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家電節能又環保 帶動產業轉型

安居社 人氣:1.12W

近日,平板電視、微波爐貼上能效標識,能效監管的範圍不斷擴大,此外,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節能惠民工程的實施,電子資訊產品汙染控制管理辦法修訂等,多條政策都將家電製造業推向綠色、節能環保的發展道路上。“綠化”家電將成為未來的主流產品。

節能產品普及成效顯著

在政策的助推下,節能產品在我國家電行業迅速普及。

我國是家電製造大國,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字顯示,2010年1~10月份,家用電冰箱累計完成產量6519萬臺,累計同比增長28.4%;家用冷櫃累計完成產量1432.5萬臺,累計同比增長24.3%;家用空調累計完成產量9389.6萬臺,累計同比增長40.5%;家用洗衣機累計完成產量4896.9萬臺,累計同比增長30.1%。

巨大的產量背後,是多項政策的節能引導。近年來,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多項產品的能效標準陸續出臺,此後能效標識制度跟進實施。

“截至目前,我國已實施能效標識制度的產品有23類,包括房間空器調節器、家用電冰箱、電動洗衣機、單元式空調、冷水機組、燃氣熱水器、自鎮流熒光燈、高壓鈉燈、中小型三相非同步電動機、多聯式空調、轉速可控型空調、電熱水器、家用電磁灶、計算機顯示器、影印機、自動電飯鍋、交流電風扇、交流接觸器、容積式空氣壓縮機、電力變壓器、通風機、平板電視和家用和類似用途微波爐,覆蓋了家電、工業、辦公、照明等各個領域的主要用能產品。”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能效標識管理中心常務副主任王若虹告訴記者。

按照各產品線能效標準的規定,低於入門級別的低能效產品,必須在限定的期間內處理完畢,過期將不得再上市銷售。如此一來,在淘汰低能效產品的同時,也使高能效產品加速普及。

在此基礎上,家電下鄉政策極大地拉動了農村家電消費市場,招標門檻劃定為“3級及以上能效產品”,讓更多節能產品搭乘政策東風加速普及;家電以舊換新政策,促進了高階家電的消費,而其中多數為節能產品;節能惠民工程將空調納入其中,對生產高能效空調企業進行補貼,從而推動高能效空調普及,成效顯著。在政策的助推下,家電製造業已經迎來節能的發展時代。

 防治汙染工作穩步推進

家電產品從生產設計環節就對產品汙染和能效兩個方面進行考慮。

巨大的產能之下,節能的同時如何實現環保製造,也成為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工作。

在工業和資訊化部的強力推動下,《電子資訊產品汙染控制管理辦法》2007年正式實施。工業和資訊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資源綜合利用處處長黃建忠告訴記者:“新修訂的《管理辦法》,將把汙染控制的範圍擴大到所有電子電器產品,同時,汙染控制所涉及的產品目錄正在加緊醞釀出臺。”

未來,更多家電產品將納入到汙染控制的範疇中來。此外,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認監委)與工業和資訊化部共同編制了《國家統一推行的電子資訊產品汙染控制自願性認證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並依據本《意見》共同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國家統一推行的電子資訊產品汙染控制認證活動。

環保汙染控制認證是指由企業自願申請,通過認證機構證明相關電子資訊產品符合相關汙染控制標準和技術規範,由國家推行、統一規範管理的認證活動。“國推汙染控制認證制度的推出,有利於電子資訊產品汙染控制工作的穩步推進,可以有效控制和減少電子資訊產品廢棄後對環境造成的汙染,保護環境和保障人體健康,以推動電子資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黃建忠表示。

政府企業共推製造業綠化

制度的完善、企業的支援、認證的加強管理才能使家電汙染控制工作順利進行。

當然,不論是促進節能家電產品普及還是推動電子資訊產品的汙染防治,都離不開企業的積極響應。從目前的反饋來看,節能、環保相關政策在企業的積極推動下,效果明顯。

舉例來看,在空調市場上,高能效空調和具備節能環保特性的變頻空調成為企業的主推產品。今年,格力、美的、海爾、志高、奧克斯、格蘭仕等多家空調企業都表示將重點推廣變頻空調,同時,企業在定速空調上,都明確了高能效的生產線佈局,多家企業已經停止了3級能效產品的生產,只生產節能(1、2級能效)空調。

此外,冰箱、洗衣機、熱水器、微波爐等多個領域,節能型產品都佔據了主流地位。如,微波爐今年3月1日開始張貼能效貼標,格蘭仕微波爐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俊良告訴記者:“早在這之前,格蘭仕就推出了中國首臺一級能效微波爐,截至目前格蘭仕微波爐有109個型號,獲得能效備案,其中一級能效微波爐達到84款,佔到全部格蘭仕通過型號的80%。”

記者瞭解到,為保證國推汙染控制認證的順利實施,《國家統一推行的電子資訊產品汙染控制自願性認證實施意見》提出要採取一系列的鼓勵措施,包括認證結果採信、財稅扶持政策、政府採購、國際互認和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這些工作還需要我們在開展國推汙染控制工作過程中努力推進。”黃建忠表示,“國推汙染控制認證得以順利推行,必須保障三個關鍵點。一是制度本身要完善,這是根本;二是企業要支援,一方面是相關積極推動,另一方面企業主動配合;三要加強認證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