計必須懂得回顧歷史,回顧傳統。那是不是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鍾?伍強回答說,對所有文化都要尊重和喜愛,文化對個人而言,是汲取與愛好。可是他對當下設計中的文化卻有自己的感受。“可喜又可悲”,伍強說。

“偉大的建築可以幾百年上千年的存在,再偉大的室內設計存活期不超過二十年。”無論是家裝還是工裝室內設計,翻修翻新的機率非常高,所以室內設計中的文化很難保留和繼續。但伍強並不因為室內設計易逝而怠慢設計。“因為這樣,我們更要做出真正的,讓它能保留長久一些的作品。”伍強說,室內設計的生命是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這讓他有著創造生命一般的驚喜感。

“室內設計很難在物化層面進行保留延續,運用的文化元素也容易因潮流而改變。但文化精神可以傳承。”“設計精神可以讓你的設計更強大,更變化無窮。”

出於對文化的執著愛好,如今伍強愛上了收藏古玉。“每一塊古玉背後都藏著一段故事。”或許哪天,這些故事正好可以運用在他的設計中。

在家庭中一起分享

2001年,伍強結婚後從福建回到重慶。與他走入婚姻殿堂的,是大學時常坐在足球邊上看他踢球的同班同學,是的,那時候他們是戀人。從大學時代就攜手走出來的愛情,肯定更有默契與包容。伍強說起家庭時的豐富表情並不亞於他談設計,這可以看出,他在家裡也是一個善於表達的人。“在家庭裡,分享最重要,要與家人一起分享。”所以他再累,也會和愛人一起分享工作的喜怒哀樂,和孩子一起分享電視時光,每個禮拜天一定留出來與父母分享天倫之樂。對於孩子的教育,伍強同樣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孩子,而不是強加。“我們沒有讓他去報各種班。”伍強說起的時候甚至有些得意。

在歲月裡完成人生沉澱

在採訪伍強之前,編輯部同事再三提醒,伍強老師是一個非常低調的人。就連此次採訪,他也多次強調“只是閒聊”。低調行事背後,其實是伍強有意沉澱自己。比起許多年輕設計師,伍強認為,隨著歲月的沉澱,心態一定會更好。而這樣的心態在他這個年歲,大抵上就是雲淡風輕。

“做設計一定要有人生積累”。這是伍強在採訪中提到的一句話。他說他在提案設計時,很容易感動到別人,“情緒是非常重要的”。而這樣的情緒,如果沒有人生閱歷做鋪墊,沒有積澱,很難表達出來。就像演員演戲,沒有經歷,僅靠演技,情緒永遠達不到那個點上。

“你要先感動自己,才能將感動傳染給別人。” 無疑,伍強已經有了一個感動別人的人生。

Q&A摘錄:

旁=《旁觀者》室內評論 伍=重慶艾唯室內裝飾設計有限公司首席設計師

旁:你在從事設計這一行時,哪個時期是您成長得最快的?

伍:04、05年,在日清做景觀設計的時候。成長是一個過程,沒有積累到一定程度,也很難談成長。

旁:你認為什麼是好的設計?

伍:設計沒有好壞,只是喜歡不喜歡。

旁:從大學老師到職業設計師的轉變,當時帶給你什麼樣的感受?

伍:很惆悵,但沒想過要回頭。

旁:很多人說,不懂生活就不懂設計,你認為你是一個懂生活的人嗎?

伍:哈哈,我很懂生活。

旁:你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做些什麼?

伍:把雕塑撿起來,然後再玩玩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