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家居賣場半年關停5店 業績欠佳為主因

安居社 人氣:2.09W
1

2010年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一半,在低碳概念、下鄉浪潮、房產新政等諸多熱點掩蓋下,京城家居賣場正在悄然發生著細微的變化。昨天還在大肆促銷的門店,今天可能忽然關門謝客,或者“城頭變換大王旗”,一個品牌從此別去,新的品牌重新開始。

記者調查

半年京城5家門店關停

當2010年的日曆翻到6月的最後一頁之時,驀然回首,我們每天生活的這個北京城和我們每天關注的家居業,已經和半年前有了些微妙的變化——一些老面孔的家居賣場悄悄地沉進了人們的記憶中。

最先消失在人們視線中的是特力屋亦莊店。新年伊始,前來購物的顧客發現,這家瘋狂甩貨幾個月的特力屋門店已是鐵將軍把門,牆壁上的促銷廣告還在風中搖擺,提示著這裡曾經的紅火,而一張標題為“特力屋就在你身邊”的北京店面示意圖,明確地指示著特力屋亦莊店的位置。只是,“在你身邊”成了美好的回憶。沒過多久,特力屋健翔店也在狂折之後宣佈關門。幾個月之後,來自美國的建材超市巨頭家得寶同樣遭遇關店的命運。在青島、瀋陽相繼關店之後,家得寶進入京城的首家店——分鐘寺店於5月31日完成甩貨,暫停營業。

特力屋關掉了,原址幾個月沒有動靜,誰會藉此地重生尚不得而知;家得寶暫時告別,明年是否會重來還未可知。另兩家賣場卻因為“城頭變換大王旗”,永遠退出了市場。一家是在十里河以經營書畫為主的千鶴年華,隨著5月20日東方博寶畫家城在此擴容開業,千鶴年華也就不復存在了。6月6日,京城家居賣場龍頭品牌集美家居將其在京的第四家直營店開進了回龍觀。集美擴張的同時,宣佈了曾經在這裡駐守了3年的萬家城國際家居廣場的敗北。“萬家城”三個字,成了集美分店的名稱,算是留給人們的最後印跡。

據不完全統計,僅僅在今年上半年,就有5家家居賣場門店或關或停。北京共有大大小小的家居賣場120家左右,5家只佔4%,未必會對行業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但特力屋、家得寶、集美等企業的名頭太響,它們的勝敗得失,總會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2

原因分析

業績欠佳為主因

“好好的一個賣場,說關就關了,這到底咋回事兒呀?”家居圈內有人曾經這樣扼腕嘆息。事實上,一個企業的生死,縱然有著多種多樣的深層次原因,其中最重要的還是業績。無一例外,今年上半年關停的5家店,都是因為業績太差。

特力屋經過了2005年-2006年的瘋狂擴張,全國店面曾經膨脹到六七十家,尤其是收購歐倍德獲得的許多店面並不符合特力屋的選址要求,經營相當不順。到2009年,特力屋在全國掀起關店潮,計劃到2010年底,將中國的63家門店關閉22家,剩下的41家店將縮減面積,並啟動增加店面業績的“T計劃”。

特力屋亦莊店從開業之始就是個“跛足”的店面,地理位置太偏、開車到達太難,直接導致了它經營不佳。無奈之中,特力屋被迫賣起了水泥、沙子,但這些低檔次產品根本無法支撐店面的經營規模,利潤更是微乎其微,勉強維持幾年之後,關店止損應該是明智的選擇。特力屋健翔橋店的關閉,同樣是由於經營一直達不到預期。

儘管分鐘寺店是為了配合物業方的整體改造而被迫暫時停業,但家得寶在北京、在中國的表現一直不能與其“全球最大建材超市”的稱號相稱。固守著從家世界收購來的12家門店家底,換了幾任中國區掌門人,門店沒有增開一家,反而越關越多,如果不是業績實在太難看,也不至於如此丟人現眼。分鐘寺店關門,讓高層們有點時間反思一下,未必不是好事兒。

至於千鶴年華,在十里河眾多與家居相關的賣場中,一直處於最不景氣的狀態,最終被物業方收回打造自己的品牌,至少有希望盤活這塊商業旺地。萬家城國際家居廣場,更是在生意慘淡、很多商戶被迫撤攤的情況下,集美家居才伸出援手的。萬家城以每月40元/平方米的租金尚難留住商戶,集美把租金漲50%,達到每月60元/平方米,僅用3天就完成了全部招商登記。在生與死的選擇中,品牌的價值顯得格外重要。

死去的也好,暫停營業的也好,都已經成為過去,新插上的旗子能夠飄揚多久,還是需要衡量一個硬指標:業績。3

行家評說

洗牌重組是杞人憂天

在5家門店關門的同時,今年上半年北京新開的家居賣場不下10家。除了取代千鶴年華的東方博寶、收編萬家城的集美家居以外,還有進入試營業的居然之家麗澤店、已經開業的龍鳳之家廣東傢俱北京總部基地、閩龍櫥櫃總部基地、十里河傢俱大道“裝修第一站”、東方家園投資的兩家“家繽紛”和兩家“歐華尚美”、特力屋新開的京城第七店等,呈現出開業者遠遠多於關門者的狀態。於是有人驚呼:北京家居賣場太多了,市場飽和了,洗牌重組的時候到了!

“弱肉強食是基本的商業法則,強者越強,弱者越弱,優勢品牌吞併劣勢品牌,市場此消彼漲,都很正常,沒有必要大驚小怪。”北京市場協會家居分會祕書長劉晨認為,家居賣場開業或關門都有它的道理,能適應市場競爭的就會發展,連鎖店會越開越多,不能適應市場競爭的就會越來越弱,以致於退出市場,也不足怪。

隨著麗澤店的開業,居然之家在北京已經擁有5家門店,總營業面積超過50萬平方米。“早在2002年特力屋和紅星美凱龍進入北京市場時,就有人在說要洗牌,要重組,我覺得這完全是杞人憂天。”居然之家總裁汪林朋以一個親身搏擊市場的操盤手身份指出,家居行業是一個非常市場化的行業,賣場數量到底是多了還是少了,不是個別老闆根據自己的想法嚷出來的,而是市場決定的,“如果賣場收不到廠家的租金,總是虧損,肯定會自己關門,如果它沒有關門,就說明還能賺錢,至少還能維持下去,完全用不著替別人擔憂”。

業內人士認為,生存還是滅亡,收縮還是擴張,京城家居賣場正在用自己的經營業績做出決定。所謂的洗牌、重組,時時都在悄悄地進行著,這與市場是否飽和似乎並無關聯。誰能在市場大潮中不被淘汰,誰就是真正的贏家,這是市場選擇的必然結果。(文章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