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調查:年末家居促銷貓膩多 記者調查為消費者支招

安居社 人氣:2.06W
1

 關鍵詞:年末折扣

  

新聞調查:年末家居促銷貓膩多 記者調查為消費者支招

  新聞調查背景:

每逢節假日,打折促銷成了商家屢試不爽的法寶。聖誕、元旦將至,各家商場的“價格”文章競相出臺。近日,記者在廣州幾處商業網點看到,大至商場、超市,小至品牌專賣店、批零兼營的小商鋪,醒目的降價招牌和花樣繁多的促銷已經開始。在傳統的買一送一、折上加折等的基礎上,購物返券、買賣積分、消費印花等花樣繁多的促銷活動更是搶足了市民的眼球。

現今商家們紛紛推出一低再低的折扣價,讓人眼花的大禮包,限量搶購的超低價,各種搭配組合的套餐,返現金最高上萬元等等,號稱'奢侈衛浴也同樣在‘超低風暴價'中嶄露頭角。

  

新聞調查:年末家居促銷貓膩多 記者調查為消費者支招 第2張

促銷越賣越貴

  案情回放:年底市場亂 家居賣場倒是越促銷越貴

“看起來有,有床頭櫃,床上用品俱全。但到現場一問,實際上只有一副床架。床頭櫃什麼的還要另外算錢。”臨近年底,買傢俱的業主漸漸增多,可是家居賣場在頻頻促銷的同時,“忽悠”客戶的事件也常常出現。

特價床?實際上只有床架

“廣告上雖然用中文寫了‘床1.8×2米’,但廣告圖片上卻是床、床頭櫃、床上用品俱全。”家住閩侯,今年準備買傢俱的小林,在逛了市區某傢俱賣場之後表示非常鬱悶:報價僅六百多元的特價床,實際上僅賣床架。消費者如果買齊床頭櫃等物品,至少需要一千多元。

“現在市場上一千多元的床並不少見。”小林告訴記者,市區這家賣場吸引他冒雨前來,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六百多元的特價,不料到場才知道原來只是床架。

記者在採訪時發現,不只是床,沙發、餐桌等組合式的傢俱,真正的全套價格與廣告上往往不相符:沙發廣告上往往是沙發、茶几俱全,而現場導購員則稱茶几的價格不包含在內。這樣消費者為了買配套的茶几,往往還需要多花三四百元;而二百多元的特價餐桌廣告上往往會印上餐椅,到了現場才發現,原來餐椅是單獨賣的,價格並不比餐桌便宜。

業內人士表示:不少傢俱賣場在年末搞活動時,都喜歡用類似這樣的“偽特價”打的只是一部分的價格,卻刊登整套傢俱的圖片。消費者在看廣告時,一定要注意中文註釋。

延伸閱讀:

衛浴潔具“哄抬物價” 其折扣暗藏端倪

大幅折扣 瓷磚衛浴產品成本值幾何?

五一建材折扣一般 消費者不買賬

2

新聞調查:年末家居促銷貓膩多 記者調查為消費者支招 第3張

折扣資訊 “起”字才是關鍵

記者調查一:五折起?其實全都“起”了

“這裡一款5折的傢俱都沒有了嗎?”“沒有,都沒有。”

上週末,家住市中心的黃小姐根據所看到的“全場5折起”廣告,來到位於楊橋中路的祥光傢俱城,於是發生了前面的一幕。

黃小姐告訴記者,按照她的理解,“5折起”至少應該有少量的5折商品,然後是六折、七折……但黃小姐在現場不僅沒有找到一件真正的“5折”產品,甚至最低折扣還是7.5折,與她的期待相去甚遠。記者隨後也來到了這家傢俱城,經過詢問導購員和現場走訪,發現確實沒有一件“5折”的產品。

“5折起”沒有一件5折商品,算不算欺詐消費者?福建元一律師事務所鄭陳然律師表示,如果確實一件5折商品都不存在,那麼可以認定商家存在虛假廣告和消費欺詐的嫌疑。但消費者如果沒有買商品,往往也不會因為被“忽悠”著逛了一次賣場而提起訴訟,因此商家的這種行為,實際上得不到有效制約。

  結論:商家宣傳單往往是隻做噱頭,吸引消費者到店裡觀看。低折扣後面往往跟著一個小小的“起”字,稍不留心的消費者通常就會誤以為全場低折扣。所以小編提醒消費者,逛街須留心,低折扣細看再信。

