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安居社 人氣:1.19W

“家”的設計迷人之處,是因為它無限地還原人的血肉,帶有故事和情感。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我們常常很難回答關於風格的問題。

比起定義一個居室的風格,我們更願意去描述,住在那裡面的,是一個怎樣的人,有著怎樣的愛好,經歷,關係。

與其“設計”一個家,不如呈現一個家,構建一種生活場景。

這個過程會很像完成一部小說,一開始,你塑造他的面目、輪廓,組織他的愛好,揣摩他說話的方式,獨處的樣子,就這麼一點點勾勒出他的個性,日常,然後用每一本書,每一部電影,一首恰到好處的音樂,和那些帶著偏見的藝術品,去豐滿他的血肉脈搏。

——這些原始素材的採納過程,我們稱之為生活的加法,之後,我們要有所取捨,錘鍊每一個細節,最終提煉出最適合的話語方式,來面對個性化和群體共鳴之間的平衡——也就是設計的減法。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2張

專案為四層別墅,一層為起居空間,三面庭院環繞,是建築最珍貴的資源,二、三層是家人居住的空間,地下一層則規劃為容納社交和性格愛好的空間,基於對整體空間的理解和人群生活的洞察,我們通過空間資源的改動,載入功能和生活方式的可能性,再從生活方式出發,細膩功能體驗的舒適度和合理性,最後以帶有精神的器物逐步打磨,構建出一個人、一個家的面貌與生活場景。

01 FLOOR

原始平面圖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3張

最終平面圖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4張

在一層客餐廳,基於雙入口設定,我們改變客廳原對稱性佈局,重新排布,優化動線,用主沙發和大茶几來創造穩定面,產生主次關係和空間節奏。開啟封閉式的廚房,與客廳隔著餐桌形成對望,家人與朋友在烹飪、用餐時有了更多的互動和趣味。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5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6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7張

濃烈的紅以不同的材質匯入,貫穿於客餐廳的不同塊面,不同灰度的黑與白,用肌理感強烈的棉麻、絨布材質間序其中,金屬的光澤以線條的形式介入。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8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9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10張

餐廳打破常規,藝術化的器皿和花藝替代餐具,與不規則的金屬框相互呼應,連結起了空間的藝術性。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11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12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13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14張

02 FLOOR

  原始平面圖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15張

最終平面圖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16張

二層設定為長輩與孩童的居住空間,同時開放居所的靈活度,將原起居室改造為兼納客臥與陪伴成長功能的空間。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17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18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19張

長輩房延續空間的整體調性,以材質本身的層次與質感去傳達空間的氣韻。兒童房以低飽和度顏色的對比來延續溫馨與鮮活,尊重孩子的社交需求,臨窗設定長型的書桌,成為孩子之間結伴學習、玩耍的私屬天地。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20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21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22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23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24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25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26張

03 FLOOR

原始平面圖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27張

最終平面圖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28張

三層更改原活動室的設定,以整層奢適的尺度,容納主人在此間的所有生活需求。

基於現代家庭場景,體貼地設定了雙衛浴的空間,讓因工作而產生“時差”的男女主人,晚歸沖涼、早起梳妝,皆互不干擾。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29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30張

設計通過色彩的變化營造私密感,濃烈的紅色在此再次被強調,肌理感被體現在邊櫃的黑色木質紋理、品乃至掛畫上手工鑲綴的羽毛。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31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32張

開放式的衣帽間,連結工作臺與臨窗的茶室,也連結起關於生活的切片:睡前的閱讀、交談,一起臨窗看雨的靜默,又或者在失眠的夜裡斜靠在沙發上數遠處的燈光明明滅滅,我們用想象力編織了一幅又一幅生活的片面,然後將故事抽走,把帶著故事的傢俱留下。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33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34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35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36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37張

B1 FLOOR

原始平面圖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38張

最終平面圖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39張

負一層改變原單一的功能設定,載入符合人群需求的社交、展示和健身空間。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40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41張

關於色彩的所有慾望被徹底的釋放。大面積的紅、黑與金屬的塊面有序而大膽地碰撞,再用材質的細膩去柔和包容色彩的衝突。作為休閒的空間,圍合相洽卻又自由隨意的傢俱排布,讓這個空間親密“有間”的同時更具個性,與充滿層次的陳設產生對比,空間的張力由此而生。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42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43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44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45張

一側的收藏室安放著主人的喜好與性格的展示,從各地蒐羅的汽車模型來自不同時代,大大小小的展示櫃當中,也存放著一個“老男孩”的靈魂。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46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47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48張

【專案資訊】

專案名稱:惠州保利悠山美地花園二期別墅

設計總監:彭徵

主案設計:練遠朝、招婉瑩

設計團隊:曾晉家、樑景山、陳敏怡、朱國光

設計單位:廣州共生形態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專案業主:諾楠紫樂軒置業(惠州)有限公司

業主團隊:楊冰、陳亞宇、商玉奇專案地點:廣東惠州

設計時間:2019年04月

竣工時間:2019年10月

設計面積:320M²

主要材料:高雅灰大理石、牆布、夾絲玻璃、砂面不鏽鋼、木飾面、烤漆板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49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50張

代表作品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51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52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53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54張

南崑山十字水生態度假村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55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56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57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58張

保利遠洋領秀山生活藝術館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59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60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61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62張

蘇州美的·雲築未來生活館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63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64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65張

共生形態設計 | 生活的加法&設計的減法 第66張

保利金町灣別墅度假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