傢俱檢測易入誤區 專家從三方面解讀

安居社 人氣:2.67W

近日,讀者孟先生反映家中新安裝的整體衣櫃“有味道”,而且時間過了一個月還沒有散去。但廠家的態度卻讓他十分生氣,“他們堅持表示,傢俱沒問題,不信就讓我檢測。”但是,得知檢測需要破壞傢俱,孟先生又有些猶豫。“是不是覺得有味就要檢測呢?”“檢測是不是拿一塊板材去就能搞定?”針對讀者的疑問,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專家表示,目前消費者對於傢俱檢測的方法、流程並不熟悉,不小心就會走進認識誤區。

誤區:檢測只需要一塊板材

解讀:不少消費者簡單地認為,傢俱檢測雖然是破壞性實驗,但是隻需要鋸下一塊板子去檢測即可,只要在抽屜之類的隱蔽部位下手,就算檢測是合格的,其損失也可以承受。

不過記者仔細詢問專家及相關檢測機構發現,事實並非如此。首先,如果要做全面、詳盡的檢測,消費者需要將問題傢俱整體搬運到檢測機構。檢測人員將對傢俱的各部分材質進行詳細鑑別。比如刨花板佔多少,密度板佔多少,然後根據不同材質的材料所佔比例計算抽樣的數量,再進行隨機抽樣檢查。這樣的檢測結果,才能算得上公正、全面。但其後果就是,這個傢俱完全報廢。

不過,如果消費者想制定一塊板材來做檢測,那也可以執行。記者諮詢國家傢俱及室內環境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後得知,消費者可取一塊500㎜×500㎜的樣品來中心測試。價格為600元,兩個星期後可拿到檢測結果。其價格與送來整體傢俱的價格相當。不過,“如果取得是門板,那麼,其結果只能對門板部位負責。”

誤區:有味兒就檢測

解讀:如果消費者感覺家裡的某款傢俱有味道,目前木傢俱關於這類有害物質檢測的專案只有甲醛一項。甲醛給人的感覺通常是刺激性的,尤其是對眼睛等黏膜部位。如果消費者確實感覺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那說明傢俱肯定有問題。但事實上還存在這種情況,就是不少人造板材產品使用某些特定的樹種,其成品本身就有一些特別的味道,不少消費者因此來檢測,那麼只能是白費力氣。

因此,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還是建議檢測前與商家充分共同。檢視該傢俱近期同批次產品的檢測報告。如果商家不能提供任何證據,再做檢測也不遲。

另外,對於傢俱中VOC及苯系物,目前木傢俱有害物質檢測中還無法進行檢測。所以在購買前,可細檢視關於傢俱漆面環保效能的檢測報告。

誤區:甲醛超標可治理

解讀:一位讀者反映,他懷疑家裡的衣櫃甲醛超標,廠家給出的處理方式是可以拿回廠子請專業機構進行治理。記者詢問專家後得知,這種方法並不靠譜。首先,進行專業室內空氣治理的公司,主要治理室內整體環境,針對個別產品的業務“沒法做”。另外,所謂的傢俱治理,無論是吸附方法還是使用化學制劑噴灑只能是短時間內降低傢俱中甲醛向空氣的釋放量。而板材中的甲醛釋放卻是長期的,並不能根治。       京華時報記者馬希

>>特別提示協商好後再檢測

傢俱檢測應到商家也認可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如果選擇部分取樣,那麼取樣的過程應有商家在場,或錄影等手段以便商家確認送檢樣品確實出自其產品之上。在送檢時,最好消費者與商家一起去檢測機構登記或消費者攜帶相關部門如消費者協會、工商局等的委託函進行單方登記。

來源: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