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次陶瓷”流向二、三線城市

安居社 人氣:2.03W

近期,塵土飛揚的馬路兩邊堆放著各種廢次瓷,這是記者在潮州某陶瓷產區看到的一幕。在之前不久,瓷土價格的上漲,令企業成本壓力持續增大。記者從潮州陶瓷 協會了解到,瓷土價格的上漲、環境壓力的加大,促使包括佛山、潮州、晉江、南安等陶瓷產業基地都在尋求突圍之路,而廢次瓷恰是這條突圍之路的關鍵點。

據行業人士介紹,衛生陶瓷中,廢次瓷的產生量佔陶瓷總產量的3%-10%,一些中小企業的廢次率甚至達到20%左右,那麼這些數量巨大的廢次衛生陶瓷最終流向了何處?讓我們一起為廢次瓷難題求解。

三個環節致廢次瓷產生

潮州市法恩斯陶瓷實業有限公司經理蘇錫深告訴記者,三個環節的失誤容易導致廢次瓷的產生。首先是窯爐的效能,其次是操作工人的技能高低問題,最後是原材料,這三個環節一旦出現失誤,就會導致廢次瓷的產生。

探析:市場出現的大量廢次陶瓷 何處安身?

“潮州廢次瓷迴圈利用的提案已上交市人大,但廢次瓷迴圈利用並非易事,擺在首位的是價格問題,回收利用成本高於原料成本,最終導致了廢次瓷迴圈利用無法得以推廣。潮州是這樣,佛山也是這樣,所有的陶瓷產業基地都有這個難題”,潮州產業協會顧問黃振豪談及該問題時充滿了憂慮。

由於衛生陶瓷成型方法獨特,對技術的要求很高,所以衛生陶瓷合格率在90%左右。黃振豪告訴記者,部分中小型企業產品質量把關不嚴,他們的廢次率在30%左右。但黃顧問也透露,部分企業貪圖小利,以正規產品原價10%的超低價格出售廢次潔具。那麼這些低價出售的廢次潔具又流向了哪裡?

部分廢次瓷流入三、四級市場行業人士公認的無法進行二次加工的廢次衛生陶瓷,到底去了哪裡?“對於多數衛生陶瓷企業而言,他們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次瓷都會被徹底清理,部分企業則以極低的價格,將廢次瓷賣給收購商。”黃顧問為記者揭開了疑問的謎底。

這些商販出錢收購無法二次加工的廢次瓷,其目的何在?這些廢次瓷最終流向了哪裡?在潮州的一產區內,某企業廠房外的空地上堆積了很多廢次瓷,但是走遍整個廠區,記者並沒有發現燒製陶瓷所需的窯爐。對於這種現象,行業內人士早有所聞。

據行業人士介紹,這裡實際上是一家廢次衛浴產品修補廠,這些修補廠將回收的廢次瓷經過簡單修補,再銷往各地。據介紹,經營這種廢次瓷修補廠的既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他們將廢次瓷經過簡單修補之後,通常會配以相對比較簡單的包裝出廠銷售,這些產品主要流向國內的三、四級市場。

由於這些產品屬於劣質產品,無法達到相關的行業標準,所以產品通常不會標示品牌,也沒有固定的渠道,經營者往往是通過自己的人脈和一些老顧客,對外發售。

 二手衛生陶瓷暗流湧動

“如果有100%的利潤,有人就會鋌而走險”,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廢次瓷修補企業。一條包括回收、修補、再包裝、物流、銷售多個環節在內的利益鏈,在高額回報的驅使下產生了。

據業內人士介紹,一件廢次瓷的回收成本僅是正品價格的10%,以產品每件百元計算,廢次瓷回收價是10元,修補需要原料、人工、場地和管理等成本大約為10元,修補廢次瓷的成本只要20元。

通常這些企業都會以40元左右的價格賣出。保守計算,其利潤就可達60%-100%。這種高利潤直接滋生了潮州廢次瓷修補廠的產生,打著潮州產品旗號的廢次衛生陶瓷 也流入了部分三、四級市場。

某企業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廢次瓷雖然在短期內不會給消費者使用帶來影響,但其對潮州企業品牌卻有著致命傷害。面對暗流湧動的廢次瓷,當地一些企業也呼籲所有陶瓷企業放棄蠅頭小利,以潮州陶瓷 品牌建設為重,杜絕廢次瓷流入市場,從根本上更好地維護消費者的權益。