延伸閱讀:

次品打折先抬原價

折扣不斷 武漢地板價格戰打響

家居促銷又聞降價聲 折扣背後藏著些啥

3

新聞調查:年末家居促銷貓膩多 記者調查為消費者支招 第4張

一線品牌概念模糊 消費者易被忽悠

記者調查二:品牌多?“一線”沒有標準

“……100多個一線品牌……10000餘款精品傢俱。”這也是市區一家傢俱賣場在廣告上刊登的內容。可是,衝著品牌二字而去的消費者,恐怕又要失望了。上週六,家住楊橋路的許小姐在這家號稱擁有“100多個一線品牌”的傢俱賣場走了一個下午,發現其實一個品牌也沒有。

而當記者趕到該傢俱賣場,詢問導購員“有哪些一線品牌”的時候,導購員默然不語。

導購員表示,所有的商品已經陳列在現場,無論是品牌還是價格,消費者都可以自選。記者隨後在現場查探發現,該賣場確實沒有提供更多的品牌宣傳,所有商品的保修也是由傢俱賣場直接提供。

專家說法:“什麼是‘一線品牌’?這一點在法律上很難界定,因此也難以認定這是商家的虛假廣告。”福建理爭律師事務所律師盧鋒奇告訴記者,由於法律上並不存在“一線品牌”的概念,很多商家因此可以大鑽空子。

  結論:商家的文字遊戲就和網路的標題黨一樣,只為吸引你的眼球,眾多小賣場產品多為小品牌。現場的導購員是為消費者購買商品指引服務,但是請各位消費者謹慎選擇。據調查,大多數導購員為某個品牌銷售,這樣在購買時會故意引導消費者去選擇某個品牌。另外專家也提醒消費者,一線品牌定義模糊,在法律上可以鑽空子,屆時售後維權有難度。

延伸閱讀:

家居行業新店年末再擴容 消費者受益

家居消費要警惕新訛人手段

家居十大消費警示

4

新聞調查:年末家居促銷貓膩多 記者調查為消費者支招 第5張

營銷手段多 消費陷阱更多

記者調查三:消費者冷對家居折扣

      反思:家裝進入慣性營銷?

  上半年家居業統計資料不樂觀  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商業資訊中心最新發布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建築及裝潢材料類零售額同比增速在3月份衝高至12.4%後出現持續下滑,4月份零售額同比增速快速回落至-41.5%,下降了53.9個百分點,5、6月延續上月下滑態勢,零售額同比分別為-19.8%和-22.5%,顯現出明顯的下行軌跡。(如圖一)從累計增速看,1-6月零售額累計增速大幅下滑至-14.5%,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了27.7個百分點。此外,傢俱類零售額增速處在低位,上半年累計增速較一季度小幅提升2.6個百分點,較年初提升6.3個百分點,但4、5、6各月零售額增速仍維持在2.1%、14.9%、10.2%的較低位置。 圖一  此外,由中國建築材料流通協會發布的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6月份的指數為125.95,環比下降6.6%,這也是BHI在今年年內首次出現回落(如圖二)。據記者瞭解,構成BHI的人氣指數、購買力指數、銷售能力指數、就業率指數較5月份都有不同幅度的下降,特別是購買力指數與銷售能力指數也首次下降,中國建築材料流通協會資訊中心認為,這可能會對家居行業造成衝擊。
新聞調查:年末家居促銷貓膩多 記者調查為消費者支招 第6張

圖二

送禮、打折、各種優惠活動。業務員對客戶的爭搶、營銷人員的四處活動、員工的佇列展示……似乎這些已經成為房交會上企業的規定動作。記者發現,對這些促銷活動,消費者看熱鬧的多,真正出手的卻少。雖然很多前來逛展的消費者都是準客戶,但是對這些促銷活動顯然都有點缺少感覺。“現在這些優惠太多了,俗話說買的不如賣的精,我都不知道哪次優惠最大?”張女士如是說。

談到這些營銷方式,很多企業有些無可奈何:“其實打折促銷就像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別人都打折,自己也不能不打折。要想創新,也不知道更好的方向。”一位裝飾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說:“從積極的方面來看,昆明家裝公司趨於穩定,排在前列的品牌都有自己的一套營銷、經營模式。然而,雖然穩定是好事,但事實上,目前在營銷上,這種穩定也讓昆明家裝進入慣性。缺少創新。除了用送禮品、打折這些常規手段招攬生意,就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如何在營銷上創新是行業需要探索的問題。

