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與“真”較量 櫥櫃業之大勢所趨

安居社 人氣:3.3W

(一)中國櫥櫃業內的“偽”:

(1)重表輕裡:展廳,展示樣品櫥櫃,以及圍繞這一視覺效果的“包裝和粉飾”,稱為“表”。即一目瞭然的外部形象。設計,廚房基礎裝飾的把控和應用,加工生產,現場安裝,櫃與檯面的有機結合,安裝以後的質量和客戶的滿意度,稱為“裡”。即實際的交貨能力。

“表”的外部形象,可以快速引起“市場和消費者”的關注和青睞,“裡”的本質,則需要長年的積累和沉澱,並且“不為人知”,也不能在短期內分出高下,市場和消費者不能透過“表”而評價“裡”。因此,努力“快速”包裝和策劃“表”的形象,成為中國櫥櫃的主流風潮。徒弟學師傅,人人爭先恐後走這條快速“通道”。其結果:

·終因不能交貨,或者不具有交貨的實際能力,師傅每次逾下,徒弟也岌岌可危,處於生存維艱的處境。偶遇一位得到真傳的“大弟子”(老總)明人不說暗話,他由衷的感嘆:“該用的商業技巧都用了,交貨質量是問題,成本是問題,效率是問題,不知出路在何方”?

·一大批不明就裡的“跟風者”,處於迷茫階段,一個比一個會包裝的現狀,使包裝品牌的“快速通道”,失去了往日的效力,大家逐漸明白一個行業本質,即:流程混亂,章法不明,沒有規律和通用性標準化,使商業平臺不可拷貝,人員不能溶入,安裝質量不能穩定,量化以後,成本反增不降。

·16年的行業發展史,投入巨資意欲一步到位,一錘定音的失敗案例比比皆是,實踐以後,才感受到“瓶頸的存在”,瓶頸無時不刻的制約著各個服務環節。重“表”輕“裡”的“偽”,直接造就了一個典型的“低效率、高成本”的中國櫥櫃。

(2)重“商”輕“工”:一切商業技巧,商業手段,商業包裝和商業導向,都屬於“必不可少”的商業活動,然而,“商業活動”並不能成為“空洞的”,“抽象的”空中樓閣。需要“產品”作為基礎。運用現代商業理論的商業活動之效率,需要一個前提:即“通用和標準的產業化”,作為商品基礎。櫥櫃是都市型工業產品,背離了工業基礎,商業手段必然成為“沒有根基的牆頭草”。

“巨集圖三寶”八年打造了即將突破400億的商業平臺,“麥當勞,肯德基”可以全球拷貝,“戴爾電腦”可以全球直銷,“海爾冰箱”正在實施全球市場戰略,“聯想”國際化品牌抉擇等等。都離不開,龐大而規範的“產業基礎”。而這個基礎的共性,就是通用和標準,無庸置疑。

相對比具有龐大市場需求的中國櫥櫃,16年以後,仍然沒有“商業平臺”,沒有稍有規模的“經銷商”平臺的現狀,值得每一位從業者,投資者和相關圈內人士思索。

豪華的展廳和展品,空洞而抽象的商業氛圍,與作坊式工業,“沒有秩序”,“沒有規律”,“沒有通用性”的運營實際狀況,形成鮮明的對照和巨大的反差。其結果:

·不能說:“質量穩定”,沒有人敢說:“質量穩定”。也不可以說:“質量穩定”,確實也沒有理由說:“質量穩定”。因為“質量穩定”之說,無據可循。

·“低效率”不可迴避,“依靠手藝”、“依靠經驗”、“依靠單兵作戰”、“依靠手工作坊”、“依靠人控制沒有規律的千變萬化”,沒有效率可言,量化不會產生效率。

·“成本不可預見,預算和有效控制”。整個做訂單過程,不可避免錯誤,不可避免浪費,不可擺脫返工(甚至賠錢)。因為,業態決定,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重“商”輕“工”的“偽”,不可擺脫“低效率、高成本、質量劣”的本質之困擾,進入了一個“天價而劣質”的怪圈。

(二)中國櫥櫃呼喚“真”!

