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楠:對建築,說實話

安居社 人氣:2.1W

楊楠:對建築,說實話

提問:大概10年前您回國執業,到現在,您對中國建築設計行業的發展,有什麼看法?

楊楠:這個題目非常大,我覺得用一兩句話很難說清楚。但是從我個人的角度看,首先應該肯定發展,過去10年我們和國外的差距很大,現在這個差距在逐漸縮小。應該說我們縮小了這種差距,我們整體的認識的水平更加接近於真實的建築,知道什麼叫做建築,什麼叫蓋房子?而我們也從一個相對比較躁動的心態到達了一個相對理性的心態。

但是一個建築或者說一個專案不是一個簡單的設計問題,設計是其中一個很小的環節,它牽扯到方方面面的各種各樣的因素,它是所有因素的疊加。建築師在整個專案過程當中佔很小的比重,雖然最後可以把我們的工作誇大成為藝術性的創作,變得似乎至高無上,這是一種榮譽。其實並非如此,很多東西是條件的限制,建築師只能是在一個條件下發揮作用,超越它肯定不行。

提問:儘管說建築設計在逐年進步,建築師也在加倍地努力,但還是有一個感覺:現在好像很重要的一些專案,還是被一些國外著名的設計師把持著。

楊楠:這是正常的。從單純的設計水平來說,我相信他們的總體水平比我們要高,因為在社會狀態方面來說,他們的設計行業相對比較完善。

提問:我們中國每年有這麼多專案建成,您覺得這個數量和質量是成正比的嗎?

楊楠:我覺得不成正比,俗話蘿蔔快了不洗泥。這麼大的量,從開發階段開始,到最後的落成,各個環節都在改,各個環節都超出了事物的正常規律往前跑,最後的結果可以想象。我們在用一個非常規的辦法做事,這就形成了惡性迴圈。但是在目前的大量需求階段,恐怕還需要這樣,等這個需求漸漸平衡的時候,可能量會下來,質量就能控制的好。

提問:如果拋開現實來說,您理想中的建築師設計行業是什麼樣的?

楊楠:建築可以分成不同型別的,首先我認為沒有必要把任何一個東西都做成創意的精品。我認為建築還是給人們用的房子,有實際功能,就像買手機一樣能打電話才有其他的附加功能,你說打不了電話,可以玩一大堆遊戲,好像就偏了。我覺得絕大部分建築首先滿足基本的功能,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允許一部分創意,要說都要有創意這個事可能也比較麻煩。

提問:建築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東西,但是它也受制於各種各樣的條件。《中華建築報》和中國建築新聞網以及建築師聯盟正在做一項活動--2010最建築建築評議,請一線的建築師對2010年的建築、方案和事件作評議,可以在“最”字後面填加任何詞,可以沒有任何限制地表達對建築的看法。利也好,弊也罷,這也正好反映了建築設計行業所處環境的複雜。作為建築師,您怎麼看待這種活動?

楊楠:支援這種活動。首先這個活動從建築師本身的創作角度來說,肯定是繁榮建築創作。另外從提高整體的建築素質來說,是有好處的,至少讓人們不要生活在麻木的世界裡,他有感覺有感觸,這很重要。如果說你看什麼東西都無所謂,沒有任何話題,那這個社會變得比較危險了。讓大家看到身邊發生的事情,是好是壞咱們單說,但是知道在發生什麼事情,這個是我理解的最重要的一點。

人們從各個角度看建築,之所以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結果,肯定是觀察的角度不一樣。角度不一樣,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來。

這麼多年我看這些東西相對比較平和了,我覺得沒有什麼特別好、特別不好,你是從哪個角度來評判它,一定有自己的道理,有原因。建築之所以成為今天這個樣子,可能是出於建築師的一些想法,也有可能是出於這個專案本身遇到的問題。

我記得上次我們在談論我們公司出的《隨機的方略》,那本書的重點就在這:我們不是說專案最後能用一些簡單的照片,告訴大家一個最後的結果,更多的是想告訴大家結果後面發生的故事--為什麼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如果說後面的劇情不一樣,很有可能結果就不是今天這個樣子,我相信現在的建築都是這樣。

從另外一個角度說,雖然我有幸被選為評委,但是當我評判的時候,我要能夠最客觀地去看、探討。存在有存在必然性,只有各個方面都看到了,評價建築的時候更客觀,我想這可能會提高整個社會對建築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