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傢俱展 實用環保是設計趨勢

安居社 人氣:1.98W

近日,邁入第50週年的米蘭傢俱展落幕。對於國內的家居企業和設計專業人士而言,每年前往參觀“朝聖”米蘭傢俱展,都能獲取最新的流行趨勢和設計時尚啟示。今年的米蘭傢俱展眾品牌雖表現更拘謹和現實,但展會上可持續的自然材料的運用、色彩和功能的實用、傢俱設計的趣味方面也足以為家居領域的新一季潮流畫下輪廓。

實用環保是設計趨勢

2010年之後,儘管“迴歸自然”的風格取向可能被很多設計人士詬病,認為是歐洲金融危機後整個市場的無奈之舉,甚至連環保主義也被認為有譁眾取寵之嫌。但是不可否認,本屆米蘭展參展作品帶來的撲面而來的親近和實用,讓大家再次欣然接受了“實用環保”為未來設計的趨勢。

作為2011米蘭傢俱展的最大亮點,首次參展的奢侈大牌愛馬仕驚豔亮相,推出的新品傢俱沿襲了其一貫的手工工藝傳統,也把它追求實用性的特點移植到了沙發、茶几甚至小配飾上。同時,愛馬仕的展館也採用了全紙質的設計,所有的原材料均是大眾生活中普通的硬板紙,猶如兒童搭積木一般,搭出了臨時展館,未曾用一滴膠水和其他汙染環境的材料,將環保實用的主張發揮到了極致。

從InOut系列的椅子設計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實木”材質在2011年米蘭傢俱展中上演的迴歸風潮。更多橡木和胡桃木正取代去年流行的塗塑金屬,陶瓷質地的邊桌也樂於使用木模基。此外,本屆米蘭傢俱展上,一些由舊椅子改造而來的傢俱展示,是藝術家和設計師為了給殘疾兒童募捐而創作的再利用作品,給不少參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性色調為主

雖然歐洲已經從金融危機的低谷復甦,但從本屆米蘭傢俱展來看,中性顏色、紳士格調依舊是主流。東易日盛原創國際設計師陳鵬介紹說,今年主流色彩還將是白色、胡桃色和冷灰色的色系為主,結合的一些彩色也與去年有所區別,去年的彩色有明黃色、草綠色和紅色,今年則是灰藍色,黃色,還有一些桃紅或紫色。

義大利最頂級的板式傢俱品牌Poliform,四年前就開始推廣胡桃木,融入中性色調。今年整體胡桃木的展示量驟減,而是加大了中性色混漆的使用。

Flexform一直以四五十年代的優雅形象出現,灰色、略帶有絲光的粗纖維面料、淺咖啡色的牛皮均透出濃重的懷舊感,今年增加了淡黃色,優雅中又透露出一絲年輕與活力。

同為義大利板式傢俱著名品牌的FEG,一直走高技術及大氣風格路線。2008年後FEG率先融入了中性色與紳士風格,今年在色彩上重新調整,也小心翼翼地嘗試著彩色的融入。

強調實用和生活趣味

東易日盛原創國際設計師範軼表示,本屆米蘭傢俱展從使用功能來講,將更加強調傢俱本身的功能設計,出現了更多多功能的組合傢俱,相對而言形式感有所弱化。瑞典設計師Helena Jonasson和Veronica Dagnert帶來的傢俱設計,是十一個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箱子,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品位和需求,對他們進行隨意組合,就算要搬家也不需要把它們騰空。

來自日本的建築設計團隊F.M.S.,將他們設計的“Has- Shelf”帶到米蘭傢俱展,傢俱可以像蛇一樣任意組合展開。他們相信設計應當具有趣味性:“我們的傢俱,能使生活變得更加有趣歡樂。”此外,波蘭設計師 Bashko Trybek設計的抗壓力椅Easy Chair,上面鋪滿了黃、黑、藍、紫四色的矽膠小球,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隨意組合成各種圖案。

新材料取代傳統材料

本屆米蘭傢俱展還湧現了不少傳統玻璃、金屬和塑料材質的代替品,Studio FormaFantasma設計機構的兩名義大利年輕設計師 Andrea Trimarchi和Simone Farresin,展出了Botanica系列器皿,替代了傳統的塑料,成為本屆展會參展作品的亮點之一。

在米蘭設計周的露天展場上,magis推出的一款從頭到腳都是天然材料的坐椅,則是由一種叫做“液體木材”的材料製成的。這種新技術運用了木粉(採自廢木料)並混合了其他纖維、蠟和魚油等天然材料,共同創造出一種強韌,無毒且可代替石油塑料的新材料。

鋁材延展性良好的特點,在本屆傢俱展的系列展品上得到充分的體現。Marco Dessì利用最新的鋁材加工技術,創造的Dakar系列桌椅,都由一整塊的鋁板製成,通過不同方式的彎曲翻折,形成了椅背、桌腿。Folding Tray托盤輕薄如同一張白紙,四周像摺紙一樣微翹的邊緣精緻而實用。

材料使用的無限可能性,從“Origane Switch”布藝牆紙也可見一斑。手指輕輕掠過牆紙,就能夠發光並且改變顏色。奧妙就在於他們在面料的內部加入了LED燈和特殊的絲線,改變了面料原有的性質。

■ 記者觀展

設計低潮

具有50年曆史的米蘭傢俱展,見證了義大利上世紀60年代家居設計的崛起、80年代後設計理念的獨領風騷以及90年代至今國際設計界的輝煌。不過,也許是由於今年單年展本身參展品類就有限的原因,本屆米蘭展設計上相比往年總體乏善可陳,讓人們不禁質疑家居設計是否將走向低潮。

