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實力雙開掛 專訪94後設計師張玉傑

安居社 人氣:3.16W

94後設計師張玉傑長了一張老天爺賞飯吃的明星臉,但他的人生不只是“好看”這麼簡單。上電視節目和前輩設計師們同臺競技,30天同時改造3套房,而且總預算不能超過10萬,他不僅順利完成還博得滿堂彩。雖然踏入設計圈時間不長,但他已經有自己獨特的規劃與發展之路。改造老房、運營民宿、學建築、玩木工、做紋身…無論是事業還是愛好,在這位精力充沛的年輕人身上,都有太多新鮮的可能。

顏值實力雙開掛 專訪94後設計師張玉傑

  設計師簡介

張玉傑/94年生/現居上海/獨立設計師/紋身控/手作狂人/巨蟹暖男。

張玉傑在大三時和朋友很努力地建立著公司,很努力地爭取著風投,當幾百萬降臨的時候卻選擇了退出,因為感覺錢是束縛。喜歡嘗新的他,認為參與節目錄制也是特別的體驗,於是參加了北京衛視電視《暖暖的新家》、東方衛視電視《生活改造家》等改造節目,並獲得了廣泛的認可,16年大學畢業至今已完成改造過80餘套民宿,目前獨立運營民宿20餘套,因為喜歡所以設計。

  快問快答:

最喜歡的城市&最想去的城市。

【張玉傑】最喜歡的城市是上海;最想去的城市是洛杉磯

最喜歡的季節。

【張玉傑】夏天

最喜歡家裡哪個空間。

【張玉傑】工作室,因為我在家裡會做木工、畫油畫,所以就有一個工作室。

最喜歡的運動專案。

【張玉傑】網球

最喜歡的美食。

【張玉傑】我感覺我什麼東西都喜歡吃,最喜歡的水果是榴蓮。

最喜歡的音樂型別。

【張玉傑】美國鄉村

除了設計師,還想做什麼職業?

【張玉傑】紋身師,因為我自己紋過身,也在給別人紋身

最推崇的建築師或者藝術家?

【張玉傑】扎哈·哈迪德

最受影響的一本書。

【張玉傑】比較小眾,是安東尼的《紅橙黃》三部曲, 它其實是安東尼的一本日記,裡面的文字都是描述生活中的小事,但從中可以感受到很多力量。

 除了興趣愛好,平常還會關注哪些資訊?

【張玉傑】我不太關注新聞時事,但會比較關注設計的時事或者音樂的頒獎典禮。

除了工作外,2017年有什麼計劃?

 【張玉傑】應該是去旅行吧,日本,洛杉磯都在計劃中。

普通網友想找你做設計怎麼聯絡?

 【張玉傑】關注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octopus2016

 更多內容請關注:張玉傑@設計師個人主頁

 設計專題:少年得意須盡歡顏值實力雙開掛的94後設計師

 PART1:“沙發客”開啟新世界大門,94年畢業生的設計之路

很多人羨慕80後電視劇《奮鬥》裡,北京幾個懷揣夢想的年輕人聚在一起,把舊廠房改成了“烏托邦”,在短暫的青春裡,與同好一起歡笑、哭泣、奮鬥、揮灑青春。而在現實生活中的上海,也有這樣的一群年輕人。

2014年,90後的張玉傑剛剛大二,在告別單調的學生宿舍後,與幾個好友在校外租了一個毛坯的別墅,大概花了四五千塊進行了簡單設計,毛坯房就成了他們的“烏托邦”。當時,別墅一共有7間房,自住四間,另外閒置的三間就掛在了一個叫“沙發旅行”的網站上進行出租,為來上海的沙發客提供便利。讓張玉傑沒想到的是,純屬玩票性質的嘗試竟然預約不斷——英語很差的日本大叔、感覺很跳戲的法國妹子、嘻嘻哈哈的上戲考生……小試牛刀就獲得成功,張玉傑像突然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原本就是學產品設計的他開始選修室內設計和建築設計課程,並把建築設計當作未來發展方向。慢慢開始接觸民宿改造,並且陸續在airbnb上做了幾套房,提供給國外的遊客。

顏值實力雙開掛 專訪94後設計師張玉傑 第2張

顏值實力雙開掛 專訪94後設計師張玉傑 第3張

圖說:牆上的畫、裝飾用的樹枝、包括都是張玉傑全手工打造的

顏值實力雙開掛 專訪94後設計師張玉傑 第4張

圖說:張玉傑第一套民宿設計:裡面有一張有故事的床,是他在網上買了幾個物流運輸的箱子,自己拆了拆改成了一張床,成本大概是二三十塊。房東這麼會省錢,租客們知道嗎?

