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賣場格局大變 如何能紮根壯大?

安居社 人氣:3.1W

5月18日,位於博覽中心的紅樹灣家居中山店正式結業;兩個多月前,中山另一家家居賣場——三泰傢俬的岐關西路店已經撤場。與之相反,簡愛家居今年卻屢有擴張的動作。中山家居賣場的格局,似乎又在發生區域性變化。

在家居市場的角逐中,究竟怎樣的賣場才能適應中山的節奏?怎樣的賣場才能長期在中山紮根?中山家居賣場人士認為,賣場要融入中山,必須把握中山本土消費特點,進行準確定位,同時必須通過價格體系、品質、服務的優化,擦亮賣場品牌,才能獲得中山市民的認同。

兩賣場撤出 一賣場擴張

變動

“搬遷清貨,一件不留”、“重拳出擊、全場樣板出廠價清貨”……一個多月來,在紅樹灣中山店,這樣的橫幅貼滿賣場內外。與促銷不同的是,這次是真的清貨、真的“一件不留”,向中山說“再見”。

上個月,紅樹灣中山店打出大型招牌,稱將結業清倉。該賣場對媒體稱,由於其所在的中山博覽中心將被用作行政服務中心,紅樹灣將不得不撤場。就在上週日,紅樹灣正式結業。這意味著,這家外來的知名家居賣場,僅在中山經營了不到3年,就要選擇離開。

家居賣場撤場的訊息,今年並非僅此一家。中山本土家居賣場三泰傢俬岐關西路店,也於今年3月撤離中山城區。記者近日從賣場附近經過時,只見其大門緊鎖,透過玻璃櫥窗,可以看到空曠的場地,以及滿地的塵土,顯得有些落寞。儘管尚未向外界透露撤場緣由,但曾經的一大賣場已然離去,卻是事實。

與此截然不同的是,中山本土家居品牌——簡愛家居,今年卻格外興奮地在擴張之路上越走越遠。剛剛過去的“五一”,簡愛家居小欖店二期開業,其經營面積是一期5000平方米的2倍,整個小欖店總面積如今達15000平方米,陣勢格外氣派。

不僅如此,簡愛家居的古鎮店預計今年10月開業;而位於城區遠洋城附近的一處新店,也與周邊的商業綜合體一同在抓緊建設。

這邊在撤場,那邊卻在擴張,家居賣場的格局變動,意味著什麼?中山市傢俱商會祕書長鄧廣森認為,這樣的變動,是自然的市場行為,不必過度揣測。賣場撤離或擴張,既有企業對自身經營狀況的考慮,也有外部因素的影響,究竟怎樣,企業自有主張。也許賣場今天撤離了,沒多久又在另一個地方開張。家居企業或賣場應理性看待這種市場變動,並從中總結經驗,才能為將來作準備。

順應消費特點才能找準定位

關鍵

如果仔細梳理中山家居賣場的版圖會發現,2006年以來,中山逐步聚集了簡愛家居、富逸裝飾廣場、好百年家居、五星美居中心、永盛傢俱、三泰傢俬、紅樹灣傢俱、益華世家家居、紅星美凱龍等各路家居賣場。但這些賣場的現狀並不相同,有的持續旺盛、業績頗佳,有的業績平平、人氣一般,有的則已由於各種原因選擇退出。

這不能不引發人們思考:究竟怎樣的賣場才能在中山紮根下來?中山本土家居市場的哪些特質是賣場經營不得不考慮的?

“能夠紮根中山的賣場,必須是順應中山市民消費習慣的賣場。”簡愛家居相關負責人羅輯巧表示,與一些一線城市的市民相比,中山市民消費品位並不低,中高階產品對他們的吸引力與日俱增,而且他們有能力承受這類產品。因此,簡愛家居在中山始終走中高階路線,石岐店如此,新開張的小欖店二期、在建的古鎮店和遠洋廣場店也均是如此。

這一判斷得到紅樹灣中山店運營總監徐日洋的認同。回顧在中山兩年半的經營歷程,他認為,中山市民消費能力很強,但與一線城市不同的是,在家居產品選擇上,他們“在保守中又有對時尚的追求”,也就是說,總體偏向於一些厚重、傳統的產品,但同時也追求時尚元素。賣場如果要在中山立足,在定位上應當適應這種消費特點。

鎮區經濟的發達,催生了中山市民家居消費的另一重特點:鎮區內消費需求旺盛。能把握這一特點的賣場,或許會有更多發展空間。

簡愛家居在小欖、古鎮擴張,看重的就是這兩個經濟強鎮的消費需求。儘管兩鎮均入列全國百強鎮,但與之匹配的大型家居賣場卻幾乎沒有,一旦出現這樣的賣場,兩鎮市民可能在鎮區就地購買家居產品,而不是奔波勞碌跑到城區。

位於火炬開發區的五星美居中心、國泰創新美居,也是著眼於中山本土的消費特點,將賣場輻射範圍主要界定在火炬開發區這一實力較強的鎮區。

用“中山思維”經營賣場品牌

策略

儘管只是一個三四線城市,中山近年來卻屢屢能吸引大型品牌家居賣場進駐,除紅樹灣、紅星美凱龍外,有訊息稱居然之家也將落戶中山。這意味著,未來中山的賣場比拼,將日益成為品牌之間的較量。

能夠融入中山的賣場,一定是擁有良好品牌形象和實力的賣場,這幾乎已成各大賣場的共識。

羅輯巧說,中山城市面積不大,人口不多,在這種小範圍的區域做家居,靠的就是“一傳十、十傳百”的賣場口碑,如果加以提煉,就是賣場品牌。

“賣場品牌”看上去有點虛,背後的東西卻很實。多位賣場人士均向記者表示,中山市民的消費習慣非常理性,雖然購買力很強,但不會輕易衝動出手,哪怕只是買一套沙發,也會把中山各大賣場逛一圈,貨比三家後再作決定。最終能被市民看中的,一定是價格、質量、服務綜合實力較強的賣場,而這些因素,正是賣場品牌的內涵。

無論本土賣場,還是外來賣場,擦亮品牌並融入中山,才能成為中山需要的賣場。本土賣場對中山本地的經濟格局、市場現狀瞭解更深切,因而具有先天的本土優勢,但只有在價格定位、質量把關、賣場服務等方面不斷優化,才能凝聚成品牌。

而對外來賣場而言,本身雖有品牌光環,但同時也有“水土不服”的風險。在徐日洋看來,要克服“水土不服”的問題,只有調整思維方式,“將自己當中山的企業看待”,在堅守自身品牌特點的同時,尋找貼近中山本土的經營理念和思維方式,用“中山式”的策略贏得本地市民的認同。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