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企咬牙再挺5年 反傾銷條款就失效

安居社 人氣:1.15W

被譽為中國陶瓷行業“奧斯卡”的第七屆中國陶瓷行業新銳榜頒獎典禮於3月28日下午在佛山舉行,中國加入WTO首席談判代表、原博鰲亞洲論壇祕書長龍永圖現場演講,就中國製造業、貿易壁壘、反傾銷、產業升級等方面發表了看法。

談中國製造業

“丟掉製造業,我們就是自廢武功”

在談及製造業時,龍永圖始終認為中國製造業是中國經濟的基礎,功不可沒。當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大國的時候,手上擁有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時候,在國際舞臺上揚眉吐氣的時候,不能忘記曾經為中國製造業埋頭苦幹,兢兢業業工作的企業家們和工人們,是他們為中國的經濟,為中國的發展拿到了第一桶金。

龍永圖分析,中國目前還是處在以製造業為基礎,以工業化和城鎮化為動力的發展階段,不能夠超越這個階段。目前依然要把製造業和為製造業服務的服務業作為整個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這也是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最重要的強項,一個人不可以丟掉自己的強項去與對手競爭。“中國的製造業行業不僅僅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中國經濟參與國際競爭的強項,丟掉了製造業,就是自廢武功。”

談陶瓷行業

“陶瓷產業作為傳統產業,永遠是朝陽產業”

龍永圖表示,陶瓷產業作為傳統產業,和其他的傳統產業一樣,涉及到人的吃穿用基本需求,永遠是朝陽產業。他呼籲在場的企業一定要有信心,“只有堅信這樣一個信心,我們才能在自己的行業當中越做越精,做到極致”。

就國內陶瓷企業面臨的原材料價格上漲、產能提升等問題,龍永圖認為,“我們的陶瓷產業現在處在大突破的前夜,現在已經佔領了全球60%、70%的份額,如果還不有所作為,我們就對不起這個產業”。要有所作為,就必須走國際化戰略。要接軌國際,就必須實現生產環節國際化,走全球化的道路。比如一個瓷磚設計可能是義大利,材料可能是美國的,生產是在中國,整個產業鏈組成“多國部隊”, 他希望中國陶瓷企業能做全球性品牌的最終整合者,因為我們有最大的市場,也是最大的生產者。

談貿易壁壘

“任何一個國家實行貿易保護政策,都出於國內政治需要”

有些人認為國際上對中國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是因為中國出口太多,價格太低,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龍永圖強調,任何一個國家實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政策,都出於國內政治需要,如果他們的經濟困難了,失業率增高了,就必須找一個“替罪羊“,這個“替罪羊”就是“出口太多”的國家。60-80年代那時候“替罪羊”主要是日本,現在的“替罪羊”主要是中國,所以我們應該明白,他們搞貿易保護主義出發點主要是滿足國內政治的需要,我們出口再少,如果他們國內政治需要,也會搞貿易保護主義。

所以企業要釐清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癥結所在,要有全球視野,在這個問題上,和我們出口多少沒有多少直接關係,要分析有關國家的國內政治情況的變化,在這些國家國內政治和國內經濟出現困難的時候,企業就要做好準備,迎接反傾銷和其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的衝擊。

談反傾銷:

“中國陶瓷企業咬牙再挺5年,反傾銷條款就失效了”

歐盟對我國史上最大的陶瓷反傾銷調查初裁結果於3月17日公佈,初裁結果表明:沒有一家中國陶企業得市場經濟地位,三家陶企獲得個案處理,分別為:廣東新潤成陶瓷有限公司,稅率為35.5%;山東雅迪陶瓷有限公司,稅率為36.6%;廣東唯美陶瓷有限公司,26.2%;其餘應訴而未被抽中的企業為平均稅率32.3%,其他陶企為普遍稅率高達73%。

初裁結果一出,有業內人士認為將會有15%陶企面臨關閉,也有人認為遭遇反傾銷的原因是中國陶瓷價格太低。

本次反傾銷被抽樣的唯美集團董事長黃建平稱,產品經過幾箇中間環節進入歐盟市場後,價格已經不低,而且他在參與應訴時中體會到企業財務體系規範的重要性,“要經得起反傾銷調查,財務要基本達到上市要求。”

就反傾銷對中國貿易的打擊,龍永圖認為不會產生實質性、毀滅性的打擊。“過去十年曆史經驗已經證明,中國的傳統制造業並沒有在這15年的反傾銷條款約束之下得不到發展。”國際上多次對中國陶瓷展開反傾銷調查,癥結在於這些國家還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龍永圖在回溯入世談判過程時提到,談判時考慮到中國傳統制造業上有競爭力,某種意義上不怕反傾銷。而且,傳統制造業的價格戰等內耗太多,中央提出由世貿組織來管一管,因此答應了反傾銷和反補貼條款。在場,他特別向陶瓷行業的和其他遭受反傾銷的行業致歉。“我們再咬牙五年,這個條款就失效了,我也相信我們中國的傳統制造業能夠頂住這五年。只要各個行業能夠規範運作,而且能在價格上進行協調,我們的勝算就會越來越大。

談產業升級

“時代已經改變,中國必須成為全球最大的進口國”

投資、出口、內需是拉動中國經濟的三架馬車。調整中國的經濟結構,改變中國經濟增長方式,增加內需是必要的,但絕對不能以減少出口和減少投資作為代價。龍永圖分析,出口也是一種消費,必須用兩個市場,兩個資源,所謂出口就是用國外的市場,而內需主要是利用國內的市場,利用國際的市場和利用國外的市場都同樣是消費。他從來不認為,利用國際市場的消費就是壞消費,而只有利用國內市場的消費才是好消費。“只要我們有可能利用國際的市場,就一定要利用國際的市場,我們只有把眼睛盯著國際的市場,才可能使我們自己的產品始終保持國際最先進的水平”

龍永圖還認為,在中國外匯儲備大量增加的情況下,中國應該實行出口和進口並重的戰略。“時代已經改變,中國開始而且必須成為一個全球最大的進口國。在世界貿易組織和全球體制當中,誰是最大的進口國,誰就是老大,中國現在必須作出最大的努力,爭取成為全球最大的進口國,只有那個時候,我們才能成為全球貿易組織當中最具有決定意義影響的國家,才能稱的上一個真正的貿易大國,所以必須增加中國的進口。”

對於拿來主義,龍永圖表示能較快的促進中國經濟的產業升級,因為中國正在進行深刻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大量的購買國外先進的技術,先進的裝置,和引進先進的人才,來發展中國的產業,這是中國發展產業的捷徑,當然依靠自己的努力來進行創新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在國際市場上買得到東西就把它拿過來,這樣會使中國產業升級來的更快一些,成本會更低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