這一年,張玉傑未滿20歲,沒有青春期的迷茫,他帶著對未來清晰的規劃,走上了設計之路。對於設計他有自己的看法,認為設計是一個做減法的過程,喜歡簡潔而有張力的東西,不喜歡把太多裝飾性的東西堆積到空間裡。“我看著一個空間,它設計之後的狀態基本上在腦子裡已經浮現出來了,最後要做的就把這個狀態進行具體的呈現。”這大概就是設計師與空間之間才會形成的特殊氣場,在這個氣場的圍合下,靈感會自然迸發、生長。

當然日常的積累同樣重要,除了專業知識的學習,生活也帶給張玉傑很多靈感。

顏值實力雙開掛 專訪94後設計師張玉傑 第5張

在看展現場的魔都少年張玉傑

“首先要看得多才能有想法,除了國外的一些設計網站。上海也擁有比較好的資源,會有很多展覽,我都會去看的。其實我不會特定地看某一型別,包括一些電影展、漫畫展我都會看,因為也有可能應用到設計當中。”

訪談精選

你原本是學產品設計專業的,為什麼後來會轉做室內設計呢?

【張玉傑】其實這兩者是共通的,我也很喜歡。大概在大二的時候,我跟我朋友做了一座毛坯的別墅,是自己設計的。我們當時在一個網站叫‘沙發旅行’放了房源,結果大家都挺喜歡我的設計的,然後就開始接觸民宿這一塊,在airbnb做了幾套房子,提供給外國的遊客。因為慢慢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我就開始選修室內設計的課,就開始接觸室內設計。

在設計是會遵循什麼理念?

 【張玉傑】我個人比較喜歡簡潔的東西,不需要把太多裝飾的東西堆積到空間裡。而且我看著一個空間,它設計之後的狀態基本上在腦子裡已經浮現出來了,最後就把這個狀態進行具體的呈現。

 PART2:極限戶型+史上最摳預算,殺死腦細胞改造三個家

在最新一季的《暖暖的新家》中,節目組並沒有因為他初出茅廬就對他“放水”。相反給了他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30天內用10萬塊改造三套房。還要與有十幾年經驗的設計師前輩同臺競技,這個22歲的大男孩真的可以挑戰成功嗎?

顏值實力雙開掛 專訪94後設計師張玉傑 第6張

(電視節目中房子改造前)

這次改造的三套房子,分別是11平、12平和18平,都是極小空間,有人可能會說,這麼小應該花不了多少錢吧?大錯特錯!要在小空間中實現所有的功能,不僅會掏空你的錢包,還會掏空設計師的腦細胞。因為戶型小,空間規劃本身難度就極大,其次還是控制成本、選購材料、工人現場工作……諸多限制加上繁瑣的工作想想就讓人頭疼。這分明是讓設計師無米做大餐的節奏,還得色香味俱全。心疼剛畢業的張玉傑,剛剛結束學校考場的硝煙,馬上就站在了社會的競技場上。

顏值實力雙開掛 專訪94後設計師張玉傑 第7張

(節目錄制現場)

值得驕傲的是,張玉傑不僅做到了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算與一票成績斐然的設計師比也毫不遜色。改造後的三套房子不僅都有了不同的風格呈現,並增加了諸多人性化的家居細節。

三套房裡最具難度的是18平。這是一個有數個夾層的房子,居住著兩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上海高昂的房租讓他們望而卻步,只能選擇了這套低矮壓抑,潮溼發黴,衛生間像恐怖電影現場,並且做飯、睡覺、上廁所都需要不斷爬上爬下、彎腰碰頭的奇葩房型。

