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家裝投訴 違約和裝修質量是焦點

安居社 人氣:7.13K

連日來,記者對隱藏在瀋陽家裝建材市場的“回扣”現象進行深度調查,揭開了家裝設計師與家居建材產品經銷商之間的黑色“回扣鏈”。

首次報道題目:《5000元坐便 設計師拿700元回扣》

隱藏在家裝市場的“回扣門”僅僅是問題的一個方面。

記者調查瞭解到,實際上,除了“回扣門”,還有不少涉及家庭裝修方面的問題讓消費者頭疼。

家裝合同違約和質量問題 投訴率最高

近日,記者從遼寧省工商局瞭解到,近年來,由裝飾材料和裝修服務引發的糾紛並不少見,去年,全省工商12315系統受理家裝投訴共1056件,佔糾紛總量的4.89%。其中,裝飾材料方面投訴881件,裝修服務的投訴175件。

今年二季度,全省工商12315投訴舉報中心共受理裝飾裝修方面的投訴154件。

據省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相關負責人分析,近年來,工商部門受理的涉及裝飾材料和裝修服務的投訴焦點,主要涉及合同違約問題和裝飾裝修質量問題。

家居產業高速發展 更需“約法三章”

記者從有關部門瞭解到,近年來,我省家居產業迅速發展,去年產值已達420億元,位居全國第四位,從業人員也增加到30餘萬,大多數經營者能夠守法經營。

不過,從近幾年工商部門市場監管、調研、消費者訴求反饋情況來看,經銷假冒偽劣、“三無”商品,虛假宣傳,商業欺詐等侵害消費者權益違法行為還時有發生。

事實上,家居行業存在的上述問題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今年3月9日,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和省傢俱協會聯合釋出了《遼寧省流通領域家居行業經營行為規範》,為家居行業的經營活動“約法三章”。

規範中重點提及,經營者在經營過程中應向消費者提供商品及服務的真實情況,不得銷售摻雜摻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商品;不得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銷售商品。

投訴案例

案例1

簽約容易裝修難 日期拖延惹人愁

去年10月,鞍山市一消費者與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簽訂房屋裝修合同,約定精裝自家住房,全款50000元。

雙方簽約後,裝修公司一直未進行裝修,消費者找到裝修公司進行詢問,裝修公司稱沒有時間,讓消費者繼續等待。一個月後,消費者再次聯絡裝修公司,對方竟不予接待,消費者隨後向當地工商部門投訴。

經工商部門調解,裝修公司負責人承諾立即進入現場,給當事人家進行裝修,並向當事人表示致歉。

12315點評:消費者與裝修公司簽訂合同裝修房屋,但商家無故拖延施工,違反了《消法》的相關規定,經營者應該按規定履行裝修義務。

12315提醒消費者,簽訂房屋裝修合同時一定要事先約定好交付時間、保修範圍、保修期限、保修責任及違約責任等細節。

案例2

瓷磚商偷樑換柱 業主獲賠2000元

去年5月份,消費者劉某經朋友介紹在錦州市某陶瓷潔具店以9000元的價格購買了394塊地板磚用於家庭裝修,購貨款已付8500元。

地板磚鋪完後,劉某發現每塊磚的中間高,四周凹,劉某非常氣憤,到陶瓷潔具店論理,在多次協商解決未果的情況下,劉某到當地工商部門投訴尋求幫助。

工商執法人員調查發現,經銷商付貨的地板磚與消費者選購的不符,消費者訂購的是龜背石地板磚(有訂購單為證),但付給消費者的卻是售價便宜的龍脈石地板磚。

經調解,經銷商賠償劉某2000元(含未付款500元)。

12315點評:在建材類中關於瓷磚投訴一直是熱點,反映的問題多是鋪完磚後發現顏色不一、凹凸不平、有疵點等。產生糾紛的原因主要有:商家在付貨時“偷樑換柱”,付的貨與消費者看的樣品不一致;消費者在安裝前沒有仔細驗貨;安裝費的產生也是商家不願承擔的焦點。

遼寧省家裝投訴 違約和裝修質量是焦點

點選閱讀:電商價格大戰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