法國著名傢俱品牌ligne-roset(寫意空間),進入中國市場約12年。據逸道空間首席室內設計師張逸介紹說,十年前的ligne-roset留給中國設計師的感覺是,國際傢俱大牌的設計認知不可估量,而如今該品牌的設計愈發令人感到費解。還有代表極簡風格沙發的LIVING,不知為何也開始嘗試走復古路線。

博洛尼整體家居集團CEO蔡明表示,2008年金融危機後,歐洲一線家居大牌用於設計的資金投入減少,眾多品牌創造經典設計的速度放慢。他說:“我感覺今年設計變化並不很多,但趨勢的發展還是值得關注,從新裝飾ART DECO到環保材質,到東方自然美學、禪意,到奢華的銳減、新功能主義的上位,西方世界控制的還是審美趨勢和流行風向。”

■ 中國印記

中國概念設計

本屆米蘭傢俱展中,由北京國際設計周承辦、北京工業促進中心發起的中國設計展也參與其中。中國設計展以“臥遊-北京上海的設計遊記”為主題,邀請了劉峰、李永玲、張達等設計師參與。參展“臥遊”的設計作品,以北京和上海兩地鮮明的都市環境和氛圍為素材,用豐富的視覺和美學語言折射中國當代城市生活的動感與張力。

其中,原創設計師劉峰的參展作品為“成雙成對”,用成對的配飾、鞋子等打破常規形態和材質,表達了北京和上海兩座城市相互依存的關係。設計師李永玲用報紙製成能坐臥的傢俱,名為“北京的一天”,將當天發生的事情與傢俱創意融合,反映了最真實的北京都市生活。

 中國元素突出

今年米蘭傢俱展對比往屆,許多突出的中國產品元素讓人眼睛一亮。除了不少傢俱產品點綴以中國風外,充滿中國情調的幾款餐具也獨具特色。不過,來自中國的年輕設計師磊(Lei)和他的兩個外國搭檔克里斯多夫(Christoph)、喬凡娜(Jovana)組成的設計小組“餘杭紙傘的未來”,用中國原生態玩了一把“超自然”,驚豔米蘭傢俱展。

“餘杭紙傘的未來”從中國餘杭地區傳統紙傘工藝中尋找設計突破口,以一把小小的紙傘,來折射自然的深刻哲理:“傘,一開一合;燈,一明一暗;竹,一曲一直,制傘的傳統手工藝,可以衍生出很多完全不同的產品。”從紙傘出發,他們先後製作出了酷似荷葉的燈罩、用暖氣燻烤出的雞蛋花宣紙坐椅,以及根據紙傘摺疊原理設計的“巢”——一種辦公用具容納裝置,用宣紙和胡桃木製作的六角形空間,與蜂巢相似而命名。

■ 微博熱議

傢俱設計由概念走向實用

聽客傾聽:2011米蘭傢俱展勁吹自然風。

瑞麗家居的劉子楊:今年米蘭傢俱展上的新玩意,不要的衣服和不喜歡的衣服,都來做這個吧,全新環保椅,製作材料:廢舊的衣服!

樓市傳媒_T3秀_菲菲:米蘭傢俱展潮流:由概念走向實用。受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那些或時尚或概念的設計,多少退去了幾分孤芳自賞的閒情。米蘭展的很多品牌漸漸意識到,如果消費者過分單純地看重外觀,不僅是一種資源的浪費,而且也不實用。搞怪先鋒Jaime Hayon 為Fritz Hansen設計的FAVN沙發,十分平易近人。

bai_秋秋:米蘭國際傢俱展之色彩盛宴:去年的米蘭傢俱展在材質的運用和細節的處理上下了很大工夫,今年的展覽在此基礎之上,又融入了色彩視覺的盛宴,讓人眼睛大亮!

高科技運用

FORESTHANS:米蘭傢俱展我看到的好東西,使用德國3D壓模技術,把木質多層板壓成椅子的形狀,一次成型。簡約到了極致,精緻到了極點!價格也不錯。Katell廉價的塑料桌椅。2萬一把,你買嗎?我不買。產品是競爭的核心,蘋果把塑料外殼改成金屬,是不是Katell也可以借鑑。

時裝小販:2011米蘭國際傢俱展剛剛閉幕,期間展出的各種各樣的新潮傢俱給我們帶來了一番科技盛宴。水滴狀的休閒椅,紙質草料建成的房子,未來感的燈具系列,每一件傢俱展品都透出了濃濃的藝術氣息。

曲美傢俱官方微博:米蘭國際傢俱展上法國設計師ronan和erwan bouroullec兄弟為義大利傢俱公司mattiazzi設計了osso系列坐椅。每一種坐椅都由木材製作——例如最高檔的橡木,楓木和梣木,這些自然材料的質感和特性成為這組設計的主題。這些坐椅運用太陽能技術和數控儀器塑形,並且使用了高科技組裝系統進行拼接。

 “NO CHINESE”繼續上演

玩家家居:米蘭傢俱展上演拒絕門事件,(Fendi)芬迪展位拒絕中國人蔘觀。這是中國設計行業的悲哀。只有內心變得強大,別人才會尊重你。抄襲是一種學習,但你不能一輩子都學習別人。

話題2:從米蘭展No chinese尷尬 看中國原創家居設計

颳起環保低碳潮流風 竹地板市場前景可觀

惠達衛浴陳木興:進一步鞏固分銷渠道及工程渠道

五一優惠放送 精心佈置臥室

五一“傾”城 “京”喜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