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圖片背景

安居社 人氣:1.39W

元宵節圖片背景

對於元宵節的由來,我國有著許許多多的傳說,這一系列的傳說都和人們傳達一個訊號:那就是元宵節是中華兒女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元宵節起源於漢代。據《史記·封禪書》記載:漢武帝時,亳人謬忌奏請祭祀“泰一”神。“泰一”神又稱“泰乙”、“太一”或“太乙”。為何要祀泰一呢?謬忌認為“泰一”是天神中最尊貴者,其地位在五帝之上。漢武帝又是極為相信神仙的皇帝,面對當時人們心目中如此尊貴的太一神,豈能不大大祭祀一番。尤其在正月十五日祭太一神最隆重。從黃昏開始,通宵達旦用盛大的燈火祭祀,加上夜晚常有流星劃過祠壇之上,從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張燈結綵的習俗。

到了東漢明帝永平十年(67年),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宮廷和寺院“燃燈表佛”。《法苑珠林》又記載明帝永平十四年(71年),五嶽諸山道士要與西域和尚比較法力,以辨真偽。漢明帝令僧道正月十五日會集於洛陽白馬寺,道士齋道經,設定三壇,然後縱火焚經,經書見火而被焚化。佛教傳入中國以後,中印習俗互相融合,流傳到民間。

每到正月十五日夜,城鄉燈火輝煌,晝夜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掛燈。這既有祭太一神的舊說,又有燃燈禮佛的虔誠,原有的神仙術與佛教禮儀相結合,形成了一箇中西合璧的獨特習俗。這個習俗經官方的倡導而開始流行,並在這一夜取消宵禁制度。

據《事物紀原》記載:漢代西都長安城有執金吾負責宵禁,“曉瞑傳呼,以禁夜行”,唯有正月十五日夜晚,皇帝特許執金吾馳禁,前後各一日,允許士民踏月觀燈。

隋文帝禁元宵節,他的兒子隋煬帝卻與他相反,竭力在元宵節鋪張奢侈,揮金如土。大業六年(610年)正月,因西域少數民族首領雲集洛陽,隋煬帝調集民間藝人進城,於正月十五日在洛陽皇城端門外端門街,舉行盛大的百戲。《資治通鑑·隋紀》記載:“戲場周圍五千步,執絲竹者萬八千人。聲聞數十里,自昏至旦,燈火光燭天地;終月而罷,所費鉅萬。”從此一掃漢代敬神禮佛的節日觀念,而開元宵行樂之端。所以胡三省注曰:“今人元宵行樂,蓋始盛於此。”

薛道衡《和許給事善心戲場轉韻詩》描述當時盛況道,“萬戶皆集會,百戲盡前來”、“竟夕魚負燈,徹夜龍銜燭”。精彩的百戲歌舞中既有傳統的百獸舞、五禽戲,又有少數民族的藝術表演。“羌笛隴頭吟,胡舞龜茲曲”。隋煬帝這位浪蕩天子樂陶陶地帶著他的成群妃嬪,登樓觀燈。

TAGS: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