顏值實力雙開掛 專訪94後設計師張玉傑 第8張

(改造後的18平米loft公寓)

原有的空間規劃顯然不適合人居住,張玉傑在經歷24小時的居住體驗,殺死不少腦細胞後,有了改造的靈感,通過錯層的設計,為兩個同居的異性好友分別設定出各自的隱私空間、儲物空間以及不同模式的生活方式,不僅改變了居住者的生活環境,同時也啟發了正在準備裝修的觀眾:原來空間可以這樣規劃,原來我還能這樣省錢。沒有繁複的機關與昂貴的五金配件,有的是無數平價又好用的家居產品,如鋼琴掛鉤、胡緹絲捲簾等,消費者都可以直接在某寶上購買,並應用在不同家居場景中。

而另外兩套,因為節目時長的限制沒有做過多的表達,“它們主要是其實做了一些視覺的體驗,我在隔斷上開了一個洞,從不同的角度看過去就是不同的景緻,像一幅畫這樣呈現出來,當時也花費了一些心思去做。包括第三套房,後來發現地板下還有一個1.5米的地下空間,但因為與物業一直溝通不下來,所以只能遺憾放棄,不然可能就會是另一種呈現效果了。”不難看出張玉傑的遺憾,所幸未來還長,他有足夠去彌補。

訪談精選

在改造小空間時,最重要的是什麼?

【張玉傑】小空間本來的壓抑嘛,那怎麼樣在實現功能的情況下通過軟裝、格局儘可能讓住的人感到舒適,而不是壓抑的。

你對小空間的收納怎麼看?

【張玉傑】小空間的收納就儘可能地利用一些邊角、拐角的空間建立起來,像樓梯等平時不會利用到的空間把它整合起來,增大空間利用率。

10萬塊改3套房子,在改造中遇到了什麼困難?

【張玉傑】首先它的空間太侷限了,一個是11平一個是12平一個是18平,都是小空間,還要把所有空間都集合起來,所以空間規劃本來就是一個難度。所以要從工期、材料、安排工人等每個方面都控制成本,而且不能做得太差,因為要上電視。節目只是呈現了一小部分,其實還有一些關於物料的東西是沒有播出的。像第三套房子,比較大的那一套,最後發現還有1米5的空間,那加起來就有4米多了,是可以做出一個非常漂亮的空間的。(那預算也不夠吧?)所以就要思考怎麼在同樣的預算下把空間做得更好,更漂亮。我當時看到還有1米5的空間是非常開心的,因為有發揮的空間了嘛。當時那兩天我們還在跟物業溝通中,導演過去看了也蠻著急的,因為要趕節目。所以我們兩個都一直在工地轉,然後導演就直接走到那個坑裡去了,哈哈哈哈。

 PART3:用愛好養活自己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用愛好養活自己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這是一個知乎上的熱門提問。

為什麼會這麼問,因為剛畢業的張玉傑早就不是設計小白,在其他同學忙於找工作的時候,他已經就自己運營了20套民宿,幫別人改造的大概有60多套,當時他在錄製節目時,還有幾套在同時施工。他在一個月內不僅要解決節目組的難題,還要同時處理手其他專案會有的突發狀況。設計是讓靈感落地的過程,也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張玉傑作為設計師也是運營者,在他身上藏著一個典型把愛好變現的故事。

去年才萌生了做民宿出租想法的張玉傑,是個不折不扣的行動派,他租下上海帶普通裝修評價不錯的房子,租約短則三年,長則十年,然後通過軟裝把房子風格化,變成各有特色的民宿。

顏值實力雙開掛 專訪94後設計師張玉傑 第9張

(民宿改造前)

除開設計,運營必然涉及到收益,怎麼控制成本,通過什麼渠道購買物美價廉的家居物品,最後還要怎麼賺錢,在拋了一系列的問題後,張玉傑笑說,他的商業祕密就要保不住了。

在民宿運營的前期,裝修中的材料、工人工資都是很大的支出項。“一般來說,設計與裝修是分開的,要兩方一直協調。由於我們是有自己的工程隊,基本上設計和工程都可以自己做,那就可以保證工期壓縮得很短。包括選料都是設計師和工程師一起選的,這樣就可以節省溝通成本。”節約溝通成本就意味著工期縮短,意味能省下部分成本。