  結論:家居賣場每逢節假日銷售折扣戰是必打之戰,消費者面對這些千篇一律的促銷手段早已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消費者冷對家居折扣是正常的現象,一種普通的營銷方式受到冷漠對待是商家競爭的瓶頸。消費者;理智對待折扣資訊是市場成熟的一種表現,同時也是對市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常規的營銷模式,是否有更好的方式去取得市場。

全文總結:年末是各行各業盈利大戰的好時機,所以各種各樣的促銷手段會讓消費者目不暇接。因此消費者除了要理智對待各種促銷活動外,也可以通過對比方法,撈到物美價廉的年貨過年。

小編就為消費者總結年底消費留心貼士:

1.折扣資訊要細看。多數低折扣產品可能是次品、舊品,退貨要求不合理,消費者應權衡比較後可買;

2.低價產品也要三包。價格雖便宜,但切記不可買無保證產品,以後出現任何問題,想維權,難於登天。

3.返利產品規則細看再細看。雖然返利,但是無商不奸,一些商家通過保留“活動最終解釋權”的方式來單方面控制買賣行為,從中受益。

4.買前貨比三家。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多走走,多看看,多有益。

延伸閱讀:

市場分析:中國傢俱流通業態形勢

順德:傢俱“集體商標” 提升行業競爭力

傢俱也有時令價 促銷潮傢俱格外動人5

家居小貼士

新聞調查:年末家居促銷貓膩多 記者調查為消費者支招 第7張

羊毛還是處在羊身上

關鍵詞:"偽"折扣

洞察衛浴潔具銷售中的三個不等號

衛浴行業的提升發展,對於衛浴裝修不斷提升,商家們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趁著裝修旺季來個打折“衝擊波”,期望能在年底交出一份漂亮的賬單。近日,筆者走訪建材市場發現,在眾多促銷活動中,瓷磚、衛浴產品 表現最積極,動不動就有低於5折的優惠。而各種促銷手段時常讓市民感到無從選擇,如何在眾多促銷中找出真正的實惠,還要會識別商家的文字遊戲,有業內人士透露,要特別留心促銷活動中的“三大不等號”。

歷史最低折扣≠歷史最低價格

近期走在前山世邦廣場附近,消費者經常會收到衛浴產品的宣傳單,不少宣傳單上寫著“本次促銷全場瘋狂折扣歷史最低”、“折扣低至3.8折”。同樣的資訊也可以在本地的裝修網站上發現。

事實上,折扣最低不代表價格最低。筆者對比某品牌不同時期相關促銷資訊,發現其國慶節促銷資訊中,最低折扣也是3.8折,不過是不同型號的產品促銷。

“由於衛浴產品不同,價格也難以比較”,在世邦家居世界一樓,澳斯曼衛浴的銷售人員告訴筆者,在促銷方面,廠家每次都會推出不同的特價產品,同一款式在短期內往往不會有類似的促銷,以免有些顧客發現價差後要求退還。即使是銷售人員,也很難發現“最低價格”究竟是多少,普通顧客更不用說了。

 “N折起”≠最低成交價N折

不少顧客看到“本店全場商品3.8折起”這類資訊後,會以為這個“3.8折”就是所有產品的最低折扣。筆者從採訪中得知,實際上,“最低折扣”也有機會講價。“全場”只是普遍折扣,部分廠家會推出“特價”產品,其折扣可能低於3.8折。

據瞭解,衛浴產品 打“特價”後能講價這種情況,對於二線衛浴品牌比較常見,但特價衛浴產品降價幅度也往往非常有限。筆者以顧客身份在世邦廣場附近一家衛浴店諮詢時,發現其標價780元的連體衛浴特價品討價還價後,衛浴銷售人員稱“最多可再降20元”。相對於二線衛浴品牌,知名品牌的促銷價格一般比較“執著”。21日上午,筆者在諾貝爾瓷磚專賣店看到,多款拋光磚近日打出了5折以下的優惠,當筆者以顧客身份討價還價時,銷售人員劉小姐表示,這個價格已最低,無法再降。

