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家裝投訴增7成 說好4萬全包變6萬

安居社 人氣:3.38W

春天到了,家裝也逐漸增多。但據哈市市場監管管理局資料顯示,2014年至今,哈市家裝投訴同比增7成。為此,業內人士特別在3·15來臨之際揭祕常見裝修中一些貓膩,提醒廣大消費者裝修時別掉進不良商家的陷阱。

 說好4萬全包裝修實際花了6萬

案例:2014年2月,哈市消費者李先生與一家裝修公司簽訂合同,寫明全包裝修4萬元。裝修時發現總有再交錢的專案,如果不交錢,工人們就停工。為儘快裝修,李先生只能交錢,從開始裝修到結束,前前後後一共又交了近2萬元。

貓膩:裝修過程中再交錢是很多消費者都遇到的問題。有的裝修公司會故意在合同上埋下伏筆,只給出每個區域的裝修費用,或含糊給出某專案的價格,實際裝修中就會以缺少某種材料等理由要求交錢。而消費者為了儘快裝修只能交錢。

支招:在籤裝修合同前,消費者應在房屋裝修合同或協議上寫清楚所有主材,瞭解每個收費專案,並與裝修公司明確後續費用需要多少,作出書面約定。

 指定牆磚無貨被換另一種

案例:哈市消費者王女士2014年5月與一家裝修公司簽訂合同,約定好衛生間地磚、牆磚的品牌。衛生間裝修完,她去驗收時卻發現只有地磚使用了指定品牌,牆磚卻換成另一個品牌,樣子也和之前商定好的不同。裝修工人告訴她,原來的那個品牌牆磚貨不夠了,需要等半個月才有貨。現在裝修的與她要的那個品牌質量和價格基本一樣,除了牌子不同,沒啥區別。與裝修公司協商後,對方同意給她減免200元錢。

貓膩:簽約時消費者指明使用某品牌材料,但施工時一些不良商家會將材料更換為另一種,從中賺取提成,或者以次充好,降低價格掙差價。如果消費者沒看出來就糊弄過去,看出來了就稱這兩個品牌價格和質量沒有區別,只是品牌不同,並給與一點金額補償。因為已經裝修完,很多消費者選擇接受。

支招:如果指定某品牌的材料,消費者可選擇自行購買,並將這部分費用從總裝修費用去除。在每個專案開工前,都檢查所用材料,並寫明如出現更換材料的情況,裝修公司要提前說明,否則需承擔一定賠償。

 低報價高收費層層“扒皮”

案例:今年1月份,消費者孫先生要將使用面積53平方米的房子裝修一下租出去,看了多家裝修公司後,最終選了一家報價最低的,簡裝只要5000元。但實際裝修時,裝修公司總以各種理由要求交錢。等最後全都裝修完,孫先生一共花了1.1萬元,比他最初看的那些裝修公司的報價都貴。

貓膩:低報價也是一些裝修公司吸引顧客的手段之一,先刪減一部分專案或用次品裝修,降低報價。但實際裝修中,就會以各種理由增加專案,因為大部分專案都是必須項,消費者不得不花這部分錢,裝修後發現實際費用比預算高很多。

支招:消費者選擇裝修公司不要只看報價,也要看裡面的專案以及所用品牌,綜合多家裝修公司的報價,再去選擇。

來源: 東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