(1)技術改造:過渡了16年的實踐,積累以後的中國“櫥櫃人”,對於現狀的困惑和煩慮,理應激發“技術改造”的慾望,因為產業技術改造是理順“生產製造”和“銷售服務”二大環節的必然途徑。

·銷售、設計、生產(採購)、終端安裝四大流程,需要有機的,有規律可循的聯絡起來,圍繞這一中心,對生產秩序和包裝,發運等流程進行完善和改造。

·形成“部品,整合”的櫥櫃正常秩序和過程。形成部品概念。使全員在營運過程中,有的放失,有章可循,有參見依據,形成“通用性”。

·根據實務需求,解決切實可行的,不會給下道工序設定障礙的“展示和銷售”形態,去其“抽象,空洞的成份”,留存真實的,具體的“部品”物件。

·重點解決“設計規律問題”,“方案得失和權衡問題”,“保障工藝和結構完整性問題”。理解規律,應用“通用和標準,互換性”的設計規律和章法。

銷售:以部品為物件形成“套”的合理性。設計:應用部品的整合整合佈局,形成針對性和適(實)用性。生產或採購:以部品為物件形成互相聯絡的體系,把握“正確率”,提高專業能量。

完成上述改造和完善,即可形成:高效率、低成本、質量穩的良性迴圈。

(2)通用和標準:“系統的”,“全面的考慮”生產製造和經銷服務二大環節如何緊密聯絡起來,才能參悟“通用和標準”的應用效能。如果經銷商單純的考慮“方便”、“輕鬆”、“隨意”、“隨機應變”,那麼,品牌製造商出於偏面的迎合考慮,則不能形成指導性,不能提供專業資源,也不能提供“便於整合,便於安裝”的半成品(即部品)。這是“根源和通病”。

·您隨意賣,隨意設定沒有規律的規格之設計,表面看,設計員尊重客戶要求,其實並非如此。①客戶根本沒有“規格”的要求,客戶需要“適合廚房實用和美觀”的設計。②老闆沒有要求,設計員缺乏認識和理解,所以,不能應用“通用和標準”的設計規律。③設計員對“設計的得失權衡,缺乏解讀能力,缺乏溝通能力。④就事論事的態度,人為的“破壞了規律”,給生產(採購)、安裝製造了麻煩。

·沒有一個具有一定生產規律的“製造商”,可以適應“毫無規律”的千變萬化的設計,沒有一個公司可以同時具備“分解這些設計圖”而不出錯的團隊。

如果經銷商不能完善“展和銷”,“設計和採購”的規律性問題,那麼,會必然造成二個結果:

第一:製造商的生產和發貨,不可能不錯,製造商不能保障“質量、工藝和結構的完整性”,製造商永遠不可能產生效率和成本優勢,沒有可能以效率所產生的成本優勢,反饋給經銷商分享。

第二:經銷商受到嚴重製約,經營不穩定,質量不能有效控制,安裝始終成為難以突破的“鴻溝”,損耗、浪費、賠錢再所難免,人員不能短期溶入,盈利能力和可能性每況逾下。經銷商的規模不可複製,不可拷貝,不能擴大。

(3)行業細分:明白了本職的弊端,才可能主動完善和變革。排除了心理因素和障礙,才可能欣然暢開,才可能在“市場低迷、行業進入迷茫”的雙重壓力的非常時期,找到一條後來居上,或者越做越強的生存之道和發展之坦途。

“去偽存真”的必然性,在於“偽”的存在,因為“偽”而使行業多困。也在於“真”的正確性和可行性。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中,無論是各行各業演變過程的“案例中”,無論是“大投入,大手筆”,還是開個店的經銷商中,都足以論證“偽”和“真”的存在。從事櫥櫃業的每一位同仁,都會對此有親身感受。我們困惑過,迷茫過,也可能曾經慶幸“包裝”給我們帶來短平快的效應。然而,沒有“基礎”保障,表象永遠替代不了本質。

輕鬆是共同期待,清晰的營運是願望。質量是生存的保障,盈利是硬道理。惟有“去偽存真”,才能抵達慾望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