傢俱行業是否依然暴利 毛利率僅逾一成

安居社 人氣:2.76W

近日,在佛山舉辦的第八屆紅木傢俱藝術博覽會上,一套重新整理吉尼斯最貴紅木傢俱記錄的價值1.8億元的紅木傢俱震驚世人眼球;而在終端傢俱商場,動輒幾萬元的實木餐桌、十幾萬的乳膠墊比比皆是,讓消費者對於傢俱產品的價效比屢屢產生懷疑。傢俱行業是否依然暴利?記者採訪瞭解到,近幾年傢俱行業呈現毛利高、淨利率低的狀況。業界普遍認為,傢俱行業亟需向高新科技產業轉型。

消費者忍痛買了價格很貴的傢俱,覺得一大半的錢都跑進去廠家口袋裡,傢俱行業的暴利似乎不言而喻。但傢俱企業和經銷商卻老在嚷嚷他們幾乎不賺錢,根本無利可圖。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其原因是什麼?究竟傢俱行業成本構成是怎樣的呢?看到一個傢俱產品怎麼推算大概成本有多少呢?傢俱的利潤又到底有多少?

現象1:市場價是出廠價4~6倍

隨著物價持續上揚,傢俱等大件商品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儘管毗鄰佛山、東莞(樓盤)等多個傢俱原產地,廣州(樓盤)市場動輒上萬元的傢俱價格還是讓眾多消費者望而生畏。

記者瞭解到,廣東本土生產的大部分傢俱,從廠家到消費者,總會經歷 “廠家—經銷商—賣場—消費者”的基本流程。在這個過程中,傢俱價格不斷上漲。記者走訪市場發現,以半皮沙發和實木床為例,一套知名品牌的3+貴妃位半皮真皮沙發,標價多在15000元左右;一張大品牌的實木大床,標價多在10000元以上。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套皮沙發的出廠價約在3000~4000元,一張實木大床的出廠價約為2500~3000元。

現象2:成交價多為標價一半

據瞭解,傢俱產品標價與出廠成本價相差4倍以上,這是否代表著傢俱行業的暴利?業內人士指出,實則不然,傢俱行業的零售特點是終端折扣大,標價與成交價相去甚遠。百強傢俱董事長陳曉太告訴記者,在當下的傢俱市場,其價簽上標註的價格通常比較高,但經過商場促銷、店慶促銷、工廠團購等名頭的打折後,最終成交價卻往往只有標價的一半甚至更低。“傢俱行業暴利時代早就結束了,消費者也比十年前更加理性和聰明,買一套沙發至少會比較3~5家品牌,同檔次品牌之間的價格戰使得產品的最終銷售額大幅縮水。”

傢俱價高也跟市場形勢有關,有人願買價格自然水漲船高,特別是不少明星的豪宅,天價傢俱更是不少見。王中磊豪宅的傢俱曝光,奢華低調。

記者調查:行業利潤僅10%~20%

佛山一位實木傢俱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大約10年前,佛山地區的傢俱行業有過相對高額利潤的輝煌時期,但2011年以來,“傢俱行業的高利潤已成歷史。”最近幾年,實木傢俱成為消費主流,這引出兩個現象:木材不夠用,大量進口自緬甸、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加工勞動量增加,材料利用率下降,最終導致成本大幅增加。他舉例說,一整套中高檔實木傢俱組合,原材料要耗費接近3萬元,加上人工、機器消耗等1萬餘元,光成本就高達4萬多元。而這樣一套組合傢俱,出廠價不可能高於5萬元,“價格競爭太激烈,高了沒法賣。”如此算下來,一套5萬元的傢俱,廠家純利潤不超過5000元。記者走訪瞭解到,目前傢俱行業的毛利潤率的確高達30%~50%,而去除多種成本,目前行業的淨利潤率在10%~20%左右。

業界:轉型高新產業迫在眉睫

廣東省傢俱協會祕書長張承志指出,傢俱這個傳統行業有兩個特點:第一是暴利,從出廠到最終消費者手裡,大概要加價好幾倍;第二是薄利,近幾年,由於內憂外患多重因素,傢俱工廠和經銷商的淨利潤率大幅降低。單純從生產成本的角度來說,傢俱並不貴,但租金等各種成本佔比很高,因而使價格背離價值。這一現象反映了傳統傢俱營銷模式的極大弊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值得中國傢俱行業深刻反思。

業內人士指出,傢俱微利將讓傢俱行業面臨一場巨大的考驗,那些管理不善,成本較高,只有暴利之下才有生存空間的企業面臨被淘汰的危險;生存下來的傢俱企業,必須依靠完善內部管理,提高質量降低成本重新獲得發展的機會;必須依靠生產、營銷等方面的進一步調整從而注入新的動力。

健威傢俱市場部李之茂表示,這場“微利時代”將非常明顯地體現出“強者更強,弱者死亡”的市場競爭規律。除了品牌、價格兩大因素,服務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將成為未來傢俱競爭的主導模式,提升整合服務與整合營銷能力也將成市場趨勢。

聯邦傢俬董事局主席助理鍾海舟表示,傢俱行業要趕緊從傳統行業向高新技術行業轉型,聯邦近年就投入巨資改良生產線,研發出多項行業領先的實木穩定性、靜電噴塗技術等,增加傢俱產品的科技含金量,提升了產品的利潤率和競爭力。

來源:資訊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