“截止到第N日”≠第N日後沒特惠

不少促銷活動都寫明,“本次活動時間為11月20日至30日”。如果過了最後一天,是否之前的優惠折扣就沒有了呢?未必!筆者瞭解到,活動促銷的產品很多都是限量的,賣完就會結束,但一般都會延後而不是提前。因此,即使過了衛浴產品促銷活動最後期限,也可以拿起電話諮詢一下。

在前山財富廣場附近,筆者看到一家衛浴專賣店擺出不少特價產品。實際上,這家店的促銷活動早在11月14日就開始了,而且不少樣品上貼著“限量20臺”的標籤。衛浴產品銷售人員表示,由於衛浴產品促銷效果良好,廠家決定將優惠期限延長。

筆者觀察:批量購買可破品牌產品價格“堅冰”

一些知名家居品牌特價品價格非常“堅定”,即使顧客軟磨硬泡也不肯鬆動。但如果購買數量較多的話,也能打破價格“堅冰”。安華衛浴專賣店的銷售人員告訴筆者,特價產品已經很實惠,即使顧客購買幾個或十幾套也難以降價;但如果是小區整棟樓都需要裝修,數量在100套以上,就可以在特價基礎上再打個折扣。

延伸閱讀:

元旦家居品折扣低至三四折

陶瓷假折扣不如真低價

團購傢俱警惕“高標價低折扣”

6

新聞調查:年末家居促銷貓膩多 記者調查為消費者支招 第8張

商家磨刀霍霍向消費者 維權路艱辛

關鍵詞:維權

遇到“被忽悠”這種鬱悶事,消費者該怎麼維權呢?

“淘金”要留心

一、打折商品“概不退換”不合理。“降價或處理商品概不退貨”的內容,屬於典型的不公平條款。降價商品不等同於處理品、殘次品,顧客應享有退貨的權利。

二、警惕返券、返利有“貓膩”一些商家通過保留“活動最終解釋權”的方式來單方面控制買賣行為,從中受益。

三、仔細閱讀宣傳廣告,謹防“優惠陷阱”。商家往往在廣告中以“節日大優惠”來吸引顧客,但有的商品並未達到廣告中標明的優惠幅度,有的優惠商品是滯銷或劣質產品,有的乾脆就無貨,市民一定要謹慎對待此類“優惠”。

四、購物之前要貨比三家,在購物和接受服務的過程中,對劣質商品和劣質的服務不要忍氣吞聲,一旦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要立即到當地工商、消協、旅遊監督等部門投訴,以便及時取證。

“如果消費者沒有買,就沒有產生經濟損失,當然就無法索賠。”元一律師事務所的鄭陳然律師表示:如果沒損害,就沒有索賠。如果損害已經產生了,索賠的取證也很難。這就是目前虛假廣告氾濫、商家“忽悠”消費者、賣場亂象頻現的癥結所在。

福建名仕律師事務所蘇湖城律師則認為,就算沒有實際的經濟損失,消費者還是可以到工商部門投訴,只是這種投訴只能是一種自覺自發的公益行為。

專家:出現問題,消費者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當產品安裝後出現問題或需要維修時,消費者首先應撥打合同上的售後電話。一般情況下,若這個電話是廠家自身的售後服務電話,為維護品牌形象,只要使用者的投訴合情合理,廠家會在最短的時間內為消費者解決;若合同上的售後電話不是廠家的,一般就是經銷商的,消費者可先向他們尋求解決。如果經銷商一味推卸責任或始終推託不進行維修時,消費者可以找到廠家的售後電話,直接與廠家聯絡,由廠家出面與經銷商協調。

如果出現廠家和經銷商對於消費者的問題都不予解決的情況,消費者可以向購買產品的賣場進行投訴。一位業內人士指出,消法中規定購買場所是要對售出產品承擔義務的,如果出現問題,賣場是要承擔連帶責任的,而且,大型賣場非常注重自己的企業形象,在解決糾紛時,一般會站在維護消費者利益的立場處理問題。此外,業內人士還提醒消費者,在與銷售方簽完合同後,也一定要到賣場的服務檯蓋上賣場的章作為憑證。

如果以上協調均未見效,消費者可以持消費憑據到消費者協會進行投訴。

延伸閱讀:

廣東傢俱全國打假維權月啟動儀式

傢俱說明書不過關 消費者維權難

建材售後無國家規定 消費維權需重約定

(此文系“本站”專稿,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本站”及作者並新增原文連結地址,違者本網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