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柯本涅槃 20年後,搖滾精神還在

安居社 人氣:1.47W

  4月5號,是科特·柯本(Kurt Cobain)去世20週年的紀念日。柯本只有短暫的27年生命,他的涅槃樂隊(Nirvana)只有7年,短暫何以化為永恆,成為搖滾史上不朽的一頁?毫無疑問,是他的搖滾精神,他帶來的革命性和顛覆性,特別是對人性的拷問。(文章來源:中奢網;文/Michael)

悼念柯本涅槃 20年後,搖滾精神還在

兒時的柯本,身旁是吉他,牆上有他喜歡的披頭士的海報

悼念柯本涅槃 20年後,搖滾精神還在 第2張

柯本在表演,凌亂的長髮遮面

叛逆小子與Grunge搖滾

搖滾樂根源於美國黑人創造的節奏布魯斯,也就是現在在年輕人當中非常流行的R&B,不過現在的R&B已今日不同往日,與上世紀40-80年代R&B聽起來有了極大的變化,在此不作評論。回到搖滾,搖滾是上世紀50年代出現的,伴隨著劇烈的社會變革,搖滾樂在西方不斷髮展興盛,比如最為我們熟知的披頭士(Beatles)和滾石(Rolling Stones)等等。

60年代,美國颳起了一股英倫颶風,後來被稱為“英倫入侵”(British Invasion),指的就是以披頭士為首的英國搖滾樂隊進軍美國,今年2月,披頭士舉行了登陸美國50週年的演唱會,規模浩大,儘管沒了列儂(John Lennon)和哈里森(George Harrison),但迎合大眾的懷舊心理足矣。

那個年代,美國陷入經濟不景氣和越戰的泥潭,嬉皮士文化開始興起,搖滾與嬉皮士、毒品混雜在一起,40年代的嬰兒潮變身了垮掉的一代,他們把搖滾樂當成時尚,而搖滾也憑藉其強勁的節奏、瘋狂的演奏和隨性的演唱,順理成章地成為自由、叛逆、瘋狂、不羈、反戰、和平的代名詞。與此同時,也和毒品、性氾濫、暴力等極端負面的名詞交織在一起。而這一代人,被普遍地認為是美國在戰後最具創造力的一代。

就在那個時代,有了著名的搖滾聖地伍德斯托克(Woodstock),有了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吉米·佩吉(Jimmy Page)等一批搖滾英雄。年輕人的偶像不再是總統、首相,而是這幫人。他們風靡全球。

柯本正好誕生在上世紀60年代,那個劇烈變革的年代,幼年時的柯本就表現出對音樂的喜愛和天賦,喜歡唱披頭士的歌,快樂而平常。然而,父母的離異徹底天真的柯本。他變得內向、沉默寡言,非常地叛逆,成了問題孩子。父母各自再重新組建家庭之後,他更覺得自己被邊緣化,他變得“無家可歸”,混跡街頭,他為父母感到“羞愧”,甚至“痛恨”他們。

柯本把注意力都投入到自己熱愛的音樂中,用音樂來麻醉自己。高中時,他認識了跟他“同病相憐”的克里斯·諾沃舍裡奇 (Krist Novoselic)。父母來自克羅埃西亞的克里斯高大英俊,同樣有一個不完整、不幸福的家,同樣地安靜、內向,有音樂天賦,喜愛搖滾樂。1985年,他們開始組樂隊,柯本擔任主唱和主音吉他手,而克里斯則是貝斯手。柯本要做一支非主流的搖滾樂隊,完全背叛他幼年時的偶像披頭士,也不是起初被誤認為的重金屬,比如齊柏林。他們是一支後來轟動並持續影響搖滾樂壇的Grunge風格的樂隊,甚至徹底改變了人們的音樂審美。這些都是當時的柯本想象不到的,其實他根本也不會去想。

柯本的家在西雅圖,這裡是Grunge的發源地和大本營。Grunge無疑脫胎於重金屬的,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額,但他們具有鮮明的獨立性,他們是獨樹一幟,與眾不同的。音樂追求上,他們叛逆,頹廢、不求上進,不想成名發財,非常自我,是所謂的地下樂隊;技巧上,不注重樂器技巧,鄙視賣弄技巧,編曲簡單,和絃簡單,沒有大段Solo,鮮明吉他Riff(反覆段)和失真,瘋狂強勁的鼓點,營造的是焦慮、恐懼、憤怒、反叛、消極、厭倦、挫敗、醜陋、傷害……內容上,毫無疑問是與樂器聲音匹配的,而歌詞往往簡單通俗,不追求辭藻的修飾,很多時候有些粗鄙,甚至髒話連篇。這些特點在涅槃的音樂裡都非常突出,十分鮮明。

所以,柯本和克里斯還需要一個瘋狂的鼓手,找來找去,換來換去,兩年後,終於出現了最合適的人選——戴夫·格洛爾(Dave Grohl)。他的鼓聲如炸彈一般,能“摧毀”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