顏值實力雙開掛 專訪94後設計師張玉傑 第10張

顏值實力雙開掛 專訪94後設計師張玉傑 第11張

圖說:民宿改造後:普通的38平改成了錯層兩室一廳

其次很多房子只用動軟裝,這也是控制成本的方法,“我的改造主要是從軟裝入手,硬裝的話主要是窗戶和門,但基本都是軟裝為主,花1萬塊左右基本就可以搞定了。裝修的時間是跟房東商定好不收房租的,所以就等於裝修好就可以運營了,也只是花費了裝修的成本。”

顏值實力雙開掛 專訪94後設計師張玉傑 第12張

圖說:隨性一點,誰說生活只能一成不變,當帳篷變成床,除了睡覺有多了安全感,在家看電影,還能上海癱~

張玉傑現在的生活狀態,基本上白天跑工地看施工,深夜開始做設計,包括這次電話採訪時,他也是說自己正走在這個工地去到那個工地的路上,而這大概就是設計師的常態——步履不停。有人會問,當愛好變成工作,真的是一件好事嗎?工作中的不良情緒在所難免,但發自內心的熱愛總會為設計中遇到的痛苦、沮喪找到宣洩的出口。

訪談精選

關於改造和自行運營的房源,前提投入的預算是多少?後期的收益又是怎樣的?

【張玉傑】如果你在上海拿到一套評價還差不多的房子,帶一般裝修。那你做民宿就需要把它做成風格化,給人的體驗就會好一點,那基本要花1萬塊左右吧。因為它基本的空間都是有的,像衛生間、廚房之類的,只需要把它做好看點就行了。(一般會租多久?)短則三年,長則十年。

那選擇房源會考慮小區的位置嗎?

【張玉傑】會的,因為上海的話是外灘比較好做,因為遊客多。但我的房子主要都是在法租界,是那種大梧桐樹的老洋房,感覺非常棒,我也很喜歡這裡。

從什麼渠道去購買這些物美價廉的家居物品?

【張玉傑】因為我的座標是在上海,經常會去幾個店逛,像宜家是大家都知道的,還有一個北歐的品牌叫HAY,還有日本的品牌,在中山公園還有一個日本和宜家合作的很大的家居廣場。還有就是一些隱藏在深處的小店,用料比較貴不過也比較好。

民宿設計與現實中的家居設計有什麼不同和相同之處?

【張玉傑】基本上,家的功能因素就是你睡覺的區域,就是床和臥室嘛,這都是要具備的。但對於短租來說,收納的空間可以簡化一些,並不需要太多的櫃子。還有就是,一些很炫很風格化的東西,如果你一直住在裡面是會審美疲勞的,所以短租可以走這個方向,但如果是長期的話還是要把紛繁複雜的東西去掉,留下最實用的部分,簡潔好看就可以了。

 PART4:不想做紋身師的木工不是好設計師

如果要做一個職業分類,“很酷”的職業裡面一定會有紋身師。而設計師應該會被歸為“相對嚴肅”。紋身師是很個人的職業,設計師則要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這兩個看起來相去甚遠的職業,竟然是張玉傑未來“兩手都想抓兩手都要硬”的發展方向。

顏值實力雙開掛 專訪94後設計師張玉傑 第13張

圖說:關於紋身他說:“隨著身體的不同姿態 因勢而形的脊椎曲線 是人體最美的一個地方 那就 讓他表達出來 然後紋了 從頸部以上到尾椎骨的一條直線 脊椎外面的面板基本沒有什麼脂肪 也是紋身最痛的幾個位置之一 之中 全程手掌痛到滴汗 現在 不經意間看到它 就會很開心”。

都說不想做紋身師的木工不是好設計師,要容納三種職業,所以張玉傑理想中的生活狀態是想要一個大的工作間,可以放進他所有的愛好,木工、雕刻、紋身…可以看得出來,這些愛好其實都在藝術創作的範疇。無論是紋身還是設計,兩者之間也有著共同點:都是創造性思維的外化與物化,創造,讓一切皆有可能。

