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為什麼吃火雞

安居社 人氣:9.2K

聖誕節為什麼吃火雞

香噴噴的火雞一出現,人們會想到什麼節日了?今天說的不是感恩節,是說火雞出現的另外一個西方大節日,聖誕節。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聖誕節也要吃火雞呢?

在傳統的聖誕餐桌上,烤火雞是不可缺少的菜式。在一些亞洲國家,或許每年只有聖誕節這一天才吃火雞,以慶祝佳節;但在歐美,尤其是美洲大陸,火雞卻是很普通的一種肉食,而且在感恩節和聖誕節這兩個大日子,火雞更是傳統的食品。

歐洲人吃火雞已有400餘年的歷史了。從16世紀開始,歐洲人就把火雞奉為 聖誕節 的主菜。不論是在聖誕夜還是在聖誕日,慶祝餐宴上都少不了火雞。這時,即使是居住於外地的親人也會在餐桌上擺著土豆、蜜餞、葡萄乾、水果餅、蔬菜等聖誕食品,而放在中間的是主菜火雞,美國人又比歐洲人多了一個感恩節吃火雞的節日。

那是在1620年,100多名英國清教徒為了逃避宗教迫害,遠渡大洋來到北美洲東岸,飢寒交迫使他們中的一半人死去。在印第安人的熱心幫助下,這些人得以將生產和生活維持下去。第二年,在新家園站住了腳的 移民 們為了感謝上帝的佑護和印第安人的幫助,把自己收穫的果實和捕獲的野火雞拿出來招待印第安人,一起熱烈地慶祝了三天。

不論是歐洲人還是美國人,吃火雞時只有一種做法,就是燻烤,這與中國人豐富多彩的烹調方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火雞是美洲特產,在歐洲人到美洲之前,已經被印地安人馴化。火雞的名字在英文中叫“土耳其”。因為歐洲人覺得它的樣子像土耳其的服裝:身黑頭紅。歐洲人很喜歡吃烤鵝。在移民到美洲之後,還沒有養好鵝就有了吃鵝的要求,於是就吃火雞,竟然發現火雞比鵝好吃。而且北美洲有很多火雞。於是烤火雞成了美國人的大菜,重要節日中必不可少。

將火雞的腹內裝填各種材料,放入烤箱內烤熟。等烤熟後將整隻火雞端上桌,再用刀叉把烤好的火雞分切一起享用。換句話說,他們吃的是“全雞”。至於為什麼不分好再端上桌?這大概就像我們在大年夜吃魚,不會用魚片而用全魚上桌是一樣的道理。不但兼顧了菜色的美觀和視覺的豐富性。同時,也有全家人團聚在一起的享用大餐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