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企業“用工荒”的結症所在 傳統用工思維

安居社 人氣:2.35W

新春伊始,各大媒體紛紛報道珠三角出現大規模“用工荒”,更有有關部門預計珠三角用工缺口達200萬,具體說廣州80萬,佛山28.5萬……這對廣東以製造業起步的企業經濟結構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表面看來時節後打工者返程不及時和部分跳槽,導致暫時用工缺口;但實質上是大部分企業老闆在用工思維上的固化和缺失。

改革開放以來,大量的內地人才和浩浩蕩蕩的民工大軍湧向廣東,削尖腦袋無孔不入的找工作,使廣東企業足不出戶就可以獲得幾乎無限的廉價的勞動力,大享人力成本優勢。然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內地的經濟建設飛速發展,沿海地區大量的製造企業向內地轉移,使得人才流向進一步分化。與此同時,隨著國家“三農”政策的持續實施,廣大農民工可以就近在本鄉本土實行就業,而不必背井離鄉,家人分離,更重要的是收入並不比在廣東少多少。

必須指出的是,珠三角的經濟發展了30多年,經濟環境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企業對待用工的理念和政策並沒發生多少變化。10年前是每月1000和1500,現在還在照本宣科;還有在福利和管理態度上,不關心、不理解,可來可走,甚至態度惡劣,這樣即使時間再長也很難形成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而1000多的工資待遇現在內地企業已經普遍。從以上因素可以看出,用工荒實際上是必然的,是遲早要來的,而且在今後幾年會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近日小編走訪了佛山的招聘會,關注了一下陶瓷行業的招工情況,情況大體相似。普工類和技工類應聘者廖廖無幾,而比較規範化大品牌企業,由於待遇相對較好,企業人文關懷較完善,應聘者報名較多。這進一步提醒了我們的企業,包括陶瓷企業,要打破傳統的用工思維,與時俱進,解放思想,始終在用工思想上走在改革開放的前沿,才能從根本上控制“用工荒”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