顏值實力雙開掛 專訪94後設計師張玉傑 第14張

張玉傑的造夢基地

一個好的造夢基地,能讓他把靈感變成現實。但設計師的靈感實現過程卻往往在深夜或凌晨,曾在微信看到過張玉傑凌晨四點發的朋友圈:“可怕的生物鐘”。其實這與網上流傳的科比勵志故事並無二致:“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是的,我見過凌晨四點的上海。”可怕的生物鐘背後藏著怎樣的眾生相,大概是刻滿了努力的人兒才會有的狀態與模樣。

顏值實力雙開掛 專訪94後設計師張玉傑 第15張

圖說:無論是做設計還是錄節目都同樣認真的張玉傑,他的熱忱與敬業精神影響著他的設計,就如在公眾號的描述一樣:做有態度的設計。

包括張玉傑最欣賞的建築大師扎嬸,她也會在辦公室熬夜到凌晨四五點,有多久沒怎麼睡覺呢,她回答說幾乎是整個90年代。從來就不會有隨隨便便的成功,所有成功都有跡可循。

對於這個23歲的年輕人來說,現階段的成功只是給了他人生俱樂部裡下一站的通行證,未來還有重重關卡等著他去闖去探索,無論最後會變成最會紋身的建築師還是最懂設計的紋身師,都希望在未來的設計圈,可以看到更多的張玉傑們,用著自己年輕鮮活的力量,為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哪怕只改變一個人的生活,其實也是在改變著世界。

“其實我一直想要一個很大的很敞亮的玻璃大開間,整個全是一個工作室的狀態。可以有很大的畫板,有很大的操作檯,床就放在一個角落,我就比較喜歡這樣的狀態。對我而言那不是工作,更多的是一個愛好。畫畫,做雕刻,都不是工作而是愛好而已。”

訪談精選

節目熱播以後,生活有什麼改變嗎?

 【張玉傑】剛開始的時候,我的節目上了熱搜榜,也接到很多電話,包括我爸給我打電話,說他朋友給他打電話問那是不是你兒子。當時感覺是突然受到很多關注,但過了一兩天還是迴歸到設計和管理房子,就是沒有被這些帶走,還是堅持自己的東西。

未來會有什麼新的嘗試嗎?好像看到你有做直播?

【張玉傑】其實我沒有把直播當作嘗試的方向,只是一個偶然的合作。剛好是這段時間工作比較少,那就剛好可以跟網友互動一下,聊聊天。(那未來會有什麼新的嘗試嗎?) 應該大概兩三年以後,等我把這些事情都穩定之後,可能就會去國外讀研,進修一些建築設計。還有就是我特別喜歡紋身,會設計一下圖案,像以後可能也可以幫別人紋身。

自己做了這麼多改造,會不會有自己特別喜歡的那種?

 【張玉傑】有,有的是一個簡單的30平的房子,最後做成了兩室一廳。也有的是很小的,做得很漂亮,做完當天就被籤掉做長租了。

如果還有改造節目邀請你,你還會做嗎?

【張玉傑】也是要考慮一下吧。因為當時接電視節目是因為覺得它整個團隊都比較成熟,那如果是那些為了宣傳而宣傳的,我應該不會接,因為我也不是為了自己出名而上節目的。

 今年有沒有比較期待的專案?

【張玉傑】現在接了王丹鳳故居的專案,她是上海一個著名的老演員,那就不能像平常一樣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去設計,還是有些要求的,像要突顯上海古色古香的老文化。

採訪手記:張玉傑的走紅背後實則是90後設計力量的崛起,對於這個群體而言,他們的起點更高,面臨的競爭也更大,看似是一種挑戰,但又何嘗不是一種激勵?他們手中握著的是中國設計的未來,這足以成為讓他們一往無前的動力。就如這個94年的大男孩一樣,他們不僅僅設計別人的生活,還有自己的人生以及中國的未來。未來還很長,改造節目是一個契機,或許也會成為他人生的有趣註腳。讓我們先定下十年之約,等待十年後